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6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包括地面、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的左墙壁和右墙壁、设置在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两端的前门和后门、盖设在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顶部的天花板以及铺设在所述地面表面的四条导轨,还包括隔断门、第一温控系统、第二温控系统、第一搅拌风机以及第二搅拌风机;所述隔断门将孵化空间隔挡为第一孵化空间和第二孵化空间;所述第一搅拌风机、第一温控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所述第二搅拌风机、第二温控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既避免了新入孵禽蛋时给其它批次的胚胎造成巨大的温度冲击,改善了整个巷道式孵化设备的温度梯度,继而避免了中期高温对胚胎发育造成的伤害,显著提高了孵化率和健雏率。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 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巷道式孵化设备由于其卓越的节能优势而获得了孵化场的青睐。其节能特性表现 在两个方面:整个搅拌风机的输入功率约1. 5KW,同时其容蛋量却为90720,而相比之下容 蛋量为19200的孵化设备搅拌风机的输入功率为2Kw左右,仅风机这块节能优势极为明显。 另外一方面是其独特的气流组织方式,将禽类胚胎后期新陈代谢的热量通过加热经过的气 流直接用于加热早期的禽类胚胎(此时的胚胎吸收热量)。
[0003]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巷道式孵化设备600,包括地面601、相对设置 在所述地面601表面上的左墙壁602和右墙壁603、设置在所述左墙壁602和右墙壁603两 端的前门604和后门605、盖设在所述左墙壁602和右墙壁603顶部的天花板606、以及铺 设在地面601表面的四条导轨607,在天花板606的两端开设有进风口 608和出风口 609。 前门604或后门605均为两扇门体,两扇门体对称安装在所述左墙壁602和右墙壁603上。
[0004] 现有技术中的地面601、天花板606、左墙壁602、右墙壁603、前门604和后门605 围成孵化空间610,在所述孵化空间的地面601上设有孵化蛋车611停靠的车位,在所述孵 化空间610内安装有第二搅拌风机612。
[0005] 从鸡胚产热图中就可看到随着鸡胚胚龄的增加,代谢热越来越大。由于鸡蛋水分 蒸发吸热,胚龄从0-8天总体上是略微吸热的,9天时处于热平衡状态,不吸热也不放热10 天后总体表现为放热,并且放热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加大。
[0006] 巷道机是连续分批上蛋入孵,即每星期中3天上蛋一次,之后隔4天上蛋一次,直 至鸡胚到18天半后移出孵化设备,落盘至出雏机。在此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 车位均被占满(12辆蛋车),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5个车位均被占满(十辆蛋车),如图3 所示。若6个车位均被占据,气流在经过第6、5、4车位时被加热,经过第3、2、1时被冷却。 若5个车位被占据,可以认为气流在经过第5、4车位时被加热,经过第3、2、1时被冷却。
[0007] 从图2a、图3a中的温度梯度的示意图中不难看出,图3a的温度梯度和理想的温 度曲线很接近:尤其是3车位和4车位之间的的最高点和图3a中的温度的高点相比温度更 为接近理想曲线。在孵化中期温度过高对鸡胚的发育极为不利,但由于要兼顾其它胚龄的 孵化温度,中期的温度无法进一步优化,尤其是6个车位均被占满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为 突出,加之现在商品代肉鸡鸡蛋越来越大,温度梯度进一步被恶化,影响了出雏率和出雏质 量,这是巷道孵化设备的一大缺点之一。
[0008] 之所以在6车位均被占满时温度梯度恶化,主要原因是风阻过大,流过蛋区的的 气流风速小,被加热后的气流温度过高。而在只有5个车位(10辆车)的情况下,风阻相应 减小,气流速度加大,温度梯度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0009] 由于刚刚入孵的鸡蛋是温度在18度以下的蛋库储存的,因此入孵后至少4至5个 小时整个孵化设备内的温度均很低,对先前入孵的鸡胚造成低温冲击,如何改进也是提升 巷道式孵化设备品质的任务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包括地面、相对设置在所述地面 上的左墙壁和右墙壁、设置在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两端的前门和后门、盖设在所述左墙壁 和右墙壁顶部的天花板、以及铺设在所述地面表面的四条导轨,所述地面、天花板、左墙壁、 右墙壁、前门和后门围成孵化空间,在所述孵化空间的地面上设有孵化蛋车车位,在所述孵 化空间内安装有第一搅拌风机,在所述孵化空间顶部的天花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还包括隔断门、第一温控系统、第二温控系统、以及第二搅拌风机;所述隔断门将孵化空间 隔挡为第一孵化空间和第二孵化空间,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孵化空 间相通的内循环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内;所述第一搅拌风 机、第一温控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所述第二搅拌风机、第二温控系统安装在所 述第二孵化空间内。
[0012] 优选地,所述隔断门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墙壁的内壁,右端连接所述右墙壁的内壁。
[0013] 优选地,所述隔断门为推拉门。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风机安装在第一孵化空间的前门内侧,所述第一温控系统 安装第一孵化空间的隔断门处。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风机安装在第二孵化空间的隔断门处,所述第二温控系统 安装在第二孵化空间的后门处。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探头和与其相接的第一加热装置,所述 第一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隔断门的外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搅拌风机处; 所述第二温控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探头和与其相接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安装 在所述后门内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搅拌风机处。
[0017]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风机同排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一般设置为三个为一组;所 述第二搅拌风机同排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一般设置六个为一组。
