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

文档序号:26507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该方法以干腐病易感型山核桃为接穗,以“草莓型”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本发明方法嫁接培育得到的山核桃苗木,具有干腐病的抗性,干腐病发病率几乎为零,基本上不用喷洒抗干腐病的农药,不仅降低了种植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避免因过量施用杀菌剂导致的病原菌抗药性的提高以及杀菌剂对环境的影响。
【专利说明】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与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山核桃为世界性干果,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全属共有18 个种,分布遍及亚、欧、美等洲。在我国有5个自然分布的种,全部属于裸芽山核桃组,分 别为浙江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湖南山核桃(Carya hunanensis W.C. Cheng et R.H. Chang ex Chang et Lu)、贵州山核桃(Carya kwewhowe Kuang et Α·Μ· Lu)、越南山 核桃(Carya Tonkinensis Η· Lee.)和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sis M.C. Liu et Z. J. Li)。在全部18个种中,仅美国薄壳山核桃和浙江山核桃两种,人工栽培利用最为广 泛。
[0003] 本发明涉及的浙江山核桃、大别山山核桃以及湖南山核桃均为我国特有。其中,浙 江山核桃,由于其坚果营养价值高、具有独特的芳香,以及壳薄、出仁率高等特点,而被广泛 种植利用。目前,栽培利用面积达到125万亩以上,并集中分布在浙江、安徽二省交接的天 目山区。成为当地林农增收致富的首选木本油料树种。虽然,已选育出"浙林"1号早熟型、 "浙林"2号和3号两个大果型等品种,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生产上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0004] 大别山山核桃主要分布在安徽西部大别山山区的金寨县。由于其坚果颗粒大、壳 薄、出仁率和出油率高,以及营养丰富,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在现有加 工工艺下,与浙江山核桃比其香味稍差,因此,大别山山核桃市场接受程度不高。现有大别 山山核桃林分都为天然林,目前还没有在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品种。其种内在果型、颗粒大小 以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种质资源丰富。根据调查,大别山山核桃主要有4个 农家品种:"沙河"种,果型为园卵型、颗粒中等、亚油酸含量低、出籽率高;"西源"种,果型 为长卵型、颗粒大、壳薄;"关庙"种,果型为宽卵型、颗粒大、壳稍厚;"水竹坪"种,果粒小、 果仁涩味重、出籽率高。
[0005] 湖南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靖州、沅陵等地。由于其坚果壳厚,出仁率低,利用 价值和栽培效益不高,现有林分多为天然次生林。
[0006] 浙江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为干腐病易感品种。据报道,在非石灰性土壤上栽培 的山核桃树干腐病感染率达到了 80%以上。干腐病已成为致使山核桃品质下降和产量骤减 的主要病害。目前,常规药物防治方法对山核桃干腐病效果甚微。
[0007] 山核桃干腐病,又称溃疡病、墨汁病、墨水病,是近年来山核桃林中发生最为迅 速、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病害。该病由一种弱寄生菌(病原菌有性态为Botryosphaeria fusisporae Yu,无性态为Macrophoma caryae Yu)引起,通常在4?5月开始迅速繁殖,危 害山核桃的生长,并一直持续到11月份。该病害开始发生时位于树干的中、下部,随着病害 的不断发展,会逐渐向树干的中、上部和枝条上发展。病害初期病斑明显,为黄褐色、水渍 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随病害的逐渐扩展,病斑呈黑色,树皮微突,用手指按压后,会 流出带泡沫的液体,有酒糟气味。当病害进入后期,病斑中心会出现不规则的开裂,并从开 裂处流出类似墨汁的水汁液。该病菌在进入山核桃树干的木质部后,使木质部变黑,并一直 深达髓心,而山核桃病发部位的健康组织会产生愈伤组织,使病发部位呈现一个明显的溃 瘍斑。对于病害较为严重的山核桃,当病斑在树体或枝条上环绕一周后,树体或枝条上部的 组织会枯死。干腐病对刚成年的山核桃树危害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80%以上,堪称山核桃 的癌症。通常病株上少则几个病斑,多则可达数百个。
