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采摘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5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名茶采摘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名茶采摘机,属于农业采摘工具,现有采茶机不能采摘名茶,本发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采摘导入口和名茶导出口,壳体内设有采摘机构,采摘机构包括第一模拟采摘手和第二模拟采摘手,第一模拟采摘手位于采摘导入口处,在动力驱动下第二模拟采摘手依次向第一模拟采摘手靠拢、随同第一模拟采摘手做摘取动作、从第一模拟采摘手上扫过。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动作的第一模拟采摘手、第二模拟采摘手模仿人工采摘的动作,工作时有选择的仅采摘名茶,老叶、枝条等不会采摘,由此保证采摘来的名茶品质,不会混入老叶、枝条等降低名茶的价值。
【专利说明】名茶采摘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农业采摘工具,具体是一种名茶采摘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采茶机多为剪刀式结构,通过剪切的方式采茶,采来的茶叶中包含老叶、枝条等,难以分级,仅适用于采取大宗茶,而名茶仍要人工采摘。全国有约4000万茶农,其中约60%种植绿茶,绿茶价值的60%由名茶体现,采茶人工缺口很大,仅浙江I年的缺口约有60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采茶机不能采摘名茶的缺陷,提供一种名茶采摘机。
[0004]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名茶采摘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采摘导入口和名茶导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第一模拟采摘手和第二模拟采摘手,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位于所述的采摘导入口处,在动力驱动下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依次向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靠拢、随同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做摘取动作、从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上扫过。
[000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可翘动的设置,所述的动力驱使一触发件推抵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翘动实现摘取动作。
[000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通过销轴装配在所述的壳体内。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上设有由所述的触发件推抵的弯曲部。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触发件为随所述第二模拟采摘手同步动作的滚轮。
[000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呈柔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呈毛刷状。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装配在一由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转轴上。
[00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为2-4个。
[00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后侧的梳理件。
[0013]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动作的第一模拟采摘手、第二模拟采摘手模仿人工采摘的动作,工作时有选择的仅采摘名茶,老叶、枝条等不会采摘,由此保证采摘来的名茶品质,不会混入老叶、枝条等降低名茶的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二模拟采摘手动作过程中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模拟采摘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壳体
11-采摘导入口,
12-名茶导出口;
02-第一模拟米摘手
21-弯曲部,
22-销轴;
03-第二模拟米摘手;
04-动力;
05-触发件;
06-转轴;
07-梳理件;
0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6]本发明的名茶采摘机,如图1-3所示,其包括壳体01,其呈横置的圆筒状,利于下文述及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转动循环动作,壳体01上设有采摘导入口 11和名茶导出口12,采摘导入口 11如图1、2所示是沿壳体的横向延伸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开孔,名茶导出口12则可以位于壳体的适当部位,图示位于壳体的一端,壳体01内设有采摘机构,采摘机构包括第一模拟米摘手02和第二模拟米摘手03,第一模拟米摘手02位于米摘导入口 11处,在动力04 (如电机,其装配在壳体的一端,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装配在其它位置,电机还可以包括变速装置)驱动下第二模拟采摘手03依次向第一模拟采摘手02靠拢、随同第一模拟采摘手02做摘取动作、从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扫过。
[0017]具体的摘取动作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第一模拟采摘手02可翘动的设置,如通过销轴22装配在壳体01内,动力04驱使一触发件05推抵第一模拟采摘手02翘动实现摘取动作。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设有由触发件05推抵的弯曲部21 (参见图4、5),该弯曲部21位于第一模拟采摘手02的两端可以避免干涉第二模拟采摘手,该弯曲部21的形状确定了触发件05推抵时实现摘取动作的动作快慢,触发件05相对于第二模拟采摘手03的位置关系确定了触发件05推抵第一模拟米摘手02的时机(即第二模拟米摘手03靠拢到第一模拟采摘手02的过程中触发件05推抵第一模拟采摘手02的早晚)。触发件05为随第二模拟采摘手03同步动作的滚轮,该滚轮也可通过其它结构如推杆替换,为使触发件05随第二模拟采摘手03同步动作,可同样的在下文述及的转轴06上装配支撑杆,在支撑杆的端部装配滚轮。
[0018]为了选择性的采摘,仅采摘名茶,不采摘老叶、枝条,第二模拟采摘手03呈柔性以可随第一模拟采摘手02的形状变形。尤其是,第二模拟采摘手03呈毛刷状。
[0019]为了实现连续、循环的工作,第二模拟采摘手装配在一由动力驱动的转轴上,具体的,可在转轴上装配支架,将作为第二模拟采摘手的毛刷装配在支架上。通过转轴06带着第二模拟采摘手03转动实现循环工作。为提高效率,第二模拟采摘手03为2-4个。
[0020]为了将米摘来的名茶及时从名茶导出口导出,壳体01内设有位于第一模拟米摘手02后侧的梳理件07,优选的,该梳理件也可以为毛刷。
[0021]为了便于提携,在壳体01上设有把手08。
[0022]依据上述方案的名茶采摘机,采摘时提携把手08,启动动力04,令采摘导入口 11朝向待采名茶并不断的变换位置;在动力驱动下,第二模拟采摘手03向第一模拟采摘手02靠拢时将名茶连同一些老叶、枝条归拢向第一模拟采摘手02并将它们夹持在第一模拟采摘手02和第二模拟采摘手03之间,紧接着,作为触发件05的滚轮推动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的弯曲部21令第一模拟采摘手02翘动实现摘取动作(参见图2),由于老叶、枝条较名茶具有更强的韧性和强度,摘取动作不能将老叶、枝条从茶树上拉断而从第一模拟采摘手02和第二模拟采摘手03之间脱出,而名茶则因韧性差、强度小,轻易的被从茶树上摘取下来;之后,第二模拟采摘手03如同扫帚一样从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扫过,将采摘的名茶扫向第一模拟采摘手02后侧,最终如通过倾斜机器等动作将名茶从名茶导出口 12导出至连接在名茶导出口上的布袋内或者通过连接在名茶导出口上的真空管由真空泵吸至背负在身上的收集篓内。由此,转轴06不断旋转,各个第二模拟采摘手03逐个循环的与第一模拟采摘手02配合实现采摘,提高采摘效率。在具有梳理件07时,梳理件07可以将附着在第二模拟采摘手03上的名茶梳理下来及时导出,并可将被枝条、老叶等扰乱的作为第二模拟采摘手的毛刷梳理整齐(参见图1)。
[0023]上文对本发明的第一模拟采摘手、第二模拟采摘手的结构、作用及其配合的动作关系予以充分具体的说明,在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选用等同的结构形式替代。
【权利要求】
1.名茶采摘机,包括壳体(01),所述壳体(01)上设有采摘导入口(11)和名茶导出口(12),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01)内设有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第一模拟采摘手(02)和第二模拟采摘手(03),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02)位于所述的采摘导入口(11)处,在动力(04)驱动下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依次向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02)靠拢、随同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02)做摘取动作、从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扫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02)可翘动的设置,所述的动力(04)驱使一触发件(05)推抵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02)翘动实现摘取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02)通过销轴(22)装配在所述的壳体(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模拟采摘手(02)上设有由所述的触发件(05)推抵的弯曲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触发件(05)为随所述第二模拟采摘手(03)同步动作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呈柔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呈毛刷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装配在一由所述的动力(04)驱动的转轴(0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模拟采摘手(03)为2-4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采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01)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模拟采摘手(02)后侧的梳理件(07)。
【文档编号】A01D46/04GK104303707SQ20141061061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盛伯康, 梁宏亮 申请人:盛伯康, 梁宏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