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所述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弧形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筒体具有气流进入端、气流引出端,所述气流进入端的气流口的直径大于气流引出端的引出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利用该导线间隔棒上的发声器在气流作用下发声,可有效进行驱鸟。
【专利说明】 —种输电导线间隔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线间隔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
【背景技术】
[0002]高压输电设备上经常会有鸟类筑巢或停留,而鸟类在塔杆上筑巢或停留常常会引发输变电线路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等,从而造成停电事故。鸟类的筑巢材料如树枝、茎杆、金属丝等受潮并被吹落后接触电线易造成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鸟类的粪便排泄在绝缘子串上易引起单向接地或污闪事故等,因此人们开发了多种驱鸟装置进行驱鸟。
[0003]目前,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为使输电线之间相互保持一定间距,在一定距离内需要在线与线之间设置间隔棒。现有的间隔棒通常是由框架和线夹构成,线夹通过支撑臂连接在框架的几个角,使用时,将导线分别置于框架上的线夹内,实现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分离。但是,现有间隔棒安装在导线上之后,仅仅具有导线间隔的作用。
[0004]目前,开发一种导线间隔棒,使其不但具有导线间隔功能,而且具有驱鸟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其不但具有导线间隔功能,而且具有发声及反光驱鸟功能,将驱鸟功能与导线间隔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输电导线间隔棒,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所述线夹的夹线孔内设有阻尼胶圈,所述支撑臂上嵌入式设有至少一个气流发声器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具有上、左、右三个弧形反光镜面。
[0008]所述气流发声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弧形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筒体具有气流进入端、气流引出端,所述气流进入端的气流口的直径大于气流引出端的引出口的直径。
[0009]所述气流引出端接设有一个弧形引气管,所述弧形引气管连接一个导流管。
[0010]所述支撑臂为4个。
[0011]本实用新型导线间隔棒通过在固定座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所述线夹的夹线孔内设有阻尼胶圈,所述支撑臂上嵌入式设有至少一个气流发声器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具有上、左、右三个弧形反光镜面,从而可以实现利用该导线间隔棒上的气流发声器在气流作用下发声及反光装置,有效进行驱鸟,将驱鸟功能与导线间隔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导线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所示为一种气流发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所示为一种反光装置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0016]请参阅图1?3所不,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包括一固定座I,所述固定座I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2,每一个所述支撑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3,所述支撑臂2上设有至少一个气流发声器5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反光装置6 ;所述反光装置6具有上、左、右三个弧形反光镜面。
[0017]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气流发声器5可以米用以下技术方案,如包括一筒体51,所述筒体51内设有弧形的导流片52,所述导流片52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53,所述筒体具有气流进入端54、气流引出端55,所述气流进入端的气流口的直径大于气流引出端的引出口的直径。
[0018]进一步,所述气流引出端55接设有一个弧形的引气管56,所述弧形的引气管56接设有一个导流管,所述引气管56可以是与所述气流引出端55焊接或螺纹相接,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引气管56可以是与所述气流引出端55焊接或螺纹相接。
[001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流发声器5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设置于一个支撑臂2上,也可以是每个所述的支撑臂2均设一个或几个。
[0020]所述的支撑臂2与所述的固定座I可是以焊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其它连接方式,具体不限。
[0021]进一步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光装置6具有一个安装座61,所述安装座61上设有反光装置安装孔62以及三个反光镜面安装槽63、64、65,所述反光装置6通过所述反光装置安装孔62与所述支撑臂2。连接后用树脂胶胶接
[0022]所述线夹3采用普通现有线夹,与所述的支撑臂为螺纹相接,为了更好地保护导线不受磨损,所述线夹3的内壁设有阻尼胶圈4。
[0023]其中,所述固定座可以是方形体,也可以是圆柱体,较优的为圆柱状。
[0024]所述的支撑臂2可以是3个,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4个,5个,甚至多个,较优的,所述支撑臂为4个。
[002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导线间隔棒通过在固定座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所述线夹的夹线孔内设有阻尼胶圈,所述支撑臂上嵌入式设有至少一个气流发声器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具有上、左、右三个弧形反光镜面,从而可以实现利用该导线间隔棒上的气流发声器在气流作用下发声及反光装置,有效进行驱鸟,将驱鸟功能与导线间隔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输电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臂,每一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线夹,所述线夹的夹线孔内设有阻尼胶圈,所述支撑臂上嵌入式设有至少一个气流发声器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具有上、左、右三个弧形反光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声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弧形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筒体具有气流进入端、气流引出端,所述气流进入端的气流口的直径大于气流引出端的引出口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出端接设有一个弧形引气管,所述弧形引气管连接一个导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为4个。
【文档编号】A01M29/16GK204068153SQ20142048571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李文芳 申请人:天津市华电电力器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