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8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包括土壤表面的种植层以及土壤中的过滤蓄水层,所述种植层为种植在土壤上的植物;所述过滤蓄水层由保水剂颗粒组成,过滤蓄水层下方每隔40~70cm置有排水管;过滤述蓄水层上方每隔5~20m铺设有竖直摆放的厚度为10~20cm的隔盐包。本实用新型的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具有过滤净水作用,洗盐后的水质清澈,减少洗盐过程中的土壤流失和后期处理过程,其具有保水作用,去盐碱化完成后可为其上土壤层种植的植物提供水源,初步计算其可节水约40%,尤其适用于缺水地区土壤的去盐碱化工艺。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去盐碱化保湿系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干旱缺水地区土壤去盐碱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随着环境恶化,我国土壤盐碱化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随水气向土壤表层运移,表层盐碱化越发严重。现有土壤去盐碱化技术主要有排灌系统改良、客土填垫、土壤改良剂改良、植物脱盐等。其中排灌系统改良效果显著,不影响土壤作物生长,但由于现有排灌系统,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其应用受到限制;客土填垫虽然短期能快速去盐碱化,但施工2?3年后容易复发;土壤改良剂具有见效快特点,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植物脱盐生态环保,但见效速度慢。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利用种植层、过滤蓄水层、隔盐包对盐碱化土壤进行去盐碱化和保湿。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包括土壤表面的种植层以及土壤中的过滤蓄水层,所述种植层为种植在土壤上的植物;所述过滤蓄水层由保水剂颗粒组成,过滤蓄水层下方每隔40?70cm置有排水管;过滤述蓄水层上方每隔5?20m铺设有竖直摆放的厚度为10?20cm的隔盐包。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蓄水层的厚度为40?50cm。
[0006]进一步地,所述保水剂颗粒由球形的蓄水内核和包裹于其外的外壳组成;所述外壳为由植物纤维相互缠绕而成的空壳结构,壳外径10?20mm,厚度为2?7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内核为由体积配比I?2:0.2:0.05?0.15的蓄水陶土、活性炭和坡缕石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蓄水层下铺设有用于将水引向排水管入口的倾斜摆放的排水引导板,排水引导板与排水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排水管内设有过滤网。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上部的内外壁逐渐收缩的筒状,下部为竖直筒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盐包外层为植物纤维,内部装有粒径为2?1mm的粒径不同的蓄水陶土和坡缕石。
[0012]本实用新型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I)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层种植的植物能够存活于盐碱化土壤环境,吸收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达到去盐碱效果;
[0014](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蓄水层能对土壤中含盐多、土质多的水进行过滤、排出的作用,同时还起着快速吸附含盐多水作用,一方面加速含盐多水流速度,减少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当该蓄水层饱和后,可为上层植物提供水分,但蓄水层水中的盐分而不会随着向地表迁移;
[0015](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蓄水层的保水剂具有双层结构,其外表面为植物纤维缠绕而成的空壳结构,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水能够从植物纤维之间的空隙出入;其内核由蓄水陶土、活性炭和坡缕石组成,其体基本保证了其吸附盐离子能力很强,能够快速吸水、缓慢释水,增强了过滤能力;
[0016](4)本实用新型的隔盐包能一定范围内避免因盐浓度差而导致周围未改良的盐碱地的盐碱向改良后的土壤迁移,防止二次盐碱化;隔盐包外层的植物纤维和内层蓄水陶土和坡缕石能够有效吸附盐离子隔断盐离子迁移;
[0017](5)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引导板能够隔离经过滤蓄水层和其下方的盐碱土壤,并将过滤后的水引向排水管;
[0018](6)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的上部为收拢结构,具有漏斗效果,方便过滤后的水流向排水管的下部以进行收集;排水管中还安装有过滤网,防止过滤蓄水层的保水剂进入排水管下部;
