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9097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框架支架,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架两个竖边开有框架转轴孔槽,框架通过框架转轴、框架转轴孔槽与框架支架联接,框架通过框架转轴、框架转轴孔槽与框架支架联接后形成杠杆,框架一端固定有水杯支架,水杯与水平支架联接,水杯装有倒U型虹吸管,在水杯内倒U型虹吸管一端延伸到水杯底部,水杯外倒U型虹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到水杯底下部。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虹吸原理,模拟人工晃动,完成卵的孵化,提高沉性卵孵化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沉性卵孵化的影响,不需用电,环保经济。
【专利说明】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水生动物沉性卵在孵化过程中需要间断性的晃动,以避免卵下部长期与器物接触而发育不均匀。目前沉性卵孵化时常规做法是人工周期性的对卵进行晃动,但是沉性卵发育较慢,时间较长,这种手工操作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而且,人工晃动不均匀,人为因素多,影响沉性卵的孵化率。
[0003]中国专利中CN201320065407.3,公开了一种可调速的摇摆式批量苗种孵化设备,采用电机、减速箱、摇床等方法实现摇卵的目的。此种方法使用较为复杂,且需要用电,不够环保经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沉性卵孵化过程中,采用人工周期性晃动沉性卵的方法,不仅大大增加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同时还有人为因素影响沉性卵的孵化率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不够经济环保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6]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框架支架,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架两个竖边开有框架转轴孔槽,框架通过框架转轴、框架转轴孔槽与框架支架联接,框架通过框架转轴、框架转轴孔槽与框架支架联接后形成杠杆,框架(3)—端固定有水杯支架(6),水杯与水平支架联接,水杯装有倒U型虹吸管。
[0007]上述所述水杯通过水杯转轴与水杯支架联接。
[0008]上述所述框架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
[0009]上述所述框架转轴固定在框架转槽孔中。
[0010]上述所述的倒U型虹吸管在水杯内倒U型虹吸管一端延伸到水杯底部,水杯外倒U型虹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到水杯底下部。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沉性卵孵化摇卵的自动化水平,既节能又环保,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吧,减少人为因素对沉性卵孵化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虹吸原理,设计了能够在设定周期、设定幅度上下晃动,模拟人工晃动,完成卵的孵化,提高沉性卵孵化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沉性卵孵化的影响,不需用电,环保经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13]其中,I是底座;2是配重块;3是框架;4是框架转轴;5是框架支架;6是水杯支架;7是水杯;8是虹吸管;9是水杯转轴;10是框架转轴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垂直设置有框架支架5,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架5两个竖边开有框架转轴孔槽10,框架3通过框架转轴4、框架3转轴孔槽10与框架支架5联接,框架3通过框架转轴4、框架转轴孔槽10与框架支架5联接后形成杠杆,框架3 —端固定有水杯支架6,水杯7与水平支架6联接,水杯7装有倒U型虹吸管8,所述水杯通过水杯转轴9与水杯支架6联接,所述框架3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2,所述框架转轴4固定在框架转孔槽10中,所述的倒U型虹吸管8在水杯内倒U型虹吸管8 一端延伸到水杯7底部,水杯7外倒U型虹吸管8另一端向下延伸到水杯7底下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沉性卵放在塑料筐内,根据孵化摆动幅度需要,通过框架转轴4把框架3安装在一定高度的框架转轴孔槽10上,把装有卵的塑料框放在框架3中,可以随框架3以杠杆形式上下动作;将该装置放入水中,保持当框架3任意一端在高处时不漏出水面,水杯支架6 —端在低处时,水杯7底部不淹没水中;配重块2重量以和水杯7半杯水时平衡为准。水管开关通过软管接入水杯7内,当水杯7中没水时,框架3配重块2 —端较重,沉在下部,水杯支架6—端翘在上部,打开水管,通过软管慢慢向水杯7中注水,当水面超过水杯7 —半时,框架3水杯支架6 —端变重,向下运动,另一端翘起,带动有沉性卵的塑料框作杠杆运动,使得沉性卵从塑料框的高端流向低端,当水杯7水面超过虹吸管8顶部时,水杯7中的水全部通过虹吸管8排出,框架3配重块2 —端变重,沉到下面,另一端翘起,塑料筐中的沉性卵回到配重块2 —端,完成一个循环周期。通过调节进水速度,就可调节水杯7中水的虹吸周期长短,从而调节沉性卵的晃动周期,框架3放在不同高度的框架转轴孔槽10,既可调节框架3摆动幅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沉性卵自动孵化装置,包括底座(I ),底座(I)上垂直设置有框架支架(5),其特征在于:框架支架(5)两个竖边开有框架转轴孔槽(10),框架(3)通过框架转轴(4)、框架转轴孔槽(10)与框架支架(5)联接,框架(3)通过框架转轴(4)、框架转轴孔槽(10)与框架支架(5)联接后形成杠杆,框架(3) —端固定有水杯支架(6),水杯(7)与水平支架(6)联接,水杯(7 )装有倒U型虹吸管(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通过水杯转轴(9)与水杯支架(6)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转轴(4)固定在框架转孔槽(1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U型虹吸管(8)在水杯内倒U型虹吸管(8 ) 一端延伸到水杯(7 )底部,水杯(7 )外倒U型虹吸管(8 )另一端向下延伸到水杯(7)底下部。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4191374SQ20142052009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周晓林, 冯建新, 王兆平, 屈长义, 马超, 张芹, 张圆圆, 刘熹, 吴小军, 胡亚东, 杨兴丽, 毋全富, 冯喜 申请人: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