[0018] 优选地,所述孵化蛋车车位为六组,由左至右分别为0车位、1车位、2车位、3车位、 4车位和5车位,其中所述0车位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所述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 位和5车位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内。
[0019] 优选地,所述每组孵化蛋车车位可放置两辆蛋车。
[0020] 优选地,所述前门或后门均为两扇门体,所述两扇门体对称安装在所述左墙壁和 右墙壁上。
[00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孵化空间内的0车位处由于只有2辆蛋车,风阻很小,风机只 配置两个或三个足够满足使用要求,经计算每星期〇车位系统运行只有两次:一次持续1. 5 天,一次持续0. 5天,也就是一星期运转2天时间,因此由于增加的搅拌风机耗电只是原来 风机耗电1/7不到,加上第一孵化空间、第二孵化空间之间有一定的气体交换,经测算由加 热所致的耗电基本与原来巷道持平。
[0022] 本实用新型既避免了新入孵时给其它批次的胚胎造成巨大的温度冲击,更重要的 大大改善了整个巷道式孵化设备的温度梯度,继而避免了中期高温对胚胎发育所造成的伤 害,显著提高了孵化率和健雏率,尤其是在商品肉鸡的鸡蛋个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具有 很大的现实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现有技术巷道式孵化设备的立体图;
[0024] 图2为现有技术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六组蛋车的示意图;
[0025] 图2a为现有技术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六组蛋车内部气流温度梯度示意图;
[0026] 图3为现有技术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五组蛋车的示意图;
[0027] 图3a为现有技术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五组蛋车内部气流温度梯度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巷道式孵化设备的立体图;
[0029]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六组蛋车的立体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设有六组蛋车的示意图;
[0031]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巷道式孵化设备内部气流温度梯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3] 如图4和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巷道式孵化设备100,包括地面101、相对设 置在所述地面101表面上的左墙壁102和右墙壁103、设置在所述左墙壁102和右墙壁103 两端的前门104和后门105、盖设在所述左墙壁102和右墙壁103顶部的天花板106、以及 铺设在地面101表面的四条导轨107。前门104或后门105均为两扇门体,两扇门体对称安 装在所述左墙壁102和右墙壁103上。
[0034] 本实用新型中的地面101、天花板106、左墙壁102、右墙壁103、前门104和后门 105围成孵化空间,在所述孵化空间的地面101上设有孵化蛋车车位,在所述孵化空间内安 装有第一搅拌风机201。
[0035]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隔断门300、第二搅拌风机401、第一温控系统以及第二温控系 统。隔断门300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墙壁102的内壁,右端连接所述右墙壁103的内壁。本 实用新型中的隔断门300采用推拉门,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便于0车位的蛋车向1车 位推移。
[0036]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断门300将孵化空间隔挡为第一孵化空间200和第二孵化空间 400 ;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200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孵化空间400相通的内循环风口 240, 该内循环风口 240可以开设在隔断门300上。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400内开设有进风口 403和出风口 404,进风口 403和出风口 404分布在第二孵化空间400的两端,开设在位于 第二孵化空间400的天花板106上。
[0037]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搅拌风机201、第一温控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200 内。所述第一搅拌风机201安装在第一孵化空间200的前门104内侧,并且第一搅拌风机 201通过拉杆2011上的固定件2012与天花板106的底部相接。为了能使第一孵化空间 200内的温度和风流达到预期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搅拌风机201设置为三个轴流风 机2013,三个轴流风机2013并排设置,并与天花板106成一定的角度。
[0038] 如图5所示,第一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探头2021和与其相接的第一加热装置 2022,所述第一温度探头2021安装在所述隔断门300与所述前门104相对的一侧,位于隔 断门300内侧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022安装在所述第一搅拌风机201的前端。所述 第二温控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探头4021和与其相接的第二加热装置4022,所述第二温度探 头4021安装在所述后门105的内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022安装在所述第二搅拌风机401 的附近。
[0039]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温度探头2021和第二温度探头4021,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孵 化空间200和第二孵化空间400内的温度,当温度降低或达不到预期的孵化温度时,第一温 度探头2021和第二温度探头4021将感应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一加热装置2022、第二加热装 置4022,使其能够保证第一孵化空间200和第二孵化空间400内的温度,为正常的孵化温 度。
[0040]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温控系统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孵化空间200的其他位置,比如 第一温度探头2021安装在前门104、左墙壁102或右墙壁103上;第二温控系统安装在所 述第二孵化空间400内的其他位置,比如第二温度探头4021安装在隔断门300、左墙壁102 或右墙壁103上。
