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切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0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切削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7c),所述转轴两端固定一对支撑板(7b),一对支撑板(7b)相对称;所述支撑板(7b)呈圆形,一对支撑板(7b)侧面均匀的倾斜固定金属丝(7a),各金属丝(7a)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大蒜根须切须刀以转轴(7c)为轴心转动时,多个金属丝(7a)形成的切割轨迹仿弧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仿弧形的切割轨迹,切须刀和蒜身下部的外形相适应,避免伤蒜,而且结构更简单,更利于实施;而且金属丝7a相对于刀片来说,四周都是“刀刃”,没有具体切割方向的严格限制。
【专利说明】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切削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割大蒜根须的大蒜切根须刀,具体来说,是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切须组件,属于大蒜收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目前大蒜的收获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3]手工收获大蒜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过程包括:蒜秧挖掘铺放、手工切根切茎、收集装袋等,收获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允许在大蒜收获季节消耗巨大的劳动力从事生产,使得消费者已经习惯于购买经过劳动者细致处理的大蒜商品,市场上往往是越精加工的蒜头越能卖得好价钱。如果不经过切须就直接将收获的蒜头晾晒,蒜头底部会因须间夹杂的潮湿泥土而霉变,影响整体商品价值。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不可能再走过分依靠劳动力通入的老路,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0004]文献号为CN20277336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蒜果秧分离机,实现了大蒜果秧的自动化分离。但是经果秧分离的蒜头,仍然需要人工进行切根须操作,耗费人力而且仍然有安全隐患。
[0005]蒜头的形状比较特殊,按照现有技术大蒜果秧分离机的切割方式,容易损坏蒜头,因此这种切割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切须组件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大蒜机械化联合收获时的作业功能,进一步减少大蒜收获过程中的手工劳动,配合有效的收获机械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蒜全程机械化收获。
[0007]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包括转轴7c,所述转轴两端固定一对支撑板7b,一对支撑板7b相对称;所述支撑板7b呈圆形,一对支撑板7b侧面均勻的倾斜固定金属丝7a,各金属丝7a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大蒜根须切须刀以转轴7c为轴心转动时,多个金属丝7a形成的切割轨迹仿弧形。
[0009]金属丝7a通过这种布置,无需采用弧形刀片,而直接实现了仿弧形的切割轨迹,和蒜身下部的外形相适应,避免伤蒜,而且结构更简单,更利于实施;而且金属丝7a相对于刀片来说,四周都是“刀刃”,没有具体切割方向的严格限制,绷紧的金属丝7a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只要与接触的蒜须在蒜须剪切方向上有相对速度就能促使蒜头与根须分离,换句话所就是旋转的金属丝在转动范围内的各个方向上都是刀刃,打到蒜须就有分离效果;金属丝7a在进行切割时,与其说是切,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打,而新鲜的蒜头表皮具有一定的韧性,这样在切须工作时,即便打到了蒜体也不会产生切痕、划痕等硬伤,伤蒜率进一步降低。
[0010]由于金属丝斜置,本大蒜根须切须刀在回转过程中会产生两端高而中间低的仿弧形轨迹,这样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0011]⑴因为大蒜底部侧面突出,切须弧线中部向下凹可减小伤蒜的可能性。
[0012]⑵因为蒜须呈放射状散开,切须弧线的存在有利于切后蒜头余须整齐,切须弧线的存在也增大了切须范围。
