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8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属于肥料制作工艺领域,其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原材料易于收集,该复混肥能够促进根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以利于作物的生长,还可提高化肥利用率,活化与协助释放土壤中的潜在养分,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抑制病虫害;同时复混肥中的腐殖酸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其次还能改良土壤、刺激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加肥效、增强抗病防虫等抗逆性能;并且该复混肥可大大减少化肥的用量,从而可以减少化肥带来的一系列水、土、空气等污染问题,这对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方面能用很大的帮助。
【专利说明】-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今世界 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微生物肥料具有培 肥土壤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作产品中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含量、提升农产品质 量安全,净化和修复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抗逆性等特点。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和使用是 维持与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 全的重要支撑。然而,尽管目前的微生物肥料产品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产品都存在营养不 够全面,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0003] 并且,在目前相关技术中,采用制作无机-有机复混肥的先关技术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该有 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通过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的改进,达到改善作物品质、增加肥 效、增强抗病防虫等抗逆性能。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有机物料制作,a、先将植物纤维粉粹成30?80目的粉末;b、然后将植物纤维 粉末、家禽粪、微生物菌种便混合,混合比例为每立方米植物纤维粉末混合50?IOOkg家禽 粪便和1?IOkg微生物菌种,混合后进行堆放发酵,每隔1天对混合物进行翻料一次,发酵 时间为20?50天;c、将混合物散开保证将至常温,然后堆放至30?50cm,将蚯蚓洒在混 合物的表面,然后在洒一层混合物,然后在喷洒清水,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40?60%,温度 为15?25°C,加入蚯蚓进行处理20?30天;d、筛选出蚯蚓得到有机物料;
[0008] ⑵无机物料种类选择,选择以下重量份的无机肥原料:19?28份尿素、0?20份 硫酸钾、8?18. 5份磷酸一铵;
[0009] (3)有机-无机物料混合,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10-30份有机物料,28. 5-62. 5 份无机物料,并且加入13?20份腐殖酸,8-15份膨润土,3. 5-6份石粉,0. 5份抛光,0-2份 碳铵,然后搅拌均匀;
[0010] ⑷造粒、干燥,其中干燥温度不高于80°C的温度下进行;
[0011] (5)冷却、包装。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家禽粪便选择以下比例原料:鸡粪:猪粪=0?3 :1?5。
[0013] 进一步的,微生物菌种选择沟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地衣芽 孢杆菌和酿酒酵母。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的蚯蚓选择赤子爱胜蚓品种。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蚯蚓的混合密度为1000?5000条/吨。
[0016] 进一步的,在干燥步骤和冷却步骤进行沉降,水膜去尘。
[0017] 进一步的,在冷却步骤后需要经过一级筛分和二级筛分再进行包装,筛分出较大 块的物料进行破碎后再加入上述步骤(3)中。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原材料易于收集,该复混肥 能够促进根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以利于作物的生长,还可提高 化肥利用率,活化与协助释放土壤中的潜在养分,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抑制病虫 害;同时复混肥中的腐殖酸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其次还能改良土壤、刺激植 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加肥效、增强抗病防虫等抗逆性能;并且该复混肥可大大减少化 肥的用量,从而可以减少化肥带来的一系列水、土、空气等污染问题,这对改变我国农业生 产严重依赖化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方面能用很大的帮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中有机物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 (1)有机物料制作,
[0024] a、先将植物纤维粉粹成30?80目的粉末,植物纤维有很多,分为四大类:种子纤 维、韧皮纤维、叶纤维和果实纤维,考虑到本发明有机肥的使用领域,优选为与农作物生产 所需要的元素及元素含量相近的农作物莖叶或米糠;
[0025] b、然后将植物纤维粉末、家禽粪、微生物菌种便混合,混合比例为每立方米植物纤 维粉末混合50?IOOkg家禽粪便和1?IOkg微生物菌种,混合后进行堆放发酵,每隔1天 对混合物进行翻料一次,发酵时间为20?50天;其中家禽粪便有很多,比如猪、牛、羊、兔、 鸡等的粪便,本发明家禽粪便选择比较常见的鸡粪和/或猪粪和/或牛粪作为制作有机肥 的原料,一方便是这些家禽的养殖较为普遍,家禽粪便的量也比较多,可以就地取材,减少 了原材料的购买和运输成本;同时这几种粪便的含水量较大,便于后续的微生物发酵,同时 这几种粪便中也含有大量的对制作有机肥有益的微生物,选择这几种粪便,可以使制成的 有机肥肥效更高;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家禽粪便组成优选为鸡粪、猪粪和牛粪,在有机肥 的应用领域中,一般都是对农作物的施肥,故此在原材料选择上,最好按照农作物对各营养 元素需求量进行选择,在本发明的家禽粪便中,鸡和猪都是吃粮食的,其粪便的各元素的含 量比例与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营养元素非常的接近,故此在选择家禽粪便时,其重量比: 鸡粪:猪粪=〇?3:1?5,更优选重量比为:1 :3,选择猪粪较多,选择鸡粪少的原因是鸡粪 的产量较低,使用量过多会造成成本增加;微生物菌种优选为沟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 嗜酸乳杆菌、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微生物菌种数量众多,但是共生时能否形成稳 定的活菌配比,则难以预料,本发明人经过艰苦的努力,从大量微生物中选择出以上5种, 它们不但对各批次的家禽粪便的适应性好,能够稳定发酵生产有机肥,而且互相没有拮抗, 能形成稳定的配比。