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水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幼苗水培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幼苗水培箱,其包括箱体、横梁及水培杯,箱体呈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箱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水培腔连通的出液口,横梁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箱体中,相邻两所述横梁位于同一高度,水培杯悬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上并位于两所述横梁之间,水培杯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水培杯的底部呈网状结构;水培杯的杯口对幼苗的茎杆进行有效的固定与支撑,使得幼苗保持直立的生长,营养液又可通过水培杯的底部的网状结构进入到水培杯内从而与幼苗的根部接触,为幼苗提供营养;水培杯分别悬挂可上下移动的横梁上,使得水培杯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可调节,从而可进行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
【专利说明】幼苗水培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中的幼苗培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盛装营养液 来培育幼苗的幼苗水培箱。

【背景技术】
[0002] 水培法又称溶液培养法,是指用含有一定量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水溶液培养植物 的方法,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J. Sachs和W. Knop先后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植物并获得成 功,开创了植物培养的一个新领域。现在植物水培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园 艺和农业生产。
[0003] 现有的幼苗水培箱包括箱体及盖板,箱体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放置营养液 的营养腔,盖板枢接于箱体上并盖住营养腔,盖板上开设有容苗孔,容苗孔贯穿盖板并与营 养腔连通,幼苗的根部通过容苗孔进入到营养腔内,从而幼苗的根部吸收到营养液,而幼苗 的苗部露在盖板外;现有的这种幼苗水培箱,当幼苗置入容苗孔后,由于所培育的对象是幼 苗,幼苗的茎杆比较纤细和脆弱,而现有的这种幼苗水培箱缺乏对幼苗的支撑与固定,幼苗 置入容苗孔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幼苗由于缺乏支撑与固定,将发生弯曲、折断等不良现象, 使得幼苗无法正常生长;现有的这种幼苗水培箱由于幼苗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使得在同 一液位情况下,不同的幼苗的根部浸入营养液中的深度基本一致,无法做同一水培条件下, 不同的幼苗的根部浸入营养液中的深度不同的实验,即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
[0004] 因此,亟需一种能对幼苗进行固定与支撑并能提供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 的幼苗水培箱。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幼苗进行固定与支撑并能提供同一水培条 件下不同水位实验的幼苗水培箱。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水培 箱包括箱体、横梁及水培杯,所述箱体呈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水培腔, 所述箱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水培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横梁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 箱体中,相邻两所述横梁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水培杯悬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上 并位于两所述横梁之间,所述水培杯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所述水培杯的底部呈网状结 构。
[0007] 较佳地,所述幼苗水培箱还包括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相 对侧壁上,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卡合件呈矩阵状分布,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卡合于位于 同一高度且正对的两卡合件上;呈矩阵状分布的卡合件,使得位于同一列的卡合件所具有 的高度不同,通过这些高度不同的卡合件来承载的横梁所具有的高度也不同,从而使得悬 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横梁上的水陪杯的高度也不同,进而使得装于水培杯内的幼苗的根系 浸入营养液的深度不同,通过卡合件的设置能快速有效的调整水培杯的高度,从而调整幼 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同时通过卡合件能有规律有阶段的设置水培杯的高度,从而 能有规律有阶段的统计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的实验数据,进一步的确保了实验数 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0008] 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供所述横梁的端部卡合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来对横梁 的端部进行卡合,简单实用,且易于横梁从卡合件上脱离和安装。
[0009] 较佳地,所述水培杯的杯口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向外凸伸的外缘;通过将外缘直 接定位于横梁上即可实现水培杯悬挂于横梁上,能方便快捷的将水培杯悬挂于横梁上或从 横梁上取下。
[0010] 较佳地,所述水培杯的杯口呈向外凸伸的外翻结构,所述外翻结构形成悬挂部;通 过将悬挂部直接定位于横梁上即可实现水培杯悬挂于横梁上,能方便快捷的将水培杯悬挂 于横梁上或从横梁上取下。
[0011] 较佳地,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的杯体具有足够的重量使得水 培杯能稳固的悬挂于横梁上。
[0012] 较佳地,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薄片围绕形成。
