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26597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培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1)孢子采集与储存,2)播种前准备,3)培养基加热处理,4)腐殖土加热处理,5)制备培养土,6)地块的耕作,7)播种蕨菜孢子,8)蕨菜孢子的培育,9)得到蕨菜孢子种苗。本方法解决了蕨菜孢子繁殖萌发率、成活率不高的关键问题,实现了蕨菜孢子快速繁殖,高产高效,可使蕨菜孢子萌发率达90%,成活率达95%,秧苗的移栽更易成活,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专利说明】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培植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蕨菜是我国主要的野生蔬菜之一,以拳卷的幼嫩叶和叶柄为食用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人们对野生蕨菜的过度采集,使蕨菜不能正常的生长和繁衍,造成了野生资源的急剧萎缩甚至枯竭,蕨菜产品供不应求,蕨菜的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蕨菜属于高等孢子植物,它没有种子,只能靠孢子和根状茎无性繁殖,而孢子繁殖难度大、周期长,故生产上一般不采用。野外自生的蕨菜根状茎比较瘦弱,质量差,繁殖系数较低,长得不壮,易老化产量有限,限制了蕨菜栽培的发展。
[0003]一般在树林中种植蕨菜的方法为,于遮阴度90%条件下播下孢子,通常情况60天后萌芽,孢子萌发率在5-6%左右,成活率在1-2%。尽管在林下的土壤污染程度比农田里要低很多,但土壤的清洁条件仍然无法使孢子有很高的萌发率。由于蕨菜孢子籽粒相当微小,极易感染,一经感染孢子立刻死亡,所以传统培育蕨菜孢子的方法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蕨菜孢子繁殖的方法,
[0005]其技术方案为:
[0006]1)孢子采集与储存:采集饱满的种子,种子净度? 60%,过筛制成蕨菜孢子粉,冷冻待用;
[0007]2)播种前准备:播种前,将孢子粉取出,进行解冻,冷冻,再次解冻的处理;
[0008]3)培养基加热处理:选取适量树根,切成3-70111段状,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得到培养基,取出待用;
[0009]4)腐殖土加热处理:取适量腐殖土,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得到经过灭菌处理的腐殖土,取出待用;
[0010]5)制备培养土:将步骤3)得到的培养基和步骤4)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腐殖土混合,得到最终的培养土 ;
[0011]6)地块的耕作:挂线做床,床面底部铺上塑料布,床面洒水,土壤湿度为80% -90%,把步骤5)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床面的塑料薄膜上;
[0012]7)播种蕨菜孢子:将用3008/1赤毒素(^(920)浸泡25-30分钟的孢子粉装进喷雾器内,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上,每平方米孢子粉喷洒量为0.1^-0.28,播种后使用光滑器物摊平土壤,再用保鲜膜覆盖在土壤上;
[0013]8)蕨菜孢子的培育: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保持床面相对湿度85%-90%,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洒水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 -75%,原叶体发育成真叶的过程中,生长温度在20— 281,遮阴度80%—85%。
[0014]9)得到蕨菜孢子种苗:播种后110 — 140天,高度达20 — 23(^1、地下根茎长20-300111的秧苗即为种苗,可进行移栽。
[0015]步骤1)中蕨菜孢子粉生长在叶片底端的边缘,当叶片边缘的孢子粉变黄色或暗绿色时,选择种子净度彡60%、成熟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内,于25?271晾晒40-50小时,用300目-500目细筛筛出,得到蕨菜孢子粉,将孢子粉放置于-20?-251冷冻待用。
[0016]步骤2)中解冻,冷冻,再次解冻的处理过程为:将孢子粉取出加5-251冷水浸泡5-6小时,之后置于-401?-351条件下90-100小时,再将冷冻过的孢子粉放置到-51?01条件下5-7天,最后于51?101条件下放置20-30小时后即可播种。
[0017]步骤3)中所述的树枝为柞树、榆树、桦树、柳树或枫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加热温度控制在250-3001,加热时间为60-80分钟;
[0018]步骤4)中所述的腐殖土为柞树、榆树、桦树、柳树或枫树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树木下面的腐殖土,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001,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
[0019]步骤5)中所述的培养基和腐殖土按照1:5?7的质量比混合成培养土。
[0020]步骤6)中床面有效宽度为1米至1.2米,作业道宽度为30(^1至40(3111,床高15-25(3111,平铺于床面塑料薄膜上的培养土厚度为5(3111 —10(3111,孔隙度为35% -50%。
[0021]步骤8)中蕨菜孢子在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每天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床面相对湿度在80% -95%,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每隔2— 3天使用15 — 201的无菌水喷洒