[0008]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喷施各类农药杀菌剂来实现病害的抑制。公布号为CN 10278349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咪鲜胺的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 量为:10 %?90 %的组分A和90 %?10 %的组分B,所述组分A为咪鲜胺,所述组分B为代 森联、吡唑醚菌酯或粉唑醇。该复配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山核桃干腐病。但是,长期使用上述 类型的农药杀菌剂,会使病原菌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若继续使用此类药剂,不仅会显 著增加经济成本,还无法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此外,更加不容忽视的是,长期的农药施用 不仅影响食品安全,更是给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能够寻找其他途径来抑制 山核桃干腐病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该方法下培育 的嫁接山核桃苗木与未嫁接前的山核桃苗木相比,可显著提高干腐病的抗性。
[0010] 一种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以干腐病易感型山核桃为接穗,以"草 莓型"湖南山核桃为砧木。
[0011] 所述的干腐病易感型山核桃为浙江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中的一种。上述两种山 核桃品种对干腐病较为敏感,与其他山核桃品种相比,受干腐病感染的概率更高,并且一旦 感染则会危害树体或枝条上部的健康组织,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果实品质下降,严重 者可导致树体死亡。
[0012] 本发明涉及的"草莓型"湖南山核桃品种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多为7片, 叶背密被锈色腺鳞;坚果呈长卵圆形,基部凸起,形似草莓,该品种具有出籽率高,抗病、耐 水湿能力强等优点。
[0013] 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选择了特定的接穗品种和砧木品种,实现了山核桃苗木干腐 病抗性的提高,对于采用何种嫁接技术来获得本发明山核桃苗木并无限定,只要能够使嫁 接后的苗木成活且获得本发明嫁接山核桃苗木的嫁接技术都可实现干腐病抗性的提高,属 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针对上述特定接穗品种和砧木品种,嫁接技术中存在优选的条件, 该条件可提高嫁接苗木的成活率以及干腐病抗性。
[0014] 所述的干腐病易感型山核桃的穗条为成年山核桃树上一年生的营养生长枝条。选 择上述生长枝条时,应选择节间短、芽健壮、饱满,生长快的枝条;以该类生长枝条嫁接获得 的本发明山核桃苗木嫁接成活率高。
[0015] 穗条过长容易造成穗条的失水,作为优选,所述的穗条长度为3?5cm。
[0016] 所述的砧木通过种子育苗获得。上述种子育苗中的种子是指选取结实、中等大小 的"草莓型"湖南山核桃的壮年树,采集白露后大量自然脱落的果实作为种子。种子育苗采 用常规的育苗方法和常规的施肥方式。
[0017] "草莓型"湖南山核桃苗木从萌动至小叶全部展开均可嫁接,其中,以50%小叶展 开时的苗木为砧木进行嫁接获得的嫁接苗木成活率最高。
[0018] 所述的砧木地径彡0. 6cm,高度彡80cm,即砧木与接穗的大小匹配,有利于嫁接时 形成层的对接。
[0019] 所述嫁接的时间为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在此时间内进行山核桃的嫁接,可保证 嫁接苗木具有更高的成活率。
[0020] 在冬季若所述砧木的嫁接切口距地面高度为5?10cm,则嫁接切口处四周的树皮 会出现地面冻伤现象,所以为防止砧木出现地面冻伤现象,所述的砧木的嫁接切口距地面 的高度为5cm以下。
[002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本发明以干腐病易感型的浙江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为接穗,以"草莓型"湖 南山核桃做砧木,嫁接培育得到的山核桃苗木所生产的山核桃果蒲大,籽粒大,形状稳定, 果实品质好;该山核桃苗木对干腐病的抗性极强,干腐病发病率几乎为零,显著提高了山核 桃的产量,减少了因干腐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0023] (2)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山核桃苗木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上不用喷洒抗干腐病 的农药,不仅降低了种植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避免因过量施用杀菌剂导致的病原 菌抗药性的提商以及杀菌剂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释。
[0025] 实施例1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培育
[0026] 一、接穗的选取
[0027] 选取浙江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的成年山核桃树上的一年生营养生长枝条做接 穗,作接穗的枝条为4cm,以选用粗壮,节间短,芽健壮、饱满的枝条为佳。