[0013] 较佳地,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条连接形成镂空的结构;杯体通过金属条连接 形成镂空结构,结构简单且不影响实用,也易于制造。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的水培杯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 且水培杯的底部呈网状结构,当幼苗置入水培杯内后,水培杯的杯口对幼苗的茎杆进行有 效的固定与支撑,使得幼苗保持直立的生长,幼苗的根部既能承载于水培杯的底部上进行 定位,同时当水培杯的底部浸入营养液中时,营养液又可通过水培杯的底部的网状结构进 入到水培杯内从而与幼苗的根部接触,为幼苗提供营养;再则,由于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 的横梁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箱体中,相邻两所述横梁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水培杯悬 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上并位于两所述横梁之间,使得箱体可设置不同高度的多 组横梁,将水培杯分别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多组横梁上时,使得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 多组横梁上的水陪杯的高度也不同,进而使得装于水培杯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 度不同,从而可进行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并且通过上下移动横梁,可实现对横梁 高度的调整,进而调整水培杯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同一水 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实施,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
[0017] 图3是图1中的箱体拆除底部后的仰视图。
[0018] 图4是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19]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6是图1中水培杯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的水培杯的另一实施例。
[002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的水培杯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
[0024]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100包括箱体10、横梁20及水培 杯30,所述箱体10呈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装盛营养液的水培腔11,所 述箱体10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水培腔连通的出液口 12,通过出液口 12能快速有效的将水 培腔11内的营养液排除,所述横梁20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箱体10中,相邻两所述 横梁20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水培杯30悬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20上并位于两所 述横梁20之间,相邻的且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横梁20形成一组横梁21,所述水培杯30呈上 小下大的锥台结构,使得水培杯30的杯口 31对置于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茎杆能进行有效 的固定与支撑,所述水培杯30的底部32呈网状结构,当幼苗置入水培杯30内后,水培杯30 的杯口 31对幼苗的茎杆进行有效的固定与支撑,使得幼苗保持直立的生长,优选地,可用 海绵条等较软的物质对幼苗的茎杆进行缠绕,将杯口 31充实从而进一步对幼苗进行固定 与支撑,使得幼苗的根部既能承载于水培杯30的底部32上进行定位,同时当水培杯30的 底部32浸入营养液中时,营养液又可通过水培杯30的底部32的网状结构进入到水培杯30 内从而与幼苗的根部接触,为幼苗提供营养;由于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100的横梁20呈 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箱体10中,相邻两所述横梁20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水培杯30悬 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20上并位于两所述横梁20之间,使得箱体10可设置不同 高度的多组横梁21,将水培杯30分别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多组横梁21上时,使得悬挂于 这些不同高度的多组横梁21上的水陪杯30的高度也不同,进而使得装于水培杯30内的幼 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不同,从而可进行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以下结合图 3-图8,对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如图1-图4所示给了同一水培条件下三种不同水位实验的实施例,具体为给出了 不同高度的三组横梁21,每组横梁21上均设置有三个水培杯30,这样使得本实施例能同 时观察三种不同水位情况下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生长情况,并且处于同一水位情况下还 提供了三个水培杯30来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有规律有阶段的实验;基于上述所公开的技 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选择同时设置 多少种不同的水位及同一水位设置多少个水培杯30来进行实验;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仅 限于这样选择设置三种不同水位及同一水位选择设置三个水培杯30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 明。
