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8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火龙果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火龙果栽培架,由立柱和托盘组成,立柱和托盘用水泥砂浆浇灌制成,立柱和托盘内部配有钢筋,立柱上端有安装头,托盘由支撑环和装配座组成,用横杆固定连接,装配座中央设有方孔,安装头插装在方孔内,装配座的下边缘支撑在立柱上端的支撑面上。使用时火龙果的枝条顺着立柱向上生长,当枝条长到立柱上端的托盘处时,枝条从托盘支撑环的内侧穿入,并向外搭在支撑环上,然后火龙果的枝条会顺着圆环的边沿向四周下垂生长,开花结果。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御容易快捷,效率高,稳固性好,不会生锈和腐烂,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中灵活地移动和运用。
【专利说明】火龙果栽培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火龙果种植过程中用于支撑火龙果支条的火龙果栽培架。

【背景技术】
[0002]火龙果又名红龙果,属热带水果,富含花青素、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磷、I丐、镁、钾,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能美白皮肤,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抑制痴呆症的发生,有降低血糖、减肥和润肠的作用,火龙果对人体的健康功效十分显著。
[0003]火龙果原产中美洲,是典型的热带植物,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热区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在植物学分类中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植株的枝蔓肉质多汁、韧性差、脆性大、很容易折断,生长过程中需要依靠支撑物才能往上攀爬生长,枝条爬到支撑物的顶端以后会自然向下垂成为结果枝。在规模化种植火龙果的过程中,人们在每一棵植株的旁边配套地插上一根立柱,并在立柱的上部顶端绑上一个十字形或者环形的支撑架,然后将火龙果的枝条拴在立柱和支撑架上使之向上攀爬生长,该种支撑架在使用时安装工序较为烦琐,捆绑固定困难,维护和拆御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在种植火龙果的过程中,用于支撑火龙果植株的攀爬架,在使用时存在安装工序较为烦琐,捆绑固定困难,维护和拆御起来很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火龙果栽培架,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火龙果栽培架,由立柱和托盘组成,立柱和托盘用水泥砂浆浇灌制成,立柱和托盘内部配有钢筋,立柱在下方,托盘安装在立柱的上端,立柱呈四棱方柱形,托盘呈圆环形,其特征在于:立柱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方形的安装头,安装头与立柱的上端接触面处形成一个托盘的支撑面,托盘由支撑环和装配座组成,支撑环和装配座之间用横杆固定连接,装配座中央设有方孔,安装头插装在方孔内,装配座的下边缘支撑在立柱上端的支撑面上。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立柱竖直地插入土中,安装头朝上,固定好,将托盘装配座上的方孔,套装在立柱的安装头上,托盘即被固定在立柱的上端,火龙果的枝条再顺着立柱向上生长,当枝条长到立柱上端的托盘处时,让枝条从托盘支撑环的内侧穿入,并向外搭在支撑环上,然后火龙果的枝条会顺着圆环的边沿向四周下垂生长,开花结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御容易。由于使用钢筋水泥浇注,栽培架制造成本低,不生锈,不腐烂,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火龙果栽培架,由立柱8和托盘I组成,立柱8和托盘I用水泥砂浆浇灌制成,立柱8和托盘I内部配有钢筋5,立柱8在下方,托盘I安装在立柱8的上端,立柱8呈四棱方柱形,托盘I呈圆环形,立柱8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方形的安装头6,安装头6与立柱8的上端接触面处形成一个托盘I的支撑面9,托盘I由支撑环3和装配座2组成,支撑环3和装配座2之间用横杆4固定连接,装配座2中央设有方孔7,安装头6插装在方孔7内,装配座2的下边缘支撑在立柱8上端的支撑面9上。
【权利要求】
1.火龙果栽培架,由立柱(8)和托盘(I)组成,立柱(8)和托盘(I)用水泥砂浆浇灌制成,立柱(8)和托盘(I)内部配有钢筋(5),立柱(8)在下方,托盘(I)安装在立柱(8)的上端,立柱(8)呈四棱方柱形,托盘(I)呈圆盘形,其特征在于:立柱(8)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方形的安装头(6 ),安装头(6 )与立柱(8 )的上端接触面处形成一个托盘(I)的支撑面(9),托盘(I)由支撑环(3)和装配座(2)组成,支撑环(3)和装配座(2)之间用横杆(4)固定连接,装配座(2)中央设有方孔(7),安装头(6)插装在方孔(7)内,装配座(2)的下边缘支撑在立柱(8 )上端的支撑面(9 )上。
【文档编号】A01G9/12GK203934403SQ201420312574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许海荣 申请人:许海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