2—3次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 -75%。
[0022]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2)中的解冻,冷冻,再次解冻过程、步骤4)培养基的加热处理和步骤5)腐殖土的灭菌处理是本发明的关键之处。
[0023]有益技术效果
[0024]本发明通过对孢子的冷冻、解冻处理,和对培养土的制备,解决了蕨菜孢子繁殖萌发率、成活率不高的关键问题,实现了蕨菜孢子快速繁殖,高产高效,按照本方法繁殖蕨菜孢子,可使蕨菜孢子萌发率达90 %,成活率达95 %,秧苗的移栽更易成活。
[0025]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按照本发明繁殖孢子成苗的方法,移栽后,3年生蕨菜亩产量获利是林下孢子繁殖的2-3倍,是根茎繁殖的4-5倍;
[0026]按照本发明繁殖孢子成苗的方法,移栽后,5年生蕨菜产量获利是林下孢子繁殖的
1.5-2倍,是根茎繁殖的2.5-3倍,可见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繁殖蕨菜孢子具有明显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具体数据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操作步骤如下:
[0030]1)孢子采集与储存:蕨菜孢子粉生长在叶片底端的边缘,当叶片边缘的孢子粉变黄色或暗绿色时,选择种子净度? 60 %、成熟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内,蕨菜孢子采集后,于251晾晒40小时,用500目细筛筛出,得到蕨菜孢子粉,将孢子粉放置于-251冷冻待用;
[0031]2)播种前准备:播种前,将孢子粉取出加151冷水浸泡5小时,之后置于-351条件下100小时,再将冷冻过的孢子粉放置到-51条件下7天,最后于101条件下放置30小时后即可播种;
[0032]3)培养基加热处理:选取1001?柞树、榆树、桦树和柳树任一配比混合,切成3-7挪段状,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3001,加热时间为70分钟,得到培养基,取出待用;
[0033]4)腐殖土加热处理:取6001?柞树下面的腐殖土,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加热时间为40分钟,得到经过灭菌处理的腐殖土,取出待用;
[0034]5)制备培养土:将步骤3)得到的培养基和步骤4)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腐殖土混合,得到最终的培养土 ;
[0035]6)地块的耕作:挂线做床,床面有效宽度为1.2米,作业道宽度为35(3%床高15-250111,平铺于床面塑料薄膜上的培养土厚度为5(3111 —10(3111,床面底部铺上塑料布,床面洒水,保持土壤湿度为80% -90%,把步骤5)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床面的塑料薄膜上,保证培养土的孔隙度为35% -50% ;
[0036]7)播种蕨菜孢子:将用3008/1赤毒素…(920)浸泡30分钟的孢子粉装进喷雾器内,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上,每平方米孢子粉喷洒量为0.1^-0.28,播种后使用光滑器物摊平土壤,再用保鲜膜覆盖在土壤上;
[0037]8)蕨菜孢子的培育: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每天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床面相对湿度85%-90^,生长温度在201,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每隔3天使用201的无菌水喷洒3次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75^,原叶体发育成真叶的过程中,将生长温度控制在251,遮阴度 80%—85%。
[0038]9)得到蕨菜孢子种苗:播种后120天,闻度达20 — 23(3111、地下根莖长20-30(3111的秧苗即为种苗,可进行移栽。
[0039]实施例2
[0040]操作步骤如下:
[0041]1)孢子采集与储存:蕨菜孢子粉生长在叶片底端的边缘,当叶片边缘的孢子粉变黄色或暗绿色时,选择种子净度? 60 %、成熟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内,蕨菜孢子采集后,于261晾晒45小时,用400目细筛筛出,得到蕨菜孢子粉,将孢子粉放置于-221冷冻待用;
[0042]2)播种前准备:播种前,将孢子粉取出加101冷水浸泡6小时,之后置于-381条件下95小时,再将冷冻过的孢子粉放置到-51条件下7天,最后于101条件下放置30小时后即可播种;
[0043]3)培养基加热处理:选取801?柞树、榆树、桦树和柳树任一配比混合,切成3-7(^1段状,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2801,加热时间为75分钟,得到培养基,取出待用;
[0044]4)腐殖土加热处理:取5501?榆树下面的腐殖土,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2001,加热时间为40分钟,得到经过灭菌处理的腐殖土,取出待用;
[0045]5)制备培养土:将步骤3)得到的培养基和步骤4)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腐殖土混合,得到最终的培养土 ;
[0046]6)地块的耕作:挂线做床,床面有效宽度为1.2米,作业道宽度为35(3%床高15-250111,平铺于床面塑料薄膜上的培养土厚度为5(3111 —10(3111,床面底部铺上塑料布,床面洒水,保持土壤湿度为80% -90%,把步骤5)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床面的塑料薄膜上,保证培养土的孔隙度为35% -50% ;