具体的菌种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菌种鉴定分离方法方便地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但是为了便于控制发酵生产质量,优选采用的菌种是所属菌的模式 种或常见的菌种,如可通过商业渠道公开购买的菌种,如可通过国内外菌种培养公司购买, 也可通过生物材料保藏中心(如,国内的CGMCC和CCTCC、以及美国的ATCC等)购买,更优 选不同的菌种以覆盖适应在各种环境范围中的发酵;在上述微生物菌种选择中,各菌种的 配比是稳定的,在本文中,(配比)"稳定"具有微生物学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认可的稳定程 度,即数量级程度的稳定;优选其中的沟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地衣芽 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活菌数量比为:100?300 :300?1200 :100?500 :50?100 :50? 150 ;更优选沟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活菌 数量比为:200 :800 :300 :100 ;
[0026] c、将混合物散开保证将至常温,然后堆放至30?50cm,将蚯蚓洒在混合物的表 面,然后在洒一层混合物,然后在喷洒清水,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40?60%,温度为15? 25 °C,加入蚯蚓进行处理20?30天;蚯蚓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动物, 主要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全世界有两千种,在我国有一百五十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本发明中优选繁殖速度快、蚯蚓粪便肥效高的赤子爱胜蚓;所述的赤子爱胜蚓属于正蚓 科,爱胜蚓属。商品名北星2号、太平2号。其特征为:体长35 - 130毫米,体宽3 - 5毫 米。体节80 - 110个。口前叶为上叶的,背孔自IV - V(有时V - VI)节间始。环带位于 XXIV,XXV,XXVI - XXXII节。性隆脊位于XXVIII - XXX节。刚毛紧密对生。在IX - XII 节的生殖隆起上有一些刚毛环绕,常在XXIV - XX XII节环绕a和b毛。雄孔在XV节,有 大腺乳突。贮精囊4对,在IX-XII节。受精囊2对,有管,开口在IX - X和X - XI节间背 中线附近。身体呈圆柱形,体色多样,一般为紫色、红色、暗淡色或淡红褐色;并且,为了保证 较短的处理时间:所述蚯蚓的混合密度为1000?5000条/吨。
[0027] d、筛选出蚯蚓得到有机物料,筛选出的蚯蚓作为下次有机物料处理的原材料,以 此保证了大批量蚯蚓的需求。
[0028] (2)无机物料种类选择,选择以下重量份的无机肥原料:19?28kg尿素、0?20kg 硫酸钾、8?18. 5kg磷酸一铵,0-2kg碳铵;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长期肥效的肥料 (长效肥常见的就是有机肥),还需要速效肥进行生长,无机物料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同 时在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的含量都不同,每种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的含量的有差异,但一般情 况下,植物需要的肥料中的含氮量为15-25,含磷量为4-10%,含钾量为5-15%,故此本发 明选择此比例进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保证本发明需要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9] (3)有机-无机物料混合,按以下重量kg的原料混合10_30kg有机物料, 28. 5-62. 5kg无机物料,并且加入13?20kg腐殖酸,8-15kg膨润土,3. 5-6kg石粉,0· 5kg 抛光粉,然后搅拌均匀;然后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胶状混合物,加入膨润土的主要作用 时增加肥料的粘稠度,方便造粒。
[0030] (4)造粒,将步骤(3)制成的胶状混合物放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颗粒直径一般 为 l_2mm。
[0031] (5)干燥,将造粒好的肥料颗粒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不高于 80°C的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尿素的熔点为110?130°C,并且尿素遇热易分解,故此干燥 温度选择不高于80°C的温度下进行;同在在步骤进行沉降,水膜去尘。
[0032] (6)冷却,常规为常温冷却,进行沉降,水膜去尘,并进行经过一级筛分和二级筛分 再进行包装,筛分出较大块的物料进行破碎后再加入上述步骤(3)中。
[0033] (7)包装,一般情况下用带有聚乙烯内袋的编织袋包装而成 [0034] 同时本 申请人:就该技术进行以下规格的产品生产:
[0035] 如表1所示,是生产原料各占的百分比(% )

【权利要求】
1.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有机物料制作,a、先将植物纤维粉粹成30?80目的粉末;b、然后将植物纤维粉 末、家禽粪、微生物菌种便混合,混合比例为每立方米植物纤维粉末混合50?100kg家禽粪 便和1?10kg微生物菌种,混合后进行堆放发酵,每隔1天对混合物进行翻料一次,发酵时 间为20?50天;c、将混合物散开保证将至常温,然后堆放至30?50cm,将蚯蚓洒在混合 物的表面,然后在洒一层混合物,然后在喷洒清水,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40?60%,温度为 15?25°C,加入蚯蚓进行处理20?30天;d、筛选出蚯蚓得到有机物料; (2) 无机物料种类选择,选择以下重量份的无机肥原料:19?28份尿素、0?20份硫 酸钾、8?18. 5份磷酸一铵.0-2份碳铵; (3) 有机-无机物料混合,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10-30份有机物料,28. 5-62. 5份 无机物料,并且加入13?20份腐殖酸,8-15份膨润土,3. 5-6份石粉,0. 5份抛光粉,然后搅 拌均匀; (4) 造粒、干燥,其中干燥温度不高于80°C的温度下进行; (5) 冷却、包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禽粪便选 择以下比例原料:鸡粪:猪粪=0?3 :1?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种选择 沟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选择 赤子爱胜蚓品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的混 合密度为1〇〇〇?5000条/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干燥步骤和冷 却步骤进行沉降,水膜去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冷却步骤后需 要经过一级筛分和二级筛分再进行包装,筛分出较大块的物料进行破碎后再加入上述步骤 (3)中。
【文档编号】C05G3/00GK104446997SQ20141073384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赵岳舜, 赵洪毅 申请人:普定县和业生物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