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耐候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6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植物耐候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耐候种植槽,属于植物养殖设施,现有户外养殖的植物耐候性差,生长期短,本实用新型是在槽的下侧设有外部蓄水容器,槽内由透水板分隔为下层的营养蓄水槽和上层的土壤层,另有外循环吸水捻和内循环吸水捻,外循环吸水捻的下端位于外部蓄水容器内,外循环吸水捻的中间部分穿过槽的底、营养蓄水槽,外循环吸水捻的上端埋设在土壤层内或者穿过土壤层铺躺在土壤层的表面,内循环吸水捻的下端位于营养蓄水槽,内循环吸水捻的中部穿过透水板,内循环吸水捻的上端埋设在土壤层内或者穿过土壤层铺躺土壤层的表面。辅以用遮蔽盖将槽遮蔽、喷淋浇灌,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使植物生长的耐候性增强,保障植物生长周期。
【专利说明】植物耐候种植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养殖设施,具体是一种增强植物耐候性的种植槽。

【背景技术】
[0002]植物养殖,尤其是户外养殖,植物的耐候性受湿度、气温、光照、季候风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现有的养殖方法多局限于定时浇水来补充土壤水分,不能将土壤的湿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当光照强烈时,也多是在植物上方搭棚遮阳,如此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现有户外养殖的植物耐候性差,生长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户外养殖的植物耐候性差,生长期短的缺陷,提供一种植物耐候种植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包括槽,其特征是:所述槽的下侧设有外部蓄水容器,所述的槽内由透水板分隔为下层的营养蓄水槽和上层的土壤层,另有外循环吸水捻和内循环吸水捻,所述外循环吸水捻的下端位于所述外部蓄水容器内,所述外循环吸水捻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槽的底、营养蓄水槽,所述外循环吸水捻的上端埋设在所述的土壤层内或者穿过所述的土壤层铺躺在土壤层的表面,所述内循环吸水捻的下端位于所述的营养蓄水槽,所述内循环吸水捻的中部穿过所述的透水板,所述内循环吸水捻的上端埋设在所述的土壤层内或者穿过所述的土壤层铺躺土壤层的表面。
[000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槽的底上固定有直立的连通管,所述的外循环吸水捻穿在所述的连通管内。
[000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槽的上侧设有喷淋管。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为所述的槽设有可翻转的遮蔽盖。进一步的,所述遮蔽盖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由一支撑杆支撑,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可滑动的位于一滑槽内。所述遮蔽盖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由一伸缩支撑杆支撑。所述遮蔽盖的宽度可调节。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外部蓄水容器为可调节蓄水量的排水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部蓄水容器和外循环吸水捻可以连续不断的从外部向土壤供水,实现外部补水循环,通过营养蓄水槽和内循环吸水捻可以连续不断的从内部向土壤供水,实现内部补水循环,将土壤保持在较为的稳定的湿度范围;另通过可翻转的遮蔽盖将槽遮蔽,既可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致使土壤温度升高,亦可避免土壤水分过快流失,维持土壤的湿度;适时的再辅以喷淋浇灌,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使植物生长的耐候性增强,生长期延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耐候种植槽的长度方向的断面图;
[0011]图中标号说明:1-槽,2-外部蓄水容器,3-营养蓄水槽,4-土壤层,5-外循环吸水抢,6-连通管,7-喷淋管,8-遮蔽盖,9-支撑杆,10-滑槽,11-伸缩支撑杆,12-透水板,13-内循环吸水捻。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如图1所示,是在槽I的下侧设有外部蓄水容器2,具体的,外部蓄水容器2为可调节蓄水量的排水管,具体可以通过弯折水管、设置水阀或者液位器控制其中的水位,外部蓄水容器2内可用于蓄存收集来的雨水、雨水中溶有肥料,槽I内由透水板12分隔为下层的营养蓄水槽3和上层的土壤层4,营养蓄水槽3用于蓄存营养液,土壤层4用于铺设土壤埋种植物,另有外循环吸水捻5和内循环吸水捻13,外循环吸水捻5的下端位于外部蓄水容器2内,外循环吸水捻5的中间部分穿过槽I的底、营养蓄水槽3,外循环吸水捻5的上端埋设在土壤层4内或者穿过土壤层铺躺在土壤层的表面,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下端位于营养蓄水槽3,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中部穿过透水板12,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上端埋设在土壤层4内或者穿过土壤层铺躺土壤层的表面。由此以来,土壤可以从外部蓄水容器2、营养蓄水槽3获得水分补充,而多余的水分则可以通过透水板渗漏至营养蓄水槽3,从而保持土壤湿度稳定。
[0014]进一步的:槽I的底上固定有直立的连通管6,外循环吸水捻5穿在连通管6内,避免营养蓄水槽3内水分从槽底流失。槽I的上侧设有喷淋管7,用于适时喷淋对槽I内土壤进行灌溉。为槽I设有可翻转的遮蔽盖8。具体的,遮蔽盖8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由支撑杆9支撑,支撑杆9的下端可滑动的位于一滑槽10内,遮蔽盖8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由一伸缩支撑杆11支撑,遮蔽盖8的宽度可调节,从而,通过支撑杆9在滑槽10内滑动结合遮蔽盖宽度的调节,可以调节遮蔽盖的宽度以及对槽的遮蔽范围,通过伸缩支撑杆可以抬高或者降低遮蔽盖,从而根据环境状况将遮蔽盖调节至合适的角度、遮蔽范围,并不影响光合作用,还用于遮挡酸雨。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蓄水容器和外循环吸水捻可以连续不断的从外部向土壤供水,实现外部补水循环,通过营养蓄水槽和内循环吸水捻可以连续不断的从内部向土壤供水,实现内部补水循环,将土壤保持在较为的稳定的湿度范围;另通过可翻转的遮蔽盖将槽遮蔽,既可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致使土壤温度升高,亦可避免土壤水分过快流失,维持土壤的湿度;适时的再辅以喷淋浇灌,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使植物生长的耐候性增强,生长期延长。
【权利要求】
1.植物耐候种植槽,包括槽(1),其特征是:所述槽(I)的下侧设有外部蓄水容器(2),所述的槽(I)内由透水板(12)分隔为下层的营养蓄水槽(3)和上层的土壤层(4),另有外循环吸水捻(5)和内循环吸水捻(13),所述外循环吸水捻(5)的下端位于所述外部蓄水容器(2)内,所述外循环吸水捻(5)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槽(I)的底、营养蓄水槽(3),所述外循环吸水捻(5)的上端埋设在所述的土壤层(4)内或者穿过所述的土壤层(4)铺躺在土壤层(4)的表面,所述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下端位于所述的营养蓄水槽(3),所述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中部穿过所述的透水板(12),所述内循环吸水捻(13)的上端埋设在所述的土壤层(4)内或者穿过所述的土壤层(4)铺躺土壤层(4)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槽(I)的底上固定有直立的连通管(6),所述的外循环吸水捻(5)穿在所述的连通管(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槽(I)的上侧设有喷淋管(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为所述的槽(I)设有可翻转的遮蔽盖(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遮蔽盖(8)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由一支撑杆(9)支撑,所述支撑杆(9)的下端可滑动的位于一滑槽(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遮蔽盖(8)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由一伸缩支撑杆(11)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遮蔽盖(8)的宽度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耐候种植槽,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部蓄水容器为可调节蓄水量的排水管。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985224SQ20142049149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伏莹, 胡迪, 丁辉, 糜佳栋, 吴海江, 杨芊, 钱红慧, 林建军, 林蕾, 刘影, 凌云, 关祥荣, 张思亮, 金闻多 申请人:杭州李春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