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04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罐设置有低氧水体入口、高氧水体出口和氧气入口,低氧水体入口处通过水泵连接至养殖池,水泵抽送养殖池中的水体至增氧罐内,氧气入口连接有纯氧源,氧气从氧气入口进入至增氧罐内与水泵抽送的水体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混合氧气后的高氧水体从高氧水体出口排放回养殖池内。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在高压情况下将氧气溶入水中,水中溶解氧超饱和,通过管道进入养殖池,达到增加溶解氧的目的,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提升单位水体的氧溶解效率,增氧水体单位产量高,提高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
【专利说明】
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生物增氧、机械增氧等几种方式。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生物增氧是指在宜栽植水草的养殖塘口(如青虾、河蟹、鱼类等)种植适量的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机械增氧主要是通过渔业机械向养殖水体中提供含量高的水体或通过水体与空气有效接触向水体不断补充氧气的方式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有水泵、增氧机和微孔管道增氧等形式,微孔管道增氧是目前推广较广的增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罗茨鼓风机将富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管的管壁微孔便在水体上下左右均匀释放气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
[0003]但是化学增氧的缺点是使用量大,用工多,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抢救鱼浮头时使用,在鱼苗培育的塘口不宜使用,容易导致鱼苗出现气泡病的发生,并且使用过多还容易造成对鱼虾蟹的危害;生物增氧容易出现水草疯长,影响池塘的透明度,水草腐烂上浮,造成池水恶化;机械增氧的增氧效率较低,单位时间内对水中溶解氧的提升较低,空气利用率低,很难缓解已经浮头池塘的溶解氧,输气管道破损后很难发现,易造成事故,池塘中的曝气设施对鱼的活动有一定影响,鱼容易受伤,不能使水中溶解氧达到过饱和,限制了单位水体的增氧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水体增氧增氧效率低,溶解氧含量低无法达到饱和状态,安全性低,容易造成事故,容易对鱼虾蟹造成危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罐设置有低氧水体入口、高氧水体出口和氧气入口,低氧水体入口处通过水泵连接至养殖池,水泵抽送养殖池中的水体至增氧罐内,氧气入口连接有纯氧源,氧气从氧气入口进入至增氧罐内与水泵抽送的水体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混合氧气后的高氧水体从高氧水体出口排放回养殖池内。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将低氧水体和纯氧气在增氧罐的高压密封环境内进行氧气水溶解,使得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超饱和,高氧水体再排放至养殖池内,从而有效提高养殖池内的含氧量。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增氧效率高,使用安全性高,直接将富含溶解氧的水体排放至养殖池内,不会产生过大的冲击,从而保护鱼虾蟹避免其受到伤害,高氧水体可以与养殖池内的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养殖池的增氧均匀度,高氧水体中富含的溶解氧在与养殖池内的水混合时也不会溢出成气态氧,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养殖池含氧量,在养殖池内也不会有噪音巨大的机器运转声,使得鱼虾蟹可以良好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纯氧源包括液氧罐和汽化器,液氧罐内液态纯氧输送至汽化器中转化为气态纯氧后输送至增氧罐的氧气入口,液氧罐存氧量大,使用方便,利用汽化器可以方便的将液态氧转化成气态氧,最终再将气态氧与水体充分混合,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汽化器采用空温式汽化器或强制通风式汽化器,空温式汽化器一般是用带翅片的铝管制作的,当“冰冷”的液态气体流入汽化器时,汽化器周围的空气跟翅片铝管内的冰冷液态气体产生热交换,温度降低。从而造成空气的流动,有新的“相对较热”的空气涌到汽化器周围继续发生新的热交换;强制通风式汽化器是基于空温式汽化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里面加装了通风装置,让热交换过程中变冷的空气迅速离开汽化器周围,从而达到高效汽化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泵与低氧水体入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避免低氧水体回流,保证增氧罐内的压力,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纯氧源与氧气入口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避免氧气回流,保证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氧水体出口连接PPR管道伸入到养殖池底部,并且PPR管道遍布整个养殖池底部,PPR管道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孔洞,利用遍布整个养殖池底部PPR管道提高增氧区域面积,避免传统增氧方式的单点增氧使得养殖池内水体溶解氧含量不均,确保养殖池每个区域的水体都具有较好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鱼虾蟹的产量。
[0012]基于水体增氧装置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
[0013]A纯液氧汽化;
[0014]B输送低氧水体;
[0015]C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
