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611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半球形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腐殖化空腔,所述罐体内倾斜布置有若干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下端连接流量阀,所有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均连接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上设有截止阀,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回气管上设有一沿所述罐体半径竖向延伸的中置管,所述中置管的端部连接一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穿出所述罐体,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中置管上也设有若干通气孔,所有所述通气管与中置管之间的角度均相等。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通风量,对应堆肥物料均匀布风,加快了堆肥的腐殖化进度,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中。
【专利说明】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肥处理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基于堆肥通风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堆肥系统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堆体进行通风速率的有效控制,可以对堆体系统的温度进行优化,为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提供优越的环境,从而加快堆肥的腐殖化进度。
[0003]然而,目前最为常见的推进堆肥腐殖化进度的通风方式为人工翻堆或者应用机械搅拌设备进行均匀通气,这些方法存在诸多显著的不足,例如:
[0004]1、人工进行翻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但是堆肥的效果不显著且堆体的物料难以均匀。
[0005]2、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通气,这虽然节省了人工,但是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于此同时,随着堆肥肥体体积的进一步加大,能耗增大,会削弱堆肥产业本是节能环保事业的初衷。
[0006]基于上述缺点,对于开发一种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堆肥腐殖化装置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8]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能够有效控制通风量,可对堆肥物料进行均匀布风,加快了堆肥的腐殖化进度,从而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腐殖化效率,在工业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潜力。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包括半球形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腐殖化空腔,所述罐体内倾斜布置有若干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罐体,所述通气管的下端具有一段水平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流量阀,所有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均连接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上设有截止阀,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回气管上设有一沿所述罐体半径竖向延伸的中置管,所述中置管的端部连接一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穿出所述罐体,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中置管上也设有若干通气孔,所有所述通气管与中置管之间的角度均相等。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气管和中置管与所述回气管之间均通过波纹管连接。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管上的通气孔直径为0.1-0.25mm。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管上的通气孔的孔间距为3-6cm。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置管上的通气孔直径为0.1-0.25mm。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置管上的通气孔的孔间距为3-6cm。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管和中置管上靠近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大于远离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
[0016]其中所述球心是指所述半球形罐体的球心位置,即与地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圆形的圆心位置。
[0017]当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一系列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所述:
[0018](I)由于可以通过流量阀调节送风的流量,保证了给予堆肥堆体中心的足够空气,充分保证好氧细菌活动;由于设置了中置管并且所有通气管与中置管之间的角度均相等,使得罐体内的通风布置更加合理,通风更加均匀,从而加快了堆肥的腐殖化进度。
[0019](2)由于通气管和中置管使用了波纹管连接回气管,有效避免了热胀冷缩给刚性连接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害。
[0020](3)由于靠近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大于远离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使得堆肥量大的下部空间能够得到更多的空气,从而使罐体内的堆肥的腐殖化进度一致。
[0021]基于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堆肥腐殖化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通风量,可对堆肥物料进行均匀布风,从而加快了堆肥的腐殖化进度,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腐殖化效率,在工业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潜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在图1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0024]图中:1、罐体,2、腐殖化空腔,3、通气管,4、通气孔,5、进气管,6、流量阀,7、回气管,8、中置管,9、水平管,10、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所述堆肥腐殖化装置主要包括半球形的罐体1,罐体I内设有腐殖化空腔2,罐体I内倾斜布置有若干通气管3,通气管3的两端均穿出罐体1,通气管3的下端具有一段水平设置的进气管5,进气管5连接流量阀6,根据罐体I内堆肥的腐殖化进程和温度控制流量阀6的开启大小,以调整进风量,所有通气管3的上端均连接回气管7,回气管7上设有截止阀,截止阀何时开启,根据腐殖化进程而定;位于腐殖化空腔2内的通气管3上设有若干通气孔4,回气管7上设有一沿罐体I半径竖向延伸的中置管8,中置管8的端部连接一水平管9,水平管9穿出罐体1,水平管9上可以开通气孔也可以不开通气孔,视情形而定;位于腐殖化空腔2内的中置管8上也设有若干通气孔4,所有通气孔4的直径通常设计为0.1-0.25mm,相互之间的孔间距为3-6cm,在通气管3的圆周均布,所有通气管3与中置管8之间的角度均相等,保证了通气管3均匀布置,通风量均匀可控,使得堆肥的腐殖化进度快速而可控。
[0027]其中,通气管3和中置管8都是刚性管,但为了避免热胀冷缩给刚性连接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害,通气管3和中置管8与回气管7之间均通过波纹管10连接,从而可以给予伸缩量的补偿,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0028]其中,通气管3和中置管8上靠近球心的通气孔4的布置密度大于远离球心的通气孔4的布置密度,通过如此的密度设置,可以良好地保证了罐体I内的堆肥的腐殖化进度的一致性,从而可取得更好的腐殖化效果,腐殖化的程度更为均匀。
[0029]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堆肥腐殖化装置,包括半球形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腐殖化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倾斜布置有若干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罐体,所述通气管的下端具有一段水平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流量阀,所有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均连接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上设有截止阀,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通气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回气管上设有一沿所述罐体半径竖向延伸的中置管,所述中置管的端部连接一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穿出所述罐体,位于所述腐殖化空腔内的所述中置管上也设有若干通气孔,所有所述通气管与中置管之间的角度均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和中置管与所述回气管之间均通过波纹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的通气孔直径为 0.1-0.2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的通气孔的孔间距为3_6c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管上的通气孔直径为 0.1-0.2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管上的通气孔的孔间距为3_6c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肥腐殖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和中置管上靠近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大于远离球心的通气孔的布置密度。
【文档编号】C05F17/02GK203976652SQ2014204393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3日
【发明者】严媛媛, 冯雷雨, 江春阳 申请人:江苏同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