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用于水域增氧,它公开了缓施装置是由施放管和单向阀门组成,所述的施放管是空心管,施放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开口,一个为进气口,一个为排气口,进气口通过软管与增氧机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在施放管内的进气口上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排气口上也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一端头到另一端头之间的管体上平均地分布有6个以上的缓施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增加空气与水的混合效果同时节约供氧输出功率,而且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专利说明】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塘增氧的气体缓施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水产养殖业上,对养殖水域进行增氧是常见的手段,在增氧输气方式上有太阳能驱动,电能驱动,机械能驱动等等,在一般的情况上增氧机都是把空气送到水底直接从水底冒出或滚动水面的水来达到空气和水的混合来增加水的含氧量,这两种方式都在溶氧量效果和能量损耗上都不尽人意。
[0003]实用新型的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它能增加空气与水的混合效果同时节约供氧输出功率,而且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增氧机,电容控制阀的基础上,其特点是缓施装置是由施放管和单向阀门组成,所述的施放管是空心管,施放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开口,一个为进气口,一个为排气口,进气口通过软管与增氧机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在施放管内的进气口上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排气口上也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一端头到另一端头之间的管体上平均地分布有6个以上的缓施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增氧机从软管上输出气体,而软管上安装的电磁控制阀会自动地进行通断控制,控制软管输出气体的节奏为导通一个预设输气时间后,关闭3?6个预设输气时间再导通一个预设输气时间如此循环,使缓施装置在电磁控制阀导通时,其两端的阀门打开进行一个预定时间排气,电磁控制阀关闭时两端的阀门关闭,水从缓施装置低处的缓施孔压入管内,使管内的空气从高处的缓施孔进行3?6个预设时间缓慢排气,这样能使气体与水的溶氧时间加长,提高水的含氧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增加空气与水的混合效果同时节约供氧输出功率,而且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增氧机1,电容控制阀3的基础上,其特点是缓施装置6是由施放管4和单向阀门5组成,所述的施放管4是空心管,施放管4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开口,一个为进气口,一个为排气口,进气口通过软管2与增氧机I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在施放管4内的进气口上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5,在施放管4的排气口上也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一端头到另一端头之间的管体上平均地分布有三十六个缓施孔。
【权利要求】
1.一种增氧机的缓施装置,它包括增氧机,电容控制阀,其特征是缓施装置是由施放管和单向阀门组成,所述的施放管是空心管,施放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开口,一个为进气口,一个为排气口,进气口通过软管与增氧机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在施放管内的进气口上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排气口上也设置有一个单向阀门,在施放管的一端头到另一端头之间的管体上平均地分布有6个以上的缓施孔。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788920SQ20142004235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梁海峰 申请人:梁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