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274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养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虫器,所述养虫器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仓,以及位于上部的透明养虫仓,所述营养液仓与透明养虫仓中间设置有双层仓盖,双层仓盖的上下层可分别开闭,仓盖的中央位置开有孔道,所述透明养虫仓的侧壁开有接虫/取虫孔。该养虫器结构简单实用,可重复性高;提供昆虫叶片自然饲料,避免了人工饲料的营养不足以完成杂交世代等;透气透光性好,昆虫易于存活且保证光周期等昆虫发育必须条件。
【专利说明】养虫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虫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部分害虫或天敌体型较小,且r策略昆虫往往种群数量大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如此不利于对单头或者少量个体的实验观察及饲养。特别是在孤雌种群的建立和单对杂交过程中,单头雌虫的饲养和筛选以及单对成虫的配对杂交都需要专门的养虫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实用、有效且操作方便的独立养虫器,可提供隔离空间,且提供足够长时间的固定寄主以完成整个杂交世代,接虫取虫方便;上下可开闭结构,方便更换寄主植物、无土营养液等,又可实现透气不透虫的效果,且塑料虫室近乎透明,较少遮挡虫体及叶片所需光线,还可方便观察昆虫杂交、生长发育等情况。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养虫器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仓2,以及位于上部的透明养虫仓1,所述营养液仓与透明养虫仓中间设置有双层仓盖3,双层仓盖3的上下层可分别开闭,仓盖的中央位置开有孔道4,所述透明养虫仓I的侧壁开有接虫/取虫孔5。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养虫器,其中透明养虫仓I采用的纱网为80目纱网,一般小型昆虫不能钻出,安 全可靠。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养虫器,其中所述透明养虫仓I和所述营养液仓2可与中间的双层仓盖分别实现开闭,易于操作。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可重复性高;提供昆虫叶片自然饲料,避免了人工饲料的营养不足以完成杂交世代等;透气透光性好,昆虫易于存活且保证光周期等昆虫发育必须条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养虫器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
[0010]1---透明养虫仓,2-----营养液仓,3---双层仓盖,4-----孔道4, 5----接虫/
取虫孔,6——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烟粉虱单对杂交)
[0012]如图1所示养虫器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仓2,以及位于上部的透明养虫仓1,所述营养液仓与透明养虫仓中间设置有双层仓盖3,双层仓盖3的上下层可分别开闭,仓盖的中央位置开有孔道4,所述透明养虫仓I的侧壁开有接虫/取虫孔5。
[0013]养虫仓由纱网、透明塑料筒及橡胶塞组成,养虫仓可为寄主植物和养虫提供空间,营养液仓为寄主植物提供营养但与养虫仓隔离,从而形成隔离的养虫空间。中间双层仓盖的上下两部分可与上部养虫仓和下部营养液仓实现分别的闭合及打开。所述双层仓盖3的中央位置开一直径约Icm孔道,可配合脱脂棉进行寄主植物安置。
[0014]用吸虫器从野外采集回来的种群中吸取烟粉虱成虫,在解剖镜下观察辨识雌雄,选取健康雌雄成虫各一头,分别放入5.0mL离心管,每管一头;
[0015]将本实用新型的养虫器的营养液仓2内注入基本营养液,并将棉花幼苗根系从仓盖中孔道4传入营养液仓并浸入液面以下;将透明养虫仓2笼罩棉花幼苗,将上下部分闭

口 ο
[0016]将橡胶塞6拔出,选取一对烟粉虱雌雄成虫用吸虫器伸过接虫孔接虫至棉花幼苗子叶上,迅速将橡胶塞塞紧;培养条件湿度75%,温度26°C,光暗比:L:D=14:10 ;用记号笔在养虫仓体侧书写编号;
[0017]约30天后Fl代大量羽化,将对应编号的养虫器中初羽化成虫作为本对亲本的杂合子一代进行试验生物学测定。
【权利要求】
1.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器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仓,以及位于上部的透明养虫仓,所述营养液仓与透明养虫仓中间设置有双层仓盖,双层仓盖的上下层可分别开闭,仓盖的中央位置开有孔道,所述透明养虫仓的侧壁开有接虫/取虫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养虫仓的顶部设有纱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孔以橡胶塞封闭。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735282SQ20142007625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马方舟, 吕志创, 周忠实, 万方浩, 王韧, 郭建英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