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621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草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一种红色的花果,又名红莓、洋莓、地莓等,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长3~7厘米,宽2~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白绿色,沿脉较密;叶柄长2~10厘米。聚伞花序,有花5~15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直径1.5~2厘米;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副萼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2裂,果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长;雌蕊极多。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草莓生长环境:(1)草莓喜温凉气候,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适温15 ~22℃,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芽在-15~-10℃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4~40℃。草莓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2)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3)草莓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严格,但不同生长期。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又稍有不同。早春和开花瑚,草每需要衣分直小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最多,达80%以上,采收之后,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秋季是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土壤水分也不得低于60%,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注意田间雨季排水。(4)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草莓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安全高效,高产优质,易于推广。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草莓栽培方法,包括。

方法1、搭建热镀锌钢管结构或竹木结构的大棚,以宽6~6.5 m、长40~60 m为宜;日光温室为东西向延伸,坐北向南,中脊高2.8~3.1 m;后墙为土墙或砖墙,高1.8~2.2 m,跨度6~7 m,长50~70 m;主要采光面角度25°,后墙仰角以30~35°为宜。

方法2、在9月上中旬定植,采用双行定植,畦高20~30 cm,畦面宽50~60 cm,畦底宽60~70 cm,沟宽20~25 cm;定植时间选在下午,定植前先在畦面上铺地膜,再在地膜上打孔移栽,栽植数量1株/穴,行距25~30 cm,株距15~20 cm。

方法3、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米;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草莓栽培方法,依据草莓的生长发育模式,设计出简单便捷、易于实施的草莓栽培方法,有效提高果实的整齐度和结实率,减少畸形果,实现草莓的安全高效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的草莓栽培方法,包括。

方法1、搭建热镀锌钢管结构或竹木结构的大棚,以宽6 m、长50 m为宜;日光温室为东西向延伸,坐北向南,中脊高2.8~3.0 m;后墙为土墙或砖墙,高1.8 m,跨度6.8 m,长60 m;主要采光面角度25°,后墙仰角以30~34°为宜。

方法2、设施草莓的定植期以草莓假植苗的50%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期为指标,一般在9月上中旬定植,采用双行定植,畦高20~25 cm,畦面宽50~55 cm,畦底宽65~70 cm,沟宽20~22 cm。半促成栽培草莓也可采用龟背式畦,每畦栽4行,畦面宽110~112 cm,沟宽30~33 cm,畦高18~22 cm。定植时间最好选在下午,以提高定植成活率。定植前先在畦面上铺地膜,再在地膜上打孔移栽。栽植数量1株/穴,行距25~29 cm,株距15~17 cm。栽植时要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注意将草莓苗根茎凸起的一面朝沟面,从而有利于果实着色和采收,提高果品质量。定植时将苗的弓背朝向垄外,将来花序抽向畦两侧,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好,便于采摘。栽后浇透活棵水,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以促进缓苗。

方法3、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草莓栽培方法,包括。

方法1、搭建热镀锌钢管结构或竹木结构的大棚,以宽6.5 m、长45 m为宜;日光温室为东西向延伸,坐北向南,中脊高3.0 m;后墙为土墙或砖墙,高2.0 m,跨度6.5 m,长55 m;主要采光面角度25°,后墙仰角以33~35°为宜。

方法2、在9月上中旬定植,采用双行定植,畦高25 cm,畦面宽58 cm,畦底宽65 cm,沟宽22 cm;定植时间选在下午,定植前先在畦面上铺地膜,再在地膜上打孔移栽,栽植数量1株/穴,行距25~28 cm,株距15~18 cm。

方法3、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米;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