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9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台钓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钓竿,属于钓鱼器具领域。锥形的外套管内套装有锥形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外套管前端的外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外螺栓,内套管的外管壁上固定有能与外套管外螺栓旋合在一起的内套管外螺母,外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内螺母,内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内套管内螺母,尾塞上加工有外螺栓,外螺栓的端部连接有内螺栓,内螺栓的直径小于外螺栓的直径,内螺栓及外螺栓可以分别旋合在内套管内螺母及外套管内螺母内。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调节不同长度,从而满足钓鱼爱好者在不同场地、不同鱼种、不同鱼体大小等情况下的需要,并且在钓鱼过程中竿体不会产生晃动现象。
【专利说明】台钓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台钓竿。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钓鱼竿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或娱乐常用的工具,其结构一般为多节收缩型,即每节均为带有一带锥度的套管,使用时将套管内的竿节拉出,相邻的竿节端部靠套管的锥度紧密卡合在一起,不用时可将较细的竿节推入到相邻的较粗竿节的内腔中,从而将渔竿收缩在一起。另外,在钓鱼操作时,由于鱼种、鱼体大小、场地以及钓鱼者个人爱好的不同,钓鱼爱好者需要经常使用不同长度的钓鱼竿,从而,需要携带很多根不同长度的钓鱼竿,一方面增加了钓鱼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携带的钓鱼竿较多,携带很不方便,并且增加了体力消耗。另外,现有的台钓竿在钓鱼操作时,末端的第二节竿体在外套管内很容易产生晃动现象,导致整个竿体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钓竿,可根据需要调节不同长度,从而满足钓鱼爱好者在不同场地、不同鱼种、不同鱼体大小等情况下的需要,并且在钓鱼过程中竿体不会产生晃动现象。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钓竿,锥形的外套管内套装有锥形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外套管前端的外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外螺栓,内套管的外管壁上固定有能与外套管外螺栓旋合在一起的内套管外螺母,外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内螺母,内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内套管内螺母,尾塞上加工有外螺栓,外螺栓的端部连接有内螺栓,内螺栓的直径小于外螺栓的直径,内螺栓及外螺栓可以分别旋合在内套管内螺母及外套管内螺母内。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调节不同长度,从而满足钓鱼爱好者在不同场地、不同鱼种、不同鱼体大小等情况下的需要,并且在钓鱼过程中竿体不会产生晃动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尾塞,2.外螺栓.3.内螺栓,4.外套管内螺母,5.内套管内螺母,6.外套管,7.内套管,8.外套管外螺栓,9.内套管外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锥形的外套管6内套装有锥形的内套管7,外套管6前端的外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外螺栓8,内套管7的外管壁上固定有能与外套管外螺栓8旋合在一起的内套管外螺母9,外套管6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内螺母4,内套管7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内套管内螺母5,尾塞I上加工有外螺栓2,外螺栓2的端部连接有内螺栓3,内螺栓3的直径小于外螺栓2的直径,内螺栓3及外螺栓2可以分别旋合在内套管内螺母5及外套管内螺母4内。
[0010]本实用新型在钓鱼过程中如果不需要增加竿体的长度,将外套管外螺栓8旋合在内套管外螺母9内,尾塞I上的外螺栓2及内螺栓3分别旋入到外套管内螺母4及内套管内螺母5内,此时由于内螺栓3与内套管内螺母5旋合在一起,从而可防止内套管7在外套管6内晃动。当需要增加竿体长度时,转动内套管6将外套管外螺栓8从内套管外螺母9内中旋出,内套管6末端的内套管内螺母5也随之脱离内螺栓3,向前拉动外套管6从而可增加竿体的总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台钓竿,锥形的外套管内套装有锥形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外套管前端的外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外螺栓,内套管的外管壁上固定有能与外套管外螺栓旋合在一起的内套管外螺母,外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外套管内螺母,内套管末端的内管壁上固定有内套管内螺母,尾塞上加工有外螺栓,外螺栓的端部连接有内螺栓,内螺栓的直径小于外螺栓的直径,内螺栓及外螺栓可以分别旋合在内套管内螺母及外套管内螺母内。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3985669SQ20142036777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孙得翔 申请人:孙得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