[0047]7)播种蕨菜孢子:将用3008/1赤毒素(^(920)浸泡25分钟的孢子粉装进喷雾器内,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上,每平方米孢子粉喷洒量为0.1^-0.28,播种后使用光滑器物摊平土壤,再用保鲜膜覆盖在土壤上;
[0048]8)蕨菜孢子的培育: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每天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床面相对湿度85%-90^,生长温度在251,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每隔2天使用201的无菌水喷洒2次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75^,原叶体发育成真叶的过程中,将生长温度控制在281,遮阴度 80%—85%。
[0049]9)得到蕨菜孢子种苗:播种后110天,高度达20 — 23(3111、地下根莖长20-30(^1的秧苗即为种苗,可进行移栽。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繁殖蕨菜孢子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孢子采集与储存:采集饱满的种子,种子净度>60%,过筛制成蕨菜孢子粉,冷冻待用; 2)播种前准备:播种前,将孢子粉取出,进行解冻,冷冻,再次解冻的处理; 3)培养基加热处理:选取适量树根,切成3-7cm段状,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得到培养基,取出待用; 4)腐殖土加热处理:取适量腐殖土,放入燃烧炉中,加热,得到经过灭菌处理的腐殖土,取出待用; 5)制备培养土:将步骤3)得到的培养基和步骤4)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腐殖土混合,得到最终的培养土; 6)地块的耕作:挂线做床,床面底部铺上塑料布,床面洒水,土壤湿度为80%-90%,把步骤5)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床面的塑料薄膜上; 7)播种蕨菜孢子:将用300g/L赤毒素CA(920)浸泡25-30分钟的孢子粉装进喷雾器内,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上,每平方米孢子粉喷洒量为0.lg-0.2g,播种后使用光滑器物摊平土壤,再用保鲜膜覆盖在土壤上; 8)蕨菜孢子的培育: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保持床面相对湿度85%-90%,生长温度15-25°C,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在原叶体发育成真叶的过程中,洒水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 -75%,生长温度在20— 28°C,遮阴度80%—85% ; 9)得到蕨菜孢子种苗:播种后110— 140天,闻度达20 — 23cm、地下根莖长20_30cm的秧苗即为种苗,可进行移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I)中蕨菜孢子粉生长在叶片底端的边缘,当叶片边缘的孢子粉变黄色或暗绿色时把成熟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内,蕨菜孢子采集后,于25?27 °C晾晒40-50小时,用300目-500目细筛筛出,得到蕨菜孢子粉,将孢子粉放置于-20?-25°C冷冻待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解冻,冷冻,再次解冻的处理过程为:将孢子粉取出加5-25°C冷水浸泡5-6小时,之后置于_40°C?_35°C条件下90-100小时,再将冷冻过的孢子粉放置到_5°C?0°C条件下5-7天,最后于5°C?10°C条件下放置20-30小时后即可播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树枝为柞树、榆树、桦树、柳树或枫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加热温度控制在250-300°C,加热时间为60-80分钟; 步骤4)中所述的腐殖土为柞树、榆树、桦树、柳树或枫树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树木下面的腐殖土,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00°C,加热时间为30-40分钟。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所述的培养基和腐殖土按照1:5?7的质量比混合成培养土。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床面有效宽度为I米至1.2米,作业道宽度为30cm至40cm,床高15_25cm,平铺于床面塑料薄膜上的培养土厚度为5cm—10cm,孔隙度为 35% -50% ο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蕨菜孢子在播种后出现原叶体之前,每天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床面相对湿度在85%-90%,出现原叶体后除去保鲜膜,每隔2— 3天使用15 — 20°C的无菌水喷洒2— 3次保持表土相对湿度在65% -75%。
【文档编号】A01C1/00GK104303739SQ20141046682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金永善 申请人:金永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