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7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机架具有主管(1),该主管(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1a),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托板(5),该托板(5)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所述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后端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1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上安装孔(1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8)中下部的装配孔,将主管(1)和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不但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而且便于动力总成、螺杆传动箱、后轮等布置,有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构成手把的手把座与手把管为分体式结构,拆装便捷,能有效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耕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微耕机上的手把座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微耕机是新时代的农业用具,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 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 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田间自由行驶,便于用户 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为农民在农忙季节节省了大 量时间。
[0003] 机架是微耕机上的重要部件,是微耕机的骨架,用于布置动力总成、耕刀、手把等 部件。现有的微耕机机架不仅结构复杂、加工制作困难、生产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会增 大整个微耕机的体积,不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0004] 微耕机上的手把一般由手把管和手把座组成,手把管和手把座通常为一体结构, 这样空间体积大,会增加包装运输成本;同时,手把座在机架上连接的牢靠性较差,拆装操 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牢固可靠、拆装方便的微耕机手把座安 装结构。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包括机架和左右对称的手 把座(8),所述机架具有主管(1),该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主管(1)的前 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la),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托板(5),该 托板(5)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所述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后 端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l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上安装孔(lb)以及对应 侧手把座(8)中下部的装配孔,将主管(1)和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
[0007] 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立管(2),所述立管(2)的上端与主管 (1) 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立管(2)的中部开设螺杆传动箱后安装孔(2a),立管 (2) 的下端开设手把座下安装孔(2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下安装孔(2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
[8] 下端的装配孔,将立管(2)和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
[0008] 在每根立管(2)的后方均设有第一斜管(3)和第二斜管(4),第一斜管(3)前高 后低倾斜布置,第一斜管(3)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 第一斜管(3)之间设有横管¢),第一斜管(3)的下端与横管¢)的端部相固定,所述第二 斜管(4)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第二斜管(4)的前端焊接于对应侧立管(2)的下端,第二斜 管(4)的后端焊接在横管¢)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斜管(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 (3a),第二斜管(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4a),同一侧第一后轮安装孔(3a)到横 管(6)的距离与第二后轮安装孔(4a)到横管(6)的距离相等,在所述横管(6)中部的正后 方设置定位套(7),该定位套(7)焊接在横管(6)上。
[0009]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整个机架造型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不仅易于加工制作, 而且有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构成机架的各相邻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的牢靠性好。主管的前端上翘形成保险杠,一方面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与前方的物体发 生碰撞而损坏发动机;另一方面,保险杠可供抓握,在微耕机越过障碍物时,便于手提,使微 耕机越过障碍更方便。托板用于支撑动力总成,托板两端焊接于主管上,支撑动力总成的稳 定性好。
[0010] 手把座的中下部及下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主管及立管连接,不仅牢固性好,不会发 生松动或脱落,而且拆装方便、快捷;在立管的中部开设螺杆传动箱后安装孔是用作螺杆 传动箱的后安装点,使螺杆传动箱布置于主管前部的下方,有效利用了主管前部下方的空 间。第一斜管中部开设的第一后轮安装孔和第二斜管中部开设的第二后轮安装孔是供后轮 选择的定位孔,后轮总成通过销子与横管的端部铰接,当后轮总成的紧固点通过螺栓与第 一后轮安装孔连接时,后轮处于放下状态,此时微耕机可将前端翘起,以后轮为支撑进行行 走,不仅行走便捷,而且省去了拆卸耕刀的麻烦;当松开螺栓,使后轮总成旋转一定角度,再 将后轮总成的紧固点通过螺栓与第二后轮安装孔连接时,后轮处于收起状态,此时可进行 耕作作业,并且后轮不会对耕作造成任何不利影响。本发明为后轮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安装 点,使后轮装配简单,并且切换状态操作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微耕机使用的便捷性。 [0011] 作为优选,所述保险杠(la)与主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
[0012] 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变形,所述托板(5)为矩形平板结构,托 板(5)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
[0013] 为了便于安装动力总成并调节位置,所述托板(5)上按矩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 (5a)。
[0014] 所述手把座(8)为长条矩形,在每个手把座(8)的后上方均设置有手把管(9),该 手把管(9)的下端设有扁块(9a),所述扁块(9a)与对应手把座(8)的上端相贴合,两者之 间通过螺栓固定。以上结构一方面手把座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另一方面,手把 座与手把管之间接触面积大,结合紧密,连接的牢靠性好。同时,手把座与手把管为分体式 结构,可以单独包装进行运输,由此大大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
[0015] 在左右两边手把管(9)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横管(10),该横管(10)的端部与手把管 (9)相焊接,所述手把管(9)的后端向下弯折成水平段(9b),左右两边手把管(9)后端的水 平段(9b)呈"八"字形分布。以上结构左右两边的手把管之间连接牢固、可靠,并且手握手 把管后端的水平段操作方便、省力。
