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秸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39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稻秸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稻秸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包括机架、播种箱、施肥箱、开播器、镇压辊和刀轴,刀轴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合式耕刀,相邻耕刀之间隔开一个耕刀安装位;镇压辊由辊轴和若干辊轮构成,辊轮间隔套设在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隔开的距离与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耕刀由三套旋刀组成,每套旋刀由六把刀片构成,旋刀刀片相互错开60度角。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刀轴上的耕刀和镇压辊的辊轮分别采用间隔设置方式,不仅提高了复式作业机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动土面积,而且动力损耗小,节省了燃料;同时保证了麦种受压均匀,提高了出苗率。
【专利说明】稻秸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的复式作业机。
【背景技术】
[0002]农作物秸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秸杆20亿吨,我国秸杆量是全世界秸杆总量的35%,其中水稻秸杆约占我国秸杆量的一半。尽管农作物秸杆的用途十分广泛,经加工后可作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及食用菌基料,近年来随着秸杆发电、秸杆气化、秸杆建筑装饰材料、秸杆可降解快餐盒、秸杆有机肥、秸杆生化蛋白饲料等技术的发展,秸杆的工业化利用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上述技术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秸杆的分散性,除收集和运输不便外,也难以将秸杆全部消化利用。
[0003]现有的秸杆带耕还田复式作业机一般是通过75马力以上中型拖拉机提供动力,输入到复式作业机变速箱,通过变速箱动力输入到刀轴,通过刀轴带动旋耕刀转动。复式作业机工作时,也是通过75马力以上中型拖拉机提供向前运动的动力,带动镇压辊向前运动,镇压辊向前运动通过链轮带动播种轴运动播种,播种轴运动通过链轮带动施肥轴运动施肥。目前,现有复式作业机的刀轴上布满旋耕刀,工作时会将土地全部翻耕,复式作业机的镇压辊是一个整体结构的圆柱体,工作时会将翻耕过的土地再次全部压实。然而田间的作物通常是间隔种植的,因此,现有的复式作业机工作时通常会有大量的动力损耗,不仅浪费了拖拉机的燃料,而且会对土地造成不必要的动土,不利于作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动土面积小,动力损耗小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包括机架、播种箱、施肥箱、开播器和镇压辊,机架上设有用于接收拖拉机输入动力的连轴器、变速箱和刀轴,所述连轴器通过变速箱与刀轴连接,刀轴上设有耕刀,所述施肥箱设在耕刀的上方,播种箱通过输送管与开播器连接,镇压辊设在开播器的后侧并与机架连接和固定,所述刀轴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合式耕刀,相邻耕刀之间隔开至少一个耕刀安装位的距离;所述镇压辊由辊轴和若干辊轮构成,辊轮间隔套设在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隔开的距离与所述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播种箱通过多根波纹软管分别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播器连接,相邻开播器之间隔开的距离与所述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在刀轴上的组合式耕刀分别由三套旋刀组成,每一套旋刀由四至八把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刀片构成,每一组耕刀的三套旋刀的刀片相互错开设置。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每一套旋刀由六把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刀片构成,每一组耕刀的三套旋刀的刀片相互错开的角度为60度。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镇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机架连接,若干辊轮固定设置在辊轴上。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轮由轮辊体、轮轴和肋板构成,轮轴设有中心孔,轮轴通过肋板与轮辊体连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轮的直径为25至35毫米,轮辊体的厚度为6至10毫米,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刀轴上的耕刀和镇压辊的辊轮分别采用间隔设置方式,不仅提高了复式作业机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动土面积,而且动力损耗小,节省了燃料;同时保证了麦种受压均匀,提高了出苗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播种箱,2、施肥箱,3、耕刀,4、开播器,5、镇压棍,6、播种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包括机架、播种箱
1、施肥箱2、开播器4和镇压辊5,机架上设有用于接收拖拉机输入动力的连轴器、变速箱和刀轴,所述连轴器通过变速箱与刀轴连接,刀轴上设有耕刀3,所述施肥箱2设在耕刀3的上方,播种箱I通过输送管与开播器4连接,镇压辊5设在开播器4的后侧并与机架连接和固定,所述刀轴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合式耕刀3,相邻耕刀3之间隔开至少一个耕刀安装位的距离;所述镇压辊5由辊轴和若干辊轮构成,辊轮间隔套设在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隔开的距离与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播种箱I通过分别安装在播种口 6上的多根波纹软管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播器6连接,相邻开播器6之间隔开的距离与相邻耕刀3之间的距离相当。本实施例刀轴上的组合式耕刀3分别由三套旋刀组成,每一套旋刀由六把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刀片构成,每一组耕刀的三套旋刀的刀片相互错开设置,错开的角度为60度。
[0020]所述镇压辊5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机架连接,若干辊轮固定设置在辊轴上。所述辊轮由轮辊体、轮轴和肋板构成,轮轴设有中心孔,轮轴通过肋板与轮辊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辊轮的直径为25至35毫米,轮辊体的厚度为6至10毫米,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0021]本实用新型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主要改进了刀轴,刀轴上与播种田块对应的位置安装耕刀,对未播种田块对应位置不安装耕刀,以此降低动力损耗,减少动土面积。同时改进了镇压辊,对播种田块对应位置镇压,对未播种田块对应位置不镇压,从而保证麦种受压均匀,提高出苗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包括机架、播种箱、施肥箱、开播器和镇压辊,机架上设有用于接收拖拉机输入动力的连轴器、变速箱和刀轴,所述连轴器通过变速箱与刀轴连接,刀轴上设有耕刀,所述施肥箱设在耕刀的上方,播种箱通过输送管与开播器连接,镇压辊设在开播器的后侧并与机架连接和固定,其特征是:所述刀轴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合式耕刀,相邻耕刀之间隔开至少一个耕刀安装位的距离;所述镇压辊由辊轴和若干辊轮构成,辊轮间隔套设在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隔开的距离与所述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播种箱通过多根波纹软管分别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播器连接,相邻开播器之间隔开的距离与所述相邻耕刀之间的距离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设在刀轴上的组合式耕刀分别由三套旋刀组成,每一套旋刀由四至八把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刀片构成,每一组耕刀的三套旋刀的刀片相互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每一套旋刀由六把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刀片构成,每一组耕刀的三套旋刀的刀片相互错开的角度为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镇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机架连接,若干辊轮固定设置在辊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辊轮由轮辊体、轮轴和肋板构成,轮轴设有中心孔,轮轴通过肋板与轮辊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稻秸杆带耕还田集成小麦条播复式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辊轮的直径为25至35毫米,轮辊体的厚度为6至10毫米,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文档编号】A01B49/06GK203723025SQ20142000244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翟步顺, 缪昌根, 缪冬平, 张礼钢, 包金峰, 万学立 申请人:泰州市姜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