[0016]D注入高氧水体。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中液氧罐中液氧输送至汽化器中转化成气态氧气后输送至增氧罐中,步骤B中养殖池内的低氧水体由水泵抽送至增氧罐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C中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注入到增氧罐内,增氧罐上设置水位计,增氧罐内的水位低于水位计时,关闭气态纯氧的注入,低氧水体继续不停注入,直至增氧罐内的水位达到水位计的高度,释放高氧水体的同时打开气态纯氧的注入,循环以上过程完成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在高压环境内的充分混合,保证氧气注入的两满足系统的要求,从而保证系统安全运作,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水位计的高度来调整溶氧量的大小,可实现自动增氧操作。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D中高氧水体通过遍布在养殖池底部的PPR管道进行排放,提高整个养殖池的溶解氧的分布均匀性,PPR管道的壁面还开设有若干孔洞提高高氧水体在养殖池内释放均匀性,也避免高氧水体的排放冲击力过大对鱼虾蟹造成伤害。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0021]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在高压情况下将氧气溶入水中,水中溶解氧超饱和,通过管道进入养殖池,达到增加溶解氧的目的,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提升单位水体的氧溶解效率,增氧水体单位产量高,提高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
[0022]水中设备安全性高,池边缘或底部的PPR管道坚固、占地小,不易损毁,不影响鱼类正常活动;
[002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提高氧气在水体中的溶解效率,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使用安全性高,保障鱼虾蟹不会受到伤害。
[0027]如图1所示,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罐I,增氧罐I设置有低氧水体入口 2、高氧水体出口 3和氧气入口 4,低氧水体入口 2处通过水泵5连接至养殖池6,水泵5与低氧水体入口 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0,防止抽送的水回流,保证增氧罐I内的压力,水泵5抽送养殖池6中的水体至增氧罐I内,氧气入口 4连接有纯氧源7,并且纯氧源7与氧气入口4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11,氧气从氧气入口 4进入至增氧罐I内与水泵5抽送的水体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混合氧气后的高氧水体从高氧水体出口 3排放回养殖池6内。
[0028]纯氧源7包括液氧罐8和汽化器9,汽化器9采用空温式汽化器或强制通风式汽化器,液氧罐8内液态纯氧输送至汽化器9中转化为气态纯氧后输送至增氧罐I的氧气入口4。
[0029]高氧水体出口 3连接PPR管道12伸入到养殖池6底部,并且PPR管道12遍布整个养殖池6底部,提高高氧水体排放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养殖池6内溶解氧的均匀性,PPR管道12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孔洞。
[0030]基于水体增氧装置的水体增氧技术,加工步骤包括如下:
[0031]A.纯液氧汽化,液氧罐8中液氧输送至汽化器9中转化成气态氧气后输送至增氧罐I中;
[0032]B.输送低氧水体,养殖池6内的低氧水体由水泵5抽送至增氧罐I中,水泵5采用高压水泵提高增氧罐I内压力从而提高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
[0033]C.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注入到增氧罐I内,增氧罐I上设置水位计,增氧罐I内的水位低于水位计时,关闭气态纯氧的注入,低氧水体继续不停注入,直至增氧罐I内的水位达到水位计的高度,释放高氧水体的同时打开气态纯氧的注入,循环以上过程完成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在高压环境内的充分混合,本技术通过纯氧来冲氧,在增氧罐体内,将纯氧和水充分结合,提高水的溶氧量,可以充分利用水泵产生的管道压强,通过控制高溶氧水的流量来来控制养殖池塘的溶氧量,增氧能力更强,稳定性好,纯氧利用率达到100%,使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9ppm),使用更经济,更环保;
[0034]D.往养殖池6注入高氧水体,高氧水体通过遍布在养殖池6底部的PPR管道12进行排放,PPR管道12的壁面还开设有若干孔洞提高高氧水体在养殖池6内释放均匀性。
[0035]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罐(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罐(I)设置有低氧水体入口(2)、高氧水体出口(3)和氧气入口(4),低氧水体入口(2)处通过水泵(5)连接至养殖池出),水泵(5)抽送养殖池¢)中的水体至增氧罐(I)内,氧气入口(4)连接有纯氧源(7),氧气从氧气入口(4)进入至增氧罐(I)内与水泵(5)抽送的水体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混合氧气后的高氧水体从高氧水体出口(3)排放回养殖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氧源(7)包括液氧罐(8)和汽化器(9),液氧罐(8)内液态纯氧输送至汽化器(9)中转化为气态纯氧后输送至增氧罐(I)的氧气入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化器(9)采用空温式汽化器或强制通风式汽化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5)与低氧水体入口(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氧源(7)与氧气入口(4)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氧水体出口(3)连接PPR管道(12)伸入到养殖池(6)底部,并且PPR管道(12)遍布整个养殖池(6)底部,PPR管道(12)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孔洞。
7.基于水体增氧装置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 A纯液氧汽化; B输送低氧水体; C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 D注入高氧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液氧罐(8)中液氧输送至汽化器(9)中转化成气态氧气后输送至增氧罐(I)中,步骤B中养殖池¢)内的低氧水体由水泵(5)抽送至增氧罐(I)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注入到增氧罐(I)内,增氧罐(I)上设置水位计,增氧罐(I)内的水位低于水位计时,关闭气态纯氧的注入,低氧水体继续不停注入,直至增氧罐(I)内的水位达到水位计的高度,释放高氧水体的同时打开气态纯氧的注入,循环以上过程完成低氧水体与气态纯氧在高压环境内的充分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高氧水体通过遍布在养殖池(6)底部的PPR管道(12)进行排放,PPR管道(12)的壁面还开设有若干孔洞提高高氧水体在养殖池出)内释放均匀性。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4430138SQ20141083115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军, 王泽仁, 林玉良, 李强 申请人: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