[0016] 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但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而且便于动力 总成、螺杆传动箱、后轮等布置,有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构成手把的手把座与手 把管为分体式结构,拆装便捷,能有效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手把管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1]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机架由主管1、立管2、第一斜管3、第二斜管4、托 板5、横管6和定位套7等组成。其中,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该主管1的前 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 la,该保险杠 la与主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 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托板5,该托板5为矩形平板结构,托板5的端 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托板5上按矩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5a,托板5 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
[0024]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手把座8左右对称设置,该手把座8优选为前低 后高的长条矩形。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后端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lb,螺 栓穿过该手把座上安装孔l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8中下部的装配孔,将主管1和手把座8连 接在一起。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立管2,左右两边的立管2相对称。所 述立管2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立管2的中部开设螺杆传动箱 后安装孔2a,该螺杆传动箱后安装孔2a用于安装螺杆传动箱。立管2的下端开设手把座下 安装孔2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下安装孔2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8下端的装配孔,将立管2和 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
[0025]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每根立管2的后方均设有第一斜管3和第二斜管4,左右 两边的第一斜管3相对称,左右两边的第二斜管4也相对称。所述第一斜管3前高后低倾 斜布置,第一斜管3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第一斜管3 之间设有横管6,第一斜管3的下端与横管6的端部相焊接固定。
[0026] 如图3、图4、图5所示,第二斜管4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第二斜管4的前端焊接于 对应侧立管2的下端,第二斜管4的后端焊接在横管6的端部,并且同一侧的立管2、第一斜 管3和第二斜管4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第一斜管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3a, 第二斜管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4a,同一侧第一后轮安装孔3a到横管6的距离与 第二后轮安装孔4a到横管6的距离相等。第一后轮安装孔3a与第二后轮安装孔4a作为 后轮可供选择的定位孔,以便后轮总成放下或收起时进行紧固。在所述横管6中部的正后 方设置定位套7,该定位套7焊接在横管6上,定位套7用于安装阻力棒。
[0027] 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个手把座8的后上方均设置有手把管9,左右两边的手把管 9相对称,并且手把管9与手把座8 对应。所述手把管9的下端一体形成有扁块9a,该 扁块9a与对应手把座8的上端相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两边手把管9的中 部之间连接有横管10,该横管10的端部与手把管9相焊接,所述手把管9的后端向下弯折 成水平段9b,左右两边手把管9后端的水平段9b呈"八"字形分布。
【权利要求】
1. 一种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包括机架和左右对称的手把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架具有主管(1),该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主管(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 成保险杠(la),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托板(5),该托板(5)的端部 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所述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后端均沿左右方向 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l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上安装孔(l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8)中下 部的装配孔,将主管(1)和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 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立管(2),所述立管(2)的上端与主管(1) 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立管(2)的中部开设螺杆传动箱后安装孔(2a),立管(2) 的下端开设手把座下安装孔(2b),螺栓穿过该手把座下安装孔(2b)以及对应侧手把座(8) 下端的装配孔,将立管(2)和手把座(8)连接在一起; 在每根立管(2)的后方均设有第一斜管(3)和第二斜管(4),第一斜管(3)前高后低 倾斜布置,第一斜管(3)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第一 斜管(3)之间设有横管¢),第一斜管(3)的下端与横管¢)的端部相固定,所述第二斜管 (4)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第二斜管(4)的前端焊接于对应侧立管(2)的下端,第二斜管(4) 的后端焊接在横管(6)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斜管(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3a), 第二斜管(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4a),同一侧第一后轮安装孔(3a)到横管(6) 的距离与第二后轮安装孔(4a)到横管(6)的距离相等,在所述横管(6)中部的正后方设置 定位套(7),该定位套(7)焊接在横管(6)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la)与主 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5)为 矩形平板结构,托板(5)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5)上按矩 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5a)。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座(8)为长 条矩形,在每个手把座(8)的后上方均设置有手把管(9),该手把管(9)的下端设有扁块 (9a),所述扁块(9a)与对应手把座(8)的上端相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耕机手把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边手把管(9) 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横管(10),该横管(10)的端部与手把管(9)相焊接,所述手把管(9)的 后端向下弯折成水平段(9b),左右两边手把管(9)后端的水平段(9b)呈"八"字形分布。
【文档编号】A01B51/02GK104041219SQ20141028436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邵海波, 向安林 申请人:重庆嘉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