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2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粱壳80-120份、木屑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20-35份、花生饼20-30份、碳酸钙1-3份、过磷酸钙2-6份、尿素2-6份、硫铵1-3份、营养土10-20份、水235-325份。
【专利说明】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玉菇培养基配方。

【背景技术】
[0002]白玉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在口感表现上更为优越,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白玉菇含蛋白质较一般蔬菜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应长期食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经常食用会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白玉菇有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血压等功效。其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白玉菇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目前国内对于白玉菇栽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物学性状的研究上,对栽培研究较少,工厂化栽培产生效益的低污染率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污染控制最关键的环节是菌种能够在培养料上实现快速定殖,菌种的活力则是快速定殖最重要因素,而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方式,固体菌种制备成本长,接种效率低,菌种萌发速度慢,培养瓶的污染率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成本低,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菌种萌发速度,降低培养瓶污染率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粱壳80-120份、木屑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20-35份、花生饼20-30份、碳酸钙1-3份、过磷酸钙2_6份、尿素2_6份、硫铵1_3份、营养土 10-20 份,水 235-325 份。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培养基制作方便、成本低,且用于液体菌种制作时,有利于加块菌种发菌速度,降低污染,无老菌皮,提高发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7]实施例一
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数包括高粱壳90份、木屑30份、米糠24份、麸皮25份、花生饼23份,碳酸钙I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4份、硫铵2份、营养土 13份,水235份。
[0008]实施例二
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数包括高粱壳120份、木屑40份、米糠28份、麸皮32份、花生饼29份,碳酸钙2份、过磷酸钙6份、尿素5份、硫铵3份、营养土 17份,水325份。
【权利要求】
1.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粱壳80-120份、木屑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20-35份、花生饼20-30份、碳酸钙1-3份、过磷酸钙2-6份、尿素2-6份、硫铵1-3份、营养土 10_20份,水235-325份。
2.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粱壳90-100份、木屑33-35份、米糠25-30份、麸皮30-35份、花生饼22-25份、碳酸钙1-3份、过磷酸钙2-6份、尿素2-6份、硫铵1-3份、营养土 10_20份,水235-325份。
3.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粱壳95份、木屑34份、米糠25份、麸皮35份、花生饼25份、碳酸钙3份、过磷酸钙6份、尿素2份、硫铵3份、营养土 15份,水305份。
【文档编号】C05G1/00GK104370609SQ201410634101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杨仁志, 贲伟东 申请人: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