[0026] 如图1-图4所示,较佳者,所述幼苗水培箱100还包括卡合件40,所述卡合件40 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两相对侧壁l〇a、10b上,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卡合件40呈矩阵状 分布,所述横梁20的两端分别对应卡合于位于同一高度且正对的两卡合件40上,即横梁20 的一端对应卡合于侧壁l〇a的卡合件40内时,横梁40的另一端对应卡合于侧壁10b上的 与侧壁10a上的卡合件40正对的卡合件40内;呈矩阵状分布的卡合件40,使得位于同一 列(即纵向,也即高度方向)的卡合件40所具有的高度不同,通过这些高度不同的卡合件 40来承载的横梁20所具有的高度也不同,从而使得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横梁20上的水 陪杯30的高度也不同,进而使得装于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不同,通 过卡合件40的设置能快速有效的调整水培杯30的高度,从而调整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 的深度,同时通过卡合件40能有规律有阶段的设置水培杯30的高度,即可通过将不同的水 培杯30分别悬挂于不同高度横梁20上,这样使得设置的水培杯30的高度也就不同,水培 杯30之间的高度差与其对应的卡合件40之间的高度差相同,使得实验人员可通过选择使 用相互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卡合件40来承载横梁20,即可使得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根 系深入营养液的深度具有规律性和阶段性,从而能有规律有阶段的统计同一水培条件下不 同水位实验的实验数据,进一步的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0027] 结合图4及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卡合件40具有供所述横梁20的端部卡合的凹 槽40a,通过所述凹槽40a来对横梁20的端部20a进行卡合,简单实用,且易于横梁20从卡 合件40上脱离和安装。
[0028] 结合图5及图6所示,较佳者,所述水培杯30的杯口 31呈向外凸伸的外翻结构, 所述外翻结构形成悬挂部31a ;通过将悬挂部31a直接定位于横梁20上即可实现水培杯30 悬挂于横梁20上,能方便快捷的将水培杯30悬挂于横梁20上或从横梁20上取下。
[0029] 如图7所示,较佳者,所述水培杯30的杯口 31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向外凸伸的外 缘31b ;通过将外缘31b直接定位于横梁20上即可实现水培杯30悬挂于横梁20上,能方 便快捷的将水培杯30悬挂于横梁20上或从横梁20上取下。具体地,所述水培杯30的杯 体33为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的杯体33具有足够的重量使得水培杯30能稳固的悬挂于横梁 20上;更具体地,所述水培杯30的杯体33为金属薄片围绕形成。
[0030] 如图8所示,较佳者,所述水培杯30的杯体33为金属条连接形成镂空的结构;杯 体33通过金属条连接形成镂空结构,结构简单且不影响实用,也易于制造。
[0031] 结合图1-图8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100的水培杯30呈上小下大的 锥台结构,且水培杯30的底部32呈网状结构,当幼苗置入水培杯30内后,水培杯30的杯 口 31对幼苗的茎杆进行有效的固定与支撑,使得幼苗保持直立的生长,幼苗的根部既能承 载于水培杯30的底部32上进行定位,同时当水培杯30的底部32浸入营养液中时,营养液 又可通过水培杯30的底部32的网状结构进入到水培杯30内从而与幼苗的根部接触,为幼 苗提供营养;再则,由于本实用新型幼苗水培箱1〇〇的横梁10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 箱体10中,相邻两所述横梁20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水培杯30悬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 述横梁20上并位于两所述横梁20之间,使得箱体10可设置不同高度的多组横梁21,将水 培杯30分别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多组横梁21上时,使得悬挂于这些不同高度的多组横 梁21上的水陪杯30的高度也不同,进而使得装于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 深度不同,从而可进行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并且通过上下移动横梁20,可实现对 横梁20高度的调整,进而调整水培杯30内的幼苗的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进一步加强了 对同一水培条件下不同水位实验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实施,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 性。
[003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水培箱包括箱体、横梁及水培杯,所述箱体 呈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水培腔,所述箱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水培腔 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横梁呈可上下移动的横设于所述箱体中,相邻两所述横梁位于同一高 度,所述水培杯悬挂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所述横梁上并位于两所述横梁之间,所述水培杯 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所述水培杯的底部呈网状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设置 于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壁上,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卡合件呈矩阵状分布,所述横梁的两端分 别对应卡合于位于同一高度且正对的两卡合件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供所述横梁的端部 卡合的凹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的杯口的相对两侧分别 具有向外凸伸的外缘。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的杯口呈向外凸伸的外 翻结构,所述外翻结构形成悬挂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结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薄片围绕 形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水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的杯体为金属条连接形 成镂空的结构。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840885SQ20142021651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林海建, 钟成, 殷丽琴, 张志明, 陈琦, 沈亚欧, 潘光堂, 刘丽, 向葵, 江舟, 袁广胜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