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587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包括输出管、水阀、第一动力装置、弯管、旋转部、第二动力装置、以及开关按钮,上述所述的开关按钮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自动开启或关闭水阀而实现只有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对绿化带进行洒水作业,旋转部包括对接管和安装于对接管前端的喷洒管,喷洒管两端封闭,喷洒管上下两侧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开设长方形开口,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端形成一长方形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给绿化带洒水作业,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流出的水流经过缓冲处理减轻对植被根部的土壤的冲刷破坏。
【专利说明】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园林绿化中,现有的洒水车,需要洒水的时候,是由驾驶室内的驾驶员将洒水车驾驶至绿化带旁边,然后由另一名工作人员将洒水车上安装的洒水装置的阀门打开后进行洒水作业,当在城市道路的两侧的绿化带洒水作业时,就需要操作阀门的工作人员不停的开、关阀门,进而保证不将水洒到绿化带外面,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但是,给洒水作业带来太多的不便,同时作业效率极低,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大多数绿化用洒水装置的出水口都是管口,水通过管口直接喷洒到绿化带的土壤上,喷洒出的水流较急且直接对植被根部的泥土冲刷,造成对绿化带植物的生长不利。
[0003]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只需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给绿化带洒水作业,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流出本实用型新的水流经过缓冲处理不会对植被根部的土壤形成强有力的冲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包括安装于洒水车水罐的输出管、和输出管对接的水阀、可驱动水阀之转动手柄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和水阀对接的弯管、和弯管对接的旋转部、可驱动旋转部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以及安装于洒水车驾驶室的控制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运作的开关按钮,上述所述的开关按钮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自动开启或关闭水阀而实现只有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对绿化带进行洒水作业,同时开关按钮也可以控制第二动力装置使旋转部转动,在洒水作业时,使旋转部呈水平放置达到将水全部洒入绿化带中,在洒水车不作业状态及行驶状态下,使旋转部呈竖直放置,减小占用空间及便于行驶。
[0006]优选的,弯管的一端横向设置法兰,旋转部安装于法兰上。
[0007]优选的,旋转部包括两个对称的对接管和安装于两个对接管前端的喷洒管。
[0008]优选的,两个对接管的中间部位处设置横杆,第二动力装置的一端安装于横杆上,第二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
[0009]优选的,第一动力装置的一端安装于水阀的转动手柄上,第一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
[0010]优选的,喷洒管两端封闭,喷洒管上下两侧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开设长方形开口,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端形成一长方形的出水口。
[0011]优选的,为了让水流缓慢而进一步避免破坏植被的根部土壤,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开设多个排列的长方形开口或圆孔或者长方形开口和圆孔相间隔的结构,该结构能够将水流的速度变慢,从而解决了植被根部土壤被严重冲刷的问题。
[0012]优选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安装于车体的一侧、两侧或者车头下方部位。
[0013]优选的,法兰上设置多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安装密封圈,法兰和对接管组装后,密封圈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该密封圈由耐磨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极强的耐磨损的功倉泛。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给绿化带洒水作业,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流出本实用型新的水流经过缓冲处理减轻对植被根部的土壤的冲刷破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洒水车上停车或行驶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洒水车上洒水作业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10、输出管1、水阀2、转动手柄21、第一动力装置3、弯管4、旋转部5、第二动力装置6、法兰41、环形凹槽42、密封圈43、对接管51、喷洒管52、横杆53、第一板体54、第二板体55、长方形开口 56、圆孔5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至图6,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10包括安装于洒水车水罐的输出管1、和输出管I对接的水阀2、可驱动水阀2之转动手柄21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3、和水阀2对接的弯管4、和弯管4对接的旋转部5、可驱动旋转部5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6、以及安装于洒水车驾驶室的控制第一动力装置3和第二动力装置6运作的开关按钮(未显示),上述所述的开关按钮(未显示)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3自动开启或关闭水阀2而实现只有驾驶员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对绿化带进行洒水作业,同时开关按钮(未显示)也可以控制第二动力装置6使旋转部5转动,参阅图2,在洒水作业时,使旋转部5呈水平放置达到将水全部洒入绿化带中,参阅图1,在洒水车不作业状态及行驶状态下,使旋转部5呈竖直放置,减小占用空间及便于停车和行驶。
[0024]结合图3至图6,弯管4的一端横向设置法兰41,旋转部5安装于法兰41上。旋转部5包括两个对称的对接管51和安装于两个对接管51前端的喷洒管52,两个对接管51的中间部位处设置横杆53,第二动力装置6的一端安装于横杆53上,第二动力装置6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第一动力装置3的一端安装于水阀2的转动手柄21上,第一动力装置3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
[0025]参阅图3、图4和图6,喷洒管52两端封闭,喷洒管52上下两侧设置第一板体54和第二板体55,于第一板体54和第二板体55之间的喷洒管52上开设长方形开口 56,第一板体54和第二板体55的前端形成一长方形的出水口。
[0026]参阅图3和图4,为了让水流缓慢而进一步避免破坏植被的根部土壤,第一板体54和第二板体55之间开设多个排列的长方形开口 56或圆孔57或者长方形开口 56和圆孔57相间隔的结构。
[0027]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10安装于车体的一侧的考后侧;也可以根据需要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10安装于车体一侧的中间部位或靠近车头部位或者安装车头下方部位。
[0028]参阅图7,法兰41上设置多个环形凹槽42,环形凹槽42中安装密封圈43,法兰41和对接管51组装后,密封圈43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放置水的渗漏,且该密封圈43由耐磨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极强的耐磨损的功能,进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包括包括窗框和开启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洒水车水罐的输出管、和输出管对接的水阀、可驱动水阀之转动手柄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和水阀对接的弯管、和弯管对接的旋转部、可驱动旋转部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以及安装于洒水车驾驶室的控制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运作的开关按钮,上述所述的开关按钮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自动开启或关闭水阀进行洒水作业,同时开关按钮也可以控制第二动力装置使旋转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的一端横向设置法兰,旋转部安装于法兰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上设置多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安装密封圈,法兰和对接管组装后,密封圈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该密封圈由耐磨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极强的耐磨损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部包括两个对称的对接管和安装于两个对接管前端的喷洒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接管的中间部位处设置横杆,第二动力装置的一端安装于横杆上,第二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动力装置的一端安装于水阀的转动手柄上,第一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洒水车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洒管两端封闭,喷洒管上下两侧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开设长方形开口,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端形成一长方形的出水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让水流缓慢而进一步避免破坏植被的根部土壤,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开设多个排列的长方形开口或圆孔或者长方形开口和圆孔相间隔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园林绿化车载洒水装置安装于车体的一侧、两侧或者车头下方部位。
【文档编号】A01G25/09GK204031988SQ20142043178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罗瑞鹏 申请人:罗瑞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