[0013]⑶产生滑切效果,有利于蒜须分离,同时减小切须时的冲击。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轴7c与电机6输出轴同轴连接。
[0015]一种装有上述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切须组件,还包括仿形弹簧8,所述仿形弹簧8与大蒜根须切须刀同轴,并固定在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外部,仿形弹簧8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7b的直径;仿形弹簧8受到蒜身的挤压后向下弯曲变形,形成对蒜身下部的仿形同时对金属丝7a进行保护;金属丝7a将伸入仿形弹簧8内的大蒜根须切除。
[0016]在切须刀的外部增设仿形弹簧8,仿形弹簧固定设置,与切须刀不接触,仿形弹簧8受压后与蒜身下部形成仿形贴合,对蒜身及金属丝7a进行保护。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切须刀切须时不伤蒜。
[0019]2)切须整齐,切须范围大。
[0020]3)切须具有滑切效果,有利于蒜须分离,切须冲击小。
[0021]4)仿形弹簧对蒜身及切须刀均能有效保护。
[0022]5)仿形弹簧与切须刀有效的进行配合,调整蒜身位置、切根须,一气呵成。
[0023]6)金属丝四周都是“刀刃”,切割更高效。
[0024]7)切须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大蒜果秧分离机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大蒜切根须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28]图4是大蒜切根须装置的左视图,其上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切须组件。
[0029]图5是大蒜切根须装置的主视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根须切须刀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中,1.横梁,2.竖杆,3.支撑梁,4.调节螺杆,6.电机,7.切须刀,7a.金属丝,7b.支撑板,7c.转轴,8.支撑对齐链,9.主夹持链,10.圆盘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3]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及大蒜切须组件所应用的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0034]参见图1-5,一种大蒜切根须装置,包括一对横梁1,所述横梁1用于支撑对齐链8 ;竖杆2固定在横梁1上并向下延伸,竖杆2下端与支撑梁3铰接,所述支撑梁3末端固定设置根须切割组件;所述根须切割组件包括仿形弹簧8,与蒜身下部仿形;与所述仿形弹簧8同轴还设有切须刀7,切须刀7由电机6驱动,所述切须刀7外径小于仿形弹簧,其上的金属丝7a将伸入仿形弹簧8间隙内的根须切除。
[0035]第二,详细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蒜根须切须刀的结构进行介绍:
[0036]参见图6,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包括转轴7c,所述转轴两端固定一对支撑板7b,一对支撑板7b相对称;所述支撑板7b呈圆形,一对支撑板7b侧面均勻的倾斜固定金属丝7a,各金属丝7a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大蒜根须切须刀以转轴7c为轴心转动时,多个金属丝7a形成的切割轨迹仿弧形。
[0037]参见图6,刀座采用尼龙材料车削加工而成,整体呈工字型,用紧钉螺钉固定在传动轴上。钢丝直径为0.6mm,为高强度弹簧钢丝,不尽强度高而且韧性好。采用单根钢丝通过刀座支撑板上预先打好的孔来固定,共有4段切须钢丝,钢丝的两端各利用一个自攻丝螺钉旋紧在刀座支撑板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穿钢丝的过程中,每穿好拉紧一段后,可以将钢丝折弯,在细孔和钢丝塑性的共同作用下会有自锁效果,辅以适当的固定,穿下一段钢丝时上一段钢丝不会放松,依然处于紧绷状态。
[0038]金属丝7a通过这种布置,无需采用弧形刀片,而直接实现了仿弧形的切割轨迹,和蒜身下部的外形相适应,避免伤蒜,而且结构更简单,更利于实施;而且金属丝7a相对于刀片来说,四周都是“刀刃”,没有具体切割方向的严格限制,绷紧的金属丝7a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只要与接触的蒜须在蒜须剪切方向上有相对速度就能促使蒜头与根须分离,换句话所就是旋转的金属丝在转动范围内的各个方向上都是刀刃,打到蒜须就有分离效果;金属丝7a在进行切割时,与其说是切,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打,而新鲜的蒜头表皮具有一定的韧性,这样在切须工作时,即便打到了蒜体也不会产生切痕、划痕等硬伤,伤蒜率进一步降低。