[0028] 二、砧木的选择与培育
[0029] 采用胡桃科山核桃属"草莓型"湖南山核桃种子进行种子育苗的砧木育苗方式。
[0030] 选取结实、中等大小的胡桃科山核桃属"草莓型"湖南山核桃的壮年树,采集白露 后大量自然脱落的果实作为种子。将种子催芽后,挑取胚根生长健壮的种子进行播种。施 肥遵循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原则。
[0031] 三、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嫁接
[0032]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地径为0. 86cm,生长高度为80cm的50 %小叶全部展开 的"草莓型"湖南山核桃苗木作为嫁接的砧木。上述苗木从萌动至小叶全部展开均可嫁接, 其中50%小叶展开时嫁接时间为最佳。一般嫁接的时间为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上旬。
[0033] 本发明的嫁接技术采用切接法。砧木距地面约10厘米处截干,从横截面约1/5? 1/4处纵切,深约3厘米,在小切面木质部约2. 5厘米处以约45°斜角向内斜切一刀,剔除 上部木质部,保留韧皮部。接穗取单芽接穗,长约4. 5厘米,芽上留1. 5厘米,芽下约3. 0厘 米。在接穗芽背面切长切面约3厘米,芽下约0. 5厘米处下刀切成浅切面(略带木质部), 至2. 5厘米处转约45°角向内斜切至底部,呈楔形。接穗长切面形成层对准砧木大切面的 两边形成层,至少对准一边,浅切面与砧木小切面韧皮部和末端形成层贴合,用塑料薄膜密 封全部切面,再绑紧。绑扎时避免砧穗形成层移位,露出接穗短枝状芽。
[0034] 实施例2以浙江山核桃为接穗、"草莓型"湖南山核桃为砧木获得的嫁接苗木的干 腐病病原菌接种试验
[0035] 一、试验地点、材料与来源
[0036] 病原菌接种材料来源: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森林保护学科病理实 验室分离提供的山核桃干腐病原菌"L 1 "。
[0037] 试验地点与材料:试验点位于临安市龙岗镇林坑村黄山坪山核桃林基地。土壤为 山核桃干腐病易发的红黄壤,山核桃树龄6-7年。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嫁接苗木的培育方 法,以浙江山核桃为接穗、"草莓型"湖南山核桃为砧木,获得的湖南砧浙江山核桃30株,作 感病性检验材料,以10株浙江砧山核桃作接种对照。
[0038] 二、干腐病病原菌接种方法
[0039] (1)用75%乙醇对接种部位进行表面消毒;
[0040] (2)采用伤口接种法,即用灭菌的小刀将健康植株的树皮割成丁字形伤口并剥开, 将PDA培养基上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菌丝块(5mmX5mm)置于伤口处;
[0041] (3)用脱脂棉蘸取无菌水覆盖伤口处,并用保鲜膜密封;
[0042] (4)定期观察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率。
[0043] 三、接种时间: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4年5月,两个干腐病高发季节,开展接种 试验。
[0044] 四、试验结果
[0045] 2013年9月接种试验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干腐病易感型山核桃为 接穗,以"草莓型"湖南山核桃为砧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 腐病易感型山核桃为浙江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中的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 穗为成年山核桃树上一年生的营养生长枝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 穗长度为3?5c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砧 木通过种子育苗获得。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为砧 木的苗木50%小叶展开时嫁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砧 木的地径>〇· 6cm,高度> 80cm。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 的时间为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培育抗干腐病山核桃苗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 的嫁接切口距地面的高度为5cm以下。
【文档编号】A01G1/06GK104285683SQ20141045294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赵伟明, 董建华, 袁紫倩, 查琳, 李皓, 王正加 申请人: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浙江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