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捕捉方法

文档序号:279736阅读:9831来源:国知局
蝗虫捕捉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 蝗虫捕捉方法,蝗虫捕捉系统由气味装置、吸风充气墙、灯光圈、充气墙、风力管道、风机、电机、聚集蝗虫袋、导风管构成,利用红外光源和气味诱导蝗虫,利用吸风充气墙聚集蝗虫,气味装置定位漂浮在吸风充气墙体前方,气味由蝗虫生物体提取,红外光源安装在充气框架,在框架上间距分布LD红外光,光源在框架四周正前方呈立体照射光体,可以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器,适用于各种场所诱虫、捕虫、处理蝗虫全过程无污染物和不安全隐患,贮存的捕虫可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改善人文环境,改善动物、植物生长环境。
【专利说明】蝗虫捕捉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了蝗虫捕捉方法,利用红外光源和草香诱导蝗虫,利用吸风充气墙体聚集蝗虫,适用于蝗灾应急抢救中处理蝗虫,属于农学和灾害预防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灯光诱蝗虫都是利用灯光吸引蝗虫,电击蝗虫,蝗灾出现,面对毁灭性灾害,人类束手无策,未见采用灯光和气味诱导蝗虫,充气墙体风力吸入法捕获蝗虫方法的研究报道和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公开的蝗虫捕捉方法,利用红外光源和气味诱导蝗虫,利用吸风充气墙聚集蝗虫,利用风力,将出现的蝗虫聚集,作为食品、饲料、肥料回收利用,可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应急抢救的设备,或者车载设备。
[0004]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蝗虫捕捉方法,蝗虫捕捉系统由气味装置、吸风充气墙、灯光圈、充气墙、风力管道、风机、电机、聚集蝗虫袋、导风管构成,利用红外光源和气味诱导蝗虫,利用吸风充气墙聚集蝗虫。
[0005]2.气味装置定位漂浮在吸风充气墙体前方,气味由蝗虫生物体提取。
[0006]3.红外光源安装在充气框架,在框架上间距分布LD红外光,光源在框架四周正前方呈立体照射光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蝗虫捕捉系统构成原理示意图。
[0008]附图2是吸风充气墙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9]【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1的I是灯光圈,2是充气墙,3是风力管道,4是风机,5是电机,6是聚集幢虫袋,7是约束管,8是导风管。9是充气球,10悬挂带,11是气味袋。
[0010]灯光圈(I)为红外光照射圈,间距分布LD红光。
[0011 ] 充气墙(2 ),采用充气框架和桁架,包覆密闭膜。
[0012]风力管道(3)与充气墙连接的为充气管道,与风机连接的为刚性管道。
[0013]风机(4),通用的风机,图1所示为离心风机,风机壳体的吸风端分布吸风的刚性管道端口。
[0014]电机(5 ),通用的风机电机,高风速和吸风压力大。
[0015]聚集蝗虫袋(6 ),孔眼材料柔性袋,可吸入蝗虫,并方便分装。
[0016]约束管(7 ),刚性管道,约束聚集蝗虫袋定向排风。
[0017]导风管(8),柔性充气管道,将风引至充气球,作为吹气球的鼓风动力。
[0018]充气球(9),密闭材料充气装置,图示I为漂浮式,应用可采用漂浮式、充气拱门,漂浮也可采用氦气球。
[0019]悬挂带(10),柔性纤维带,悬挂气味袋。
[0020]气味袋(11),孔眼袋,内部盛放诱导蝗虫的气味发生材料。
[0021]附图2的2-1是充气墙面,2-2是充气桁架,2-3充气骨架,2-4充气墙体吸风管口,2-5是上侧光源射线,2-6是前方光源射线。
[0022]工作原理说明:
利用红外光源和气味诱导蝗虫说明:
采用红外光和激光LD光源照射距离可达到千米级别,诱导蝗虫,利用蝗虫喜欢群体聚集,采用蝗虫生物体作为气味原料,悬挂在吸风充气墙前段灯光照射的区域,距离在百米级另O,气味混合草类、谷物香味,蝗虫聚集而来。
[0023]利用吸风充气墙聚集蝗虫说明:
吸风充气墙采用充气结构,快速充气呈墙体。
[0024]夜间开启灯光诱导蝗虫,白天可关闭灯光。
[0025]充气墙遮挡蝗虫飞入吸气管道。
[0026]利用风力,将出现的蝗虫聚集。
[0027]引风动力在吸风充气墙前方形成强力吸风,蝗虫随风而入。
[0028]收集的蝗虫作为食品、饲料、肥料回收利用。
[0029]可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应急抢救的设备,或者车载设备。
[0030]部件制造说明:
充气球采用通用的充气拱门制造技术或氦气充气球制造技术。
[0031]采用充气拱门结构的可将导风管的风力导入,也可独立设立充气风机。
[0032]悬挂带采用通用的先挂材料,能够承载气味袋。
[0033]气味袋,就是孔眼材料的提袋。
[0034]灯光圈,采用带状光源,例如:LED灯光带,间距分布LD光源,形成上访和前方照射的光体。
[0035]充气墙,采用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4107222277,专利名称为:充气式中空夹层方法》的方法制造。
[0036]采用通用的密闭材料膜,帖服在充气管路和充气桁架构成的墙体框架外侧。
[0037]灯光圈充气后夹持在充气墙前端,例如绳带缠绕,磁力吸附,捆绑。
[0038]风力管道、风机、电机,采用通用的风机。
[0039]图示I为轴流式式风机,在风机壳体吸风端面分布风力管道,连接充气墙吸风管。
[0040]聚集蝗虫袋,采用纱布做成一端开口一端可捆绑释放的孔眼管。
[0041]套在风机排风管道上。
[0042]约束管,长度大于聚集蝗虫袋。
[0043]聚集蝗虫袋可捆绑释放端部可由约束管终端部开启,释放蝗虫。
[0044]导风管采用通用的管道或者充气管道。
[0045]应用实例:
在蝗虫飞来方向安装本技术实现的系统装置,蝗虫可迎风而来。
【权利要求】
1.蝗虫捕捉方法,蝗虫捕捉系统由气味装置、吸风充气墙、灯光圈、充气墙、风力管道、风机、电机、聚集蝗虫袋、导风管构成,利用红外光源和气味诱导蝗虫,利用吸风充气墙聚集蝗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捕捉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气味装置定位漂浮在吸风充气墙体前方,气味由蝗虫生物体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捕捉方法,具有以下特征:红外光源安装在充气框架,在框架上间距分布LD红外光,光源在框架四周正前方呈立体照射光体。
【文档编号】A01M1/02GK104396922SQ20141081418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臧今楠, 彭天原, 田联达, 臧筑华, 曾万, 陈小聪, 刘善兵, 张洪生, 魏德立, 张丽然, 刘嘉星, 姚凯, 雷斌, 郭鑫, 石海莲 申请人:天津天星电子有限公司, 恩泽人除虫服务有限公司, 江门市奥托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亮源照明设计院, 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