[0019](7)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土壤去盐碱化,洗盐后的水质清澈,减少洗盐过程中的土壤流失和后期处理过程,并具有保水作用,去盐碱化完成后可为其上土壤层种植的植物提供水源,初步计算其可节水约40%,尤其适用于缺水地区土壤的去盐碱化工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1的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水剂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实施例2的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_蓄水内核,2-外壳,3-排水管,4-过滤蓄水层,5-土壤,6-排水引导板,7-种植层,8-隔盐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包括土壤5表面的种植层7以及土壤5中的过滤蓄水层4,所述种植层7为种植在土壤5上的植物,可以根据土壤盐碱化程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植物,若土壤重度盐碱化,则可先种植耐盐碱植物如胡枝子、沙枣等,待土壤盐碱化减轻后再改种粮食作物;若土壤中度或轻度盐碱化,可种植粮食作物或牧草。种植层7的植物能够存活于盐碱化土壤环境,吸收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达到去盐碱效果。
[0027]所述过滤蓄水层4的厚度为40?50cm,由保水剂颗粒组成。所述保水剂颗粒由球形的蓄水内核I和包裹于其外的外壳2组成。所述外壳2为由植物纤维相互缠绕而成的空壳结构,壳外径10?20mm,厚度为2?7mm。所述蓄水内核为由体积配比I?2:0.2:
0.05?0.15的蓄水陶土、活性炭和坡缕石组成。所述蓄水陶土可以由专利03128340.3叙述的方法制成。过滤蓄水层能对土壤中含盐多、土质多的水进行过滤、排出的作用,同时还起着快速吸附含盐多水作用,一方面加速含盐多水流速度,减少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当该蓄水层饱和后,可为上层植物提供水分,但蓄水层水中的盐分而不会随着向地表迁移。保水剂具有双层结构,其外表面为植物纤维缠绕而成的空壳结构,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水能够从植物纤维之间的空隙出入;其内核由蓄水陶土、活性炭和坡缕石组成,其体基本保证了其吸附盐离子能力很强,能够快速吸水、缓慢释水,增强了过滤能力。
[0028]过滤蓄水层4下方每隔40?70cm置有排水管3,排水管3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水管3的上部的内外壁逐渐收缩的筒状,下部为竖直筒状。排水管的上部为收拢结构,具有漏斗效果,方便过滤后的水流向排水管的下部以进行收集;排水管内安装的过滤网能够防止过滤蓄水层的保水剂颗粒进入排水管。
[0029]过滤述蓄水层上每隔5?20m铺设有竖直摆放的厚度为10?20cm的隔盐包8,所述隔盐包外层为植物纤维,内部装有粒径为2?10_的粒径不同的蓄水陶土和坡缕石。隔盐层能一定范围内避免因盐浓度差而导致周围未改良的盐碱地的盐碱向改良后的土壤迁移,防止二次盐碱化;隔盐包外层的植物纤维和内层蓄水陶土和坡缕石能够有效吸附盐离子隔断盐离子迁移。
[0030]实施例2:
[0031]结合图3,过滤蓄水层4下方铺设有用于将水引向排水管入口的倾斜摆放的排水弓丨导板6,排水引导板6与排水管3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通。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包括土壤表面的种植层以及土壤中的过滤蓄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为种植在土壤上的植物;所述过滤蓄水层由保水剂颗粒组成,过滤蓄水层下方每隔40?70cm置有排水管;过滤述蓄水层上方每隔5?20m铺设有竖直摆放的厚度为10?20cm的隔盐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蓄水层的厚度为4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颗粒由球形的蓄水内核和包裹于其外的外壳组成;所述外壳为由植物纤维相互缠绕而成的空壳结构,壳外径10?20mm,厚度为2?7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内核为由体积配比I?2:0.2:0.05?0.15的蓄水陶土、活性炭和坡缕石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蓄水层下铺设有用于将水引向排水管入口的倾斜摆放的排水引导板,排水引导板与排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管内设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上部的内外壁逐渐收缩的筒状,下部为竖直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盐碱化土壤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包外层为植物纤维,内部装有粒径为2?10_的粒径不同的蓄水陶土和坡缕石。
【文档编号】A01G27/00GK203942890SQ20142040847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孙晨旭, 杨金艳 申请人: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