[0039]由于金属丝斜置,本大蒜根须切须刀在回转过程中会产生两端高而中间低的仿弧形轨迹,这样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0040]⑴因为大蒜底部侧面突出,切须弧线中部向下凹可减小伤蒜的可能性。
[0041]⑵因为蒜须呈放射状散开,切须弧线的存在有利于切后蒜头余须整齐,切须弧线的存在也增大了切须范围。
[0042]⑶产生滑切效果,有利于蒜须分离,同时减小切须时的冲击。
[0043]参见图4,所述转轴7c与电机6输出轴同轴连接。
[0044]第三,详细对本实用新型大蒜切须组件的结构进行介绍:
[0045]参见图4,一种装有上述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切须组件,还包括仿形弹簧8,所述仿形弹簧8与大蒜根须切须刀同轴,并固定在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外部,仿形弹簧8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7b的直径;仿形弹簧8受到蒜身的挤压后向下弯曲变形,形成对蒜身下部的仿形同时对金属丝7a进行保护;金属丝7a将伸入仿形弹簧8内的大蒜根须切除。
[0046]在切须刀的外部增设仿形弹簧8,仿形弹簧固定设置,与切须刀不接触,仿形弹簧8受压后与蒜身下部形成仿形贴合,对蒜身及金属丝7a进行保护。
[0047]第四,对整个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介绍:
[0048]参见图1-2,整个设备实际工作时,蒜头可以在接近排序-对齐装置末端实现上茎面对齐,并具有沿输送方向一定的线速度和夹持力。本项大蒜切根须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排序-对齐装置左轨道梁和链条支撑主体焊合上,转动部和固定部通过销轴连接,在拉簧的作用下转动部被提拉到合适位置。
[0049]切须工作时,蒜秧沿夹持链向果秧分离机后方输送,蒜头在排序对齐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上茎面对齐,对齐后蒜头与切须组件仿形弹簧相接触,仿形弹簧发生滚动,减少了对蒜体表面的摩擦和挤压,切须组件转动部向下浮动,通过仿形弹簧和切须组件的浮动实现了对一定大小范围内蒜头个体的仿形,使得切须组件浮动部会针对体积大小不同的蒜头个体做出相应的高度调整,在不伤蒜的情况下让蒜头顺畅通过。切须组件实现浮动仿形的同时蒜须进入切须通道中,回转式切须刀迎着蒜须旋转,在高速回转过程中使蒜须与蒜头相分离,蒜头与仿形弹簧相分离,切须过程结束。蒜株继续沿夹持链向后输送,经圆盘割刀10,圆盘割刀10切割蒜株的茎部,得到留梗长度一致的蒜头,蒜头落入集果箱内,蒜秧则在主夹持链的夹持下继续向后运输直至抛出。
[0050]通过浮动仿形切须,可以针对一定范围内大小不同的蒜头个体进行有效切须,避免了大蒜头伤蒜,小蒜头切不净的问题。
[0051]试验证明,采用7500r/min的转速,蒜头与根须可以有效分离,只要采用间隙合适的护刀弹簧,从余须长度和伤蒜率来看,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005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丝切割式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轴(7c),所述转轴两端固定一对支撑板(7b),—对支撑板(7b)相对称; 所述支撑板(7b)呈圆形,一对支撑板(7b)侧面均匀的倾斜固定金属丝(7a),各金属丝(7a)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大蒜根须切须刀以转轴(7c)为轴心转动时,多个金属丝(7a)形成的切割轨迹仿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根须切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c)与电机(6)输出轴同轴连接。
3.一种装有权利要求1的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切须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仿形弹簧(8),所述仿形弹簧(8)与大蒜根须切须刀同轴,并固定在大蒜根须切须刀的外部,仿形弹簧(8)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7b)的直径; 仿形弹簧(8)受到蒜身的挤压后向下弯曲变形,形成对蒜身下部的仿形同时对金属丝(7a)进行保护; 金属丝(7a)将伸入仿形弹簧(8)内的大蒜根须切除。
【文档编号】A01D33/06GK204031806SQ20142038911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彭宝良, 杨柯, 胡志超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