[0041]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搅拌风机401安装在隔断门300的内侧,具体设在隔断门300 的顶部和天花板106靠近隔断门300的底部之间的夹角内,并且第二搅拌风机401通过上 述拉杆2011上的固定件2012与天花板106的底部相接。为了能使第二孵化空间200内的 温度和风流达到预期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搅拌风机201设置为六个轴流风机2013, 也可以根据孵化空间的大小,设定不同数量的轴流风机,六个轴流风机2013并排设置,并 与天花板106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大体与上述第一搅拌风机201的所成角度一致。
[0042] 本实用新型中的孵化蛋车车位为六组,每组孵化蛋车车位可并列放置两辆蛋车 500,蛋车500放置在导轨107内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中以以下顺序设置蛋车500的车位 次序,由左至右分别为0车位、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位和5车位,其中所述0车位在所 述第一孵化空间200内,所述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位和5车位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 400 内。
[0043] 本实用新型中的巷道式孵化设备100设置六个车位,在1车位左方增设0车位,并 且在0车位与1车位之间加装可移动的隔断门300,第一搅拌风机201、第二搅拌风机401、 独立的第一温控系统、第二温控系统,形成一个区别于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位和5车 位的第一孵化空间200的小环境。
[0044] 并且本实用新型0车位所在的第一孵化空间200中的内循环风口 240,能使上述第 一孵化空间200和其右边的第二孵化空间400有一定量的气体交换。
[0045] 参考图5和图5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46] 1)新入孵的禽蛋放置在0车位处,由于第一搅拌风机201、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二 搅拌风机401、第二温控系统相互独立,两个孵化空间可单独控温和单独进行空气搅拌。期 间由于第一孵化空间200与右边的第二孵化空间400有一定量的气体交换,能够利用第二 孵化空间400中产生的代谢热;
[0047] 2)直到在5车位的胚龄达到18. 5天,并落盘移出巷道孵化设备100后,原来在0 车位的蛋车可移到1车位,其余车体向右顺移。0车位所在第一孵化空间内的第一搅拌风机 201和第一温控系统停转,直至下一批新蛋入孵再启动。
[0048]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孵化空间内的0车位处由于只有2辆蛋车,风阻很小,风机只 配置两个或三个足够满足使用要求,经计算每星期〇车位系统运行只有两次:一次持续1. 5 天,一次持续〇. 5天,也就是一星期运转2天时间,因此由于增加的搅拌风机耗电只是原来 风机耗电1/7不到,加上第一孵化空间、第二孵化空间之间有一定的气体交换,经测算由加 热所致的耗电基本与原来巷道持平。
[0049] 本实用新型既避免了新入孵时给其它批次的胚胎造成巨大的温度冲击,更重要的 大大改善了整个巷道式孵化设备的温度梯度,继而避免了中期高温对胚胎发育所造成的伤 害,显著提高了孵化率和健雏率,尤其是在商品肉鸡的鸡蛋个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具有 很大的现实意义。
[0050]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范畴。
【权利要求】
1. 一种巷道式孵化设备,包括地面、相对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的左墙壁和右墙壁、设置在 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两端的前门和后门、盖设在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顶部的天花板、以及 铺设在所述地面表面的四条导轨,所述地面、天花板、左墙壁、右墙壁、前门和后门围成孵化 空间,在所述孵化空间的地面上设有孵化蛋车车位,在所述孵化空间内安装有第一搅拌风 机,在所述孵化空间顶部的天花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门、 第一温控系统、第二温控系统、以及第二搅拌风机;所述隔断门将孵化空间隔挡为第一孵化 空间和第二孵化空间,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孵化空间相通的内循环风 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内;所述第一搅拌风机、第一温控系统 安装在所述第一孵化空间内;所述第二搅拌风机、第二温控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门的左端连接所述 左墙壁的内壁,右端连接所述右墙壁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门为推拉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风机安装在第 一孵化空间的前门内侧,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安装第一孵化空间隔断门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风机安装在第 二孵化空间的隔断门处,所述第二温控系统安装在第二孵化空间的后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系 统包括第一温度探头和与其相接的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隔断门的 外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搅拌风机处;所述第二温控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探 头和与其相接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后门内侧,所述第二加热装 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搅拌风机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风 机同排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所述第二搅拌风机同排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蛋车车位为六组,由 左至右分别为0车位、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位和5车位,其中所述0车位在所述第一 孵化空间内,所述1车位、2车位、3车位、4车位和5车位在所述第二孵化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孵化蛋车车位可放 置两辆蛋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巷道式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或后门均为两扇门 体,所述两扇门体对称安装在所述左墙壁和右墙壁上。
【文档编号】A01K41/00GK203860224SQ20142028366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根平, 刘凯 申请人:安徽瑞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