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66774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密植(2)田间管理(3)采收:本发明的白蒜的种植方法在整地时采用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质量,增强植株对土地的适应性,在白蒜表面覆盖的营养土可以有效的促进白蒜植株生长,并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成分,保证其健康快速的生长,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提高产量。
【专利说明】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蒜,百合科,二年生植物。以嫩苗(青蒜)、花莖(蒜臺)和蒜头(鱗莖)供食。可生食、炒食,还可腌溃、加工制成蒜粉、蒜片等。蒜头耐贮藏运输,能堵缺补淡,有助于实现蔬莱周年均衡供应。大蒜中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外,还含有大蒜素,是一种挥发性硫化物,有特殊辛辣味,可增进食欲,有抑菌、杀菌、散痛肿、除风邪、风湿、杀毒气、疗疮癣、健脾胃、治肾气、解瘟疫等功效,经精制提炼的大蒜精,可供医药之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整地密植:选择土壤深厚、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剂,亩施35-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煤矸石90-100、炉渣40-50、椰壳炭6-10、硫酸钾5-7、氯化钾4-6、过氧化钙6-10、大麦粉15-20、十二烷基肌氨酸钠2-4、葡聚糖酶3-5 ;将煤矸石、炉渣、椰壳炭混合研磨成0.5-lmm的颗粒,放入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烘干,得预处理料;将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加入到30-40倍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大麦粉、葡聚糖酶,升高温度为55-60°C,加入硫酸钾、氯化钾、过氧化钙,密封保温30-40分钟,加入上述预处理料,在50-55°C下保温搅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耕翻,翻耕深度为18-25cm,要细耕、耙平、耙实,做长80-100m,宽4-4.5m的畦;栽种时行距15_18cm,株距6_8cm,每亩用种140_150kg,用耙或开沟器开沟,沟深4-6cm,栽后蒜上方盖营养土,土厚0.6-lcm,所述的营养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草炭土 100-110、蔗糖酯1-2、淘米水6-10、樟树皮粉5-7、环糊精2_3 ;将上述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营养土;白蒜的种植多以茄果类、瓜类、豆类和早秋菜为前茬,于10月上旬进行排种;
[0007](2)田间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分别在大蒜播种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2-3天才停止浇灌水,白蒜追肥一般为3-4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动物粪尿,播种60-80天后,亩施磷酸二氢钾3-4公斤、硫酸钾2-3公斤,在蒜头开始膨大期,亩施鱼内脏2-3公斤、尿素4-7公斤、过磷酸钙2-3公斤;
[0008](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叶片、蒜薹有韧性,不易折断。
[0009]本发明的优点是:
[0010]本发明的白蒜的种植方法在整地时采用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质量,增强植株对土地的适应性,在白蒜表面覆盖的营养土可以有效的促进白蒜植株生长,并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成分,保证其健康快速的生长,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0012]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I)整地密植:选择土壤深厚、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剂,亩施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煤矸石100、炉渣50、椰壳炭10、硫酸钾7、氯化钾4、过氧化钙10、大麦粉20、十二烷基肌氨酸钠4、葡聚糖酶3 ;将煤矸石、炉渣、椰壳炭混合研磨成0.5mm的颗粒,放入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I小时,取出烘干,得预处理料;将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加入到30倍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大麦粉、葡聚糖酶,升高温度为60°C,加入硫酸钾、氯化钾、过氧化钙,密封保温40分钟,加入上述预处理料,在55°C下保温搅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耕翻,翻耕深度为25cm,要细耕、耙平、耙实,做长100m,宽4.5m的畦;栽种时行距18cm,株距6cm,每亩用种150kg,用祀或开沟器开沟,沟深6cm,栽后蒜上方盖营养土,土厚0.6cm,所述的营养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草炭土 110、蔗糖酯2、淘米水10、樟树皮粉5、环糊精2 ;将上述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营养土;白蒜的种植多以茄果类、瓜类、豆类和早秋菜为前茬,于10月上旬进行排种;
[0014](2)田间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分别在大蒜播种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3天才停止浇灌水,白蒜追肥一般为3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动物粪尿,播种80天后,亩施磷酸二氢钾4公斤、硫酸钾2公斤,在蒜头开始膨大期,亩施鱼内脏2公斤、尿素4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
[0015](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叶片、蒜薹有韧性,不易折断。
[0016]经验证,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白蒜年均亩产量比使用传统方法种植的白蒜年均亩产量多3-5%。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密植:选择土壤深厚、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剂,亩施35-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煤矸石90-100、炉渣40-50、椰壳炭6-10、硫酸钾5-7、氯化钾4-6、过氧化钙6-10、大麦粉15-20、十二烷基肌氨酸钠2-4、葡聚糖酶3-5 ;将煤矸石、炉渣、椰壳炭混合研磨成0.5-lmm的颗粒,放入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烘干,得预处理料;将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加入到30-40倍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大麦粉、葡聚糖酶,升高温度为55-60°C,加入硫酸钾、氯化钾、过氧化钙,密封保温30-40分钟,加入上述预处理料,在50-55°C下保温搅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然后进行耕翻,翻耕深度为18-25cm,要细耕、耙平、耙实,做长80-100m,宽4-4.5m的畦;栽种时行距15_18cm,株距6_8cm,每亩用种140_150kg,用耙或开沟器开沟,沟深4-6cm,栽后蒜上方盖营养土,土厚0.6-lcm,所述的营养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草炭土 100-110、蔗糖酯1-2、淘米水6-10、樟树皮粉5-7、环糊精2_3 ;将上述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营养土;白蒜的种植多以茄果类、瓜类、豆类和早秋菜为前茬,于10月上旬进行排种; (2)田间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分别在大蒜播种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2-3天才停止浇灌水,白蒜追肥一般为3-4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动物粪尿,播种60-80天后,亩施磷酸二氢钾3-4公斤、硫酸钾2_3公斤,在蒜头开始膨大期,亩施鱼内脏2-3公斤、尿素4-7公斤、过磷酸钙2-3公斤; (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叶片、蒜薹有韧性,不易折断。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396473SQ20141048510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葛自兵, 刘义生, 汪德尚, 王玲, 王浩, 廖德松, 李东海, 张军 申请人: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