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4644阅读:3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藕,属睡莲科植物,为喜温作物,是传统的营养保健和食疗珍品。黄鳝,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将藕和黄鳝混养,充分利用藕塘的生产潜力,节省饲料,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黄鳝与藕的病害发生均显著下降,藕与黄鳝的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同时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无公害、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藕塘的准备: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面积在10-20亩,池深1-1.5米,池底淤泥厚20-40厘米的池塘,要求塘基高70厘米以上,可在池塘四周用砖、水泥砌成高50-70厘米的防逃墙,墙顶上用横砖覆盖呈“T”字形,以防黄鳝外逃,墙面上刮一层水泥浆堵住漏洞,进出水口设不锈钢金属密眼拦网,池塘水深保持15厘米以上,春季栽藕,每亩用藕种200-250公斤;

(2)黄鳝苗投放:选体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身体背侧呈黄色、有黑褐色斑点规格为每公斤30尾左右的黄鳝苗放养,每亩放养3000-5000尾;

(1)饲养管理:黄鳝以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蝇蛆、小鱼、虾、黄粉虫或猪禽内脏等)为主,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块、麦粉、浮萍、豆腐坊的下脚料等)为辅,刚放养的鳝苗先喂小块的动物性饵料,待驯化后再喂配合饲料待驯化后再喂配合饲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黄鳝体重的5-10%;

(3)田水的管理:田水的透明度保持在15-22厘米,PH值在7.0-7.5之间,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当水温达30℃时要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

(4)合理施肥:莲藕除施基肥外,合理施用追肥,施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每亩追肥量为100千克;

(5)防逃、防敌害、防病害:苗种放养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液或3%-5%食盐水浸洗5分钟,以杀灭寄生虫,对黄鳝腐皮病、肤霉病、烂尾病、毛细线虫病等,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坚持每天巡塘,发现田埂垮塌、防逃围墙堵塞要及时修复,要防止黄鳝的敌害老鼠等进入藕塘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将藕和黄鳝混养,充分利用藕塘的生产潜力,节省饲料,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黄鳝与藕的病害发生均显著下降,藕与黄鳝的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同时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无公害、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藕塘黄鳝立体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藕塘的准备: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面积在15亩,池深1.2米,池底淤泥厚30厘米的池塘,要求塘基高75厘米,在池塘四周用砖、水泥砌成高60厘米的防逃墙,墙顶上用横砖覆盖呈“T”字形,以防黄鳝外逃,墙面上刮一层水泥浆堵住漏洞,进出水口设不锈钢金属密眼拦网,池塘水深保持15厘米以上,春季栽藕,每亩用藕种200公斤;

(2)黄鳝苗投放:选体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身体背侧呈黄色、有黑褐色斑点规格为每公斤30尾左右的黄鳝苗放养,每亩放养4000尾;

(2)饲养管理:黄鳝以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蝇蛆、小鱼、虾、黄粉虫或猪禽内脏等)为主,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块、麦粉、浮萍、豆腐坊的下脚料等)为辅,刚放养的鳝苗先喂小块的动物性饵料,待驯化后再喂配合饲料待驯化后再喂配合饲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黄鳝体重的7%;

(3)田水的管理:田水的透明度保持在18厘米,PH值在7.0-7.5之间,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当水温达30℃时要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

(4)合理施肥:莲藕除施基肥外,合理施用追肥,施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每亩追肥量为100千克;

(5)防逃、防敌害、防病害:苗种放养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液或4%食盐水浸洗5分钟,以杀灭寄生虫,对黄鳝腐皮病、肤霉病、烂尾病、毛细线虫病等,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坚持每天巡塘,发现田埂垮塌、防逃围墙堵塞要及时修复,要防止黄鳝的敌害老鼠等进入藕塘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