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959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18-22%、有机质19-21%、营养源46-52%与生物菌8-12%,将有机质、纳米碳硅材料、生物菌与营养源依次加入密封式不锈钢全自动搅拌器中,常温搅拌1h,再包装、储存即可。本发明将纳米碳硅材料与加工处理过的秸秆或麸皮、有机质和有机氮磷钾、生物菌合成,整个产品没有任何化学添加物质,这种先物理性调节酸碱度,在附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进而补充氮磷钾元素,最后放置生物菌群促进土壤活力,在中和土壤酸碱的同时,补充了大量的有机质,适量的营养元素与有益生物菌群参入土壤修复改良,在光合作用下使土壤中养分增加,促进植物根系活性化,提高植物生命力。
【专利说明】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多呈碱性。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具体表现有:一是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二是不利于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三是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四是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五是易产生各种有毒害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3+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0003]土壤酸性过大,可每年每亩施入20至25公斤的石灰,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壤反而会变黄变瘦。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更好地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而对于碱性土壤,通常每亩用石膏30至40公斤作为基肥施入改良。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腐殖酸肥等。常浇一些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殖酸肥因含有较多的腐殖酸,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施用硫酸铝时需补充磷肥;施硫酸亚铁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18-22%、有机质19-21 %、营养源46-52 %与生物菌8_12 %,将有机质、纳米碳硅材料、生物菌与营养源依次加入密封式不锈钢全自动搅拌器中,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000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有机质采用秸杆或麸皮。
[000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生物菌采用侧孢短芽孢杆菌与青霉菌。
[000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营养源由有机氮、有机磷与有机钾组成,其中有机氮采用味精下脚料,有机磷采用贝类海藻粉碎物,有机钾采用甘蔗塘渣,且各组分的加入顺序依次为味精下脚料、蔗糖渣、贝类海藻粉碎物。
[00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纳米碳硅材料采用纳米碳硅溶液或碳硅粉。
[00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20%、有机质20%、营养源50%与生物菌10%。
[00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能将有机质、纳米碳硅材料、生物菌与营养源依次加入常规搅拌机中,再经过消毒密封处理,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发明使用一种纳米碳硅溶液或碳硅粉材料,加入秸杆或者麸皮有机质,再与有机氮磷钾复混,最后加入生物菌合成一种新型土壤调理剂。纳米碳硅溶液或碳硅粉其检测指标为PH值2-3之间,这种强酸数值的材料有一个变异特点,不伤人畜皮肤与身体,不伤植物茎叶与根系。在与碱性物质结合时,这个过程产生的酸碱中和是一种物理性反应。
[0015]将纳米碳硅材料与加工处理过的秸杆或麸皮、有机质和有机氮磷钾、生物菌合成,整个产品没有任何化学添加物质,这种先物理性调节酸碱度,在附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进而补充氮磷钾元素,最后放置生物菌群促进土壤活力,在中和土壤酸碱的同时,补充了大量的有机质,适量的营养元素与有益生物菌群参入土壤修复改良,在光合作用下使土壤中充分增加,促进植物根系活性化,提高植物生命力,将土壤修复时间缩短而且不采用化学物质的制备工艺产品,即有效利用了农业工业废弃物,又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制造成本低的新技术产品,将大有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18%、秸杆19%、营养源51 %与侧孢短芽孢杆菌12%,营养源包括味精下脚料、贝类海澡粉碎物与甘蔗塘渣。将秸杆、纳米碳硅材料、侧孢短芽孢杆菌或青霉菌、味精下脚料、蔗糖渣、、贝类海藻粉碎物依次加入密封式不锈钢全自动搅拌器中,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0019]实施例2
[002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20 %、麸皮20 %、营养源50 %与侧孢短芽孢杆菌10 %,营养源包括味精下脚料、贝类海藻粉碎物与甘蔗塘渣。将麸皮、纳米碳硅材料、侧孢短芽孢杆菌、味精下脚料、蔗糖渣、贝类海藻粉碎物依次加入密封式不锈钢全自动搅拌器中,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0021]实施例3
[002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22 %、秸杆21 %、营养源46 %与侧孢短芽孢杆菌11%,营养源包括味精下脚料、贝类海藻粉碎物与甘蔗塘渣。将秸杆、纳米碳硅材料、侧孢短芽孢杆菌、味精下脚料、蔗糖渣、贝类海藻粉碎物依次加入常规搅拌机中,再经过消毒密封处理,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0023]本发明中碳硅材料施用范围:负离子态纳米碳硅材料可与化学、有机肥及微生物肥任意添加复配。目前,纳米碳肥料在水稻、黄瓜、草莓、花丼等种植试验上均已获得成功。
[0024]本发明在实验室采用的设备正常每次每半小时可生产100KG。每日10小时计算每天生产量为2000KG。常规搅拌机经过消毒密封处理,亦能生产使用,附加自控设置符合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在包装过程中采用铝塑膜内衬袋,保持通透性与密封性协调。存储时选择恒温或阴凉处储存。
[002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每亩盐碱地使用碳硅盐碱地改良剂200公斤,翻地时使用。本发明中的碳硅溶液也可以直接使用,使用时随水冲施,可直接调节盐碱地的PH值,使用量每亩200公斤/每次,该法仅限于酸碱中和处理。
[0026]本发明的应用优点:
[0027](I)纳米碳硅材料的高吸附性和缓释放性,使纳米碳硅材料制作的肥料进入土壤后能溶于水,增加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潜能;
[0028](2)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吸收纳米碳硅粒附着的养分,进入植物根茎、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并达到增产效果;
[0029](3)纳米碳硅材料与有机质、生物菌养分合成的土壤改良剂,可以使土壤中有益噬碳微生物、小生物大量繁殖,中和酸碱度,促进土地生态循环,逐渐改善土壤状况,长远带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
[0030](4)在水产养殖方面,使用纳米碳硅液水产养殖剂可使水中富氧分子大幅增加,能够有效增强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免疫力,从而杜绝抗生素的施用。
[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18-22 %、有机质19-21%、营养源46-52 %与生物菌8_12 %,将有机质、纳米碳硅材料、生物菌与营养源依次加入密封式不锈钢全自动搅拌器中,常温搅拌l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采用秸杆或麸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采用侧孢短芽孢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源由有机氮、有机磷与有机钾组成,其中有机氮采用味精下脚料,有机磷采用贝类海藻粉碎物,有机钾采用甘蔗塘渣,且各组分的加入顺序依次为味精下脚料、蔗糖渣、贝类海藻粉碎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硅材料采用纳米碳硅溶液或碳硅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纳米碳硅材料20%、有机质20%、营养源50%与生物菌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能将有机质、纳米碳硅材料、生物菌与营养源依次加入常规搅拌机中,再经过消毒密封处理,常温搅拌Ih,再采用铝塑膜内衬袋进行包装,储存在恒温或阴凉处。
【文档编号】C05G3/04GK104478635SQ20141080368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风禾尽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