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杂交和驯养鲫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47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通过人工杂交获得鲫鱼杂交新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鲫鱼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池沼中普遍生存的野生鱼类,它具有耐低温、耐低氧、杂食性和繁殖力比较强等特点,由于它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在自然生态中鲫鱼的产量非常有限,再加上鲫鱼难以捕捞,所以市场上越来越供不应求。2011年淮安市多种经营局在淮安区建淮乡养殖总场进行了池塘养鲫成鱼高产技术的试验,效果虽然显著,创造了亩产544公斤的高产纪录,但平均体重只有100克,上市规格不够理想,而且在自然界里也难以捕到大量野生鲫鱼苗种,因此大面积推广尚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野生鲫鱼生产速度慢,成鱼规格小,苗种少大面积人工养殖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杂交并驯养鲫鱼新鱼种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鲫鱼新品种生长速度快,成鱼规格大,并非常便于大面积人工养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人应用遗传重组规律对鲫(♂)鲤(♀)鱼进行了人工正交试验,获得比双亲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的杂交鱼种,使杂交鲫鱼具有鲤鱼的大规格体态,鲫鱼的生活习性和肉质,采用科学的铒料配方及驯化喂养等方法,为生产大规格鲫鱼,实现大面积人工饲养达到高产、优质提供了先决条件。

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从自然水域中采集野生健康无病、性成熟的雄鲫鱼作为父本,鱼令在3-5年范围,最佳为4令(本发明鲫 (♂)种鱼采自淮安市境内的淮河和洪泽湖);选择健康无病、性成熟的雌鲤鱼作为母本,鱼令在3-5年范围,最佳为4令(本发明鲤鱼(♀)种鱼系辽河鱼,也可用人工养殖鱼);然后给雌鲤鱼鱼体注射催产素,促使雌鲤鱼将卵产在容器内,用手指挤压雄鲫鱼性腺,使其精液泄在鲤鱼卵上。本发明试验中雌鲤产卵400克,将10尾雄鲫精液同时挤入鲤卵中,然后均匀搅拌。接着用滑石粉脱粘,即采用粥状滑石粉和受精卵搅拌使其脱粘,用筛绢滤去滑石粉,将受精卵移至孵化缸内进行流水孵化,流水温度保持在16℃至21℃;待受精卵经过5-7天的孵化,长出腰点(鱼膘)的幼鱼即可下塘,下塘的幼鱼前期喂养以肥水为主,即投入氮肥和其它有机肥料,以促使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为幼鱼生长提供优良环境,至鱼体长到五厘米长时,即开始进行颗粒饵料驯化培育,其方法是在向水中抛洒饵料时,同时敲击料桶或采取其它方式发出固定的声响,使鱼逐渐形成一种循声觅食的条件反射,大体二周时间,鱼能集中进食,可保证鱼苗定时进食,满足生长的需要,又能节约饵料,减少浪费。颗粒饵料的配方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鱼粉 40

豆饼 30

麦麸 28.7

矿物质 1

维生素 0.1

赖氨酸 0.1

蛋氨酸 0.1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于2011年5月24日在淮安市多种经营局在淮安区建淮乡渔场开始试验,试验表明,杂交鲫鱼苗到7月10日夏花达到五厘米长,到9月末得杂交苗种1364尾,共重75.5公斤,平均体重55克,其习性、体色、肉质具有父本鲫(♂)鱼的特征,体形规格具有母本鲤鱼(♀)的特征,至申请之时,体重已达100克以上,在本年末可达到体重400克-500克。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获得生长速度快,成鱼规格大,便于人工大面积养殖的杂交鲫鱼,以满足市场对鲫鱼的大量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