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信子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4036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作物栽培,具体地说是一种风信子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风信子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风信子属半耐寒,喜凉爽气候。气温20~25℃时适于外叶生长。 进入结球期,适宜湿度为15~25℃。风信子抗寒力较强,能耐-5~-7℃的短时间低温。风信子为长日照植物,第一年形成叶球,翌年在2~6℃的低温条件下完成春化,遇上长日照条件,就能抽苔、开花、结果。风信子对水分需求多,对养分以氮肥需要量最大。对土壤的适应性虽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好。因此,有必要对风信子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科学的高产优质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风信子的高产栽培方法,方法简便,栽培方便,通过适时育苗、本田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提高了风信子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风信子栽培生产的主要物候期

1、育苗床播种期:2月下旬-3月中旬

2、本田移栽期:4月下旬-5月上旬

3、鳞茎膨大期:6月下旬-8月中旬

4、倒伏期:8月中旬-8月下旬

5、收获期:8月中旬-9月上旬

二、选种、整地、施肥、作畦

1、选种:选用适合气候特点的风信子杂种一代品种系列。

2、整地:选择土地平整、肥沃,有排灌条件,通透性好的壤土、砂壤土和黑土,土壤PH值6.3-7.8的地块为佳。最好进行秋整地、秋施肥、秋作畦,土壤翻松深度为20-25cm,整平、耙细、混肥充分、均匀。

3、施基肥:有机肥结合秋整地混拌施入,化肥可于春季土壤化冻20-25cm后施入。

(1)育苗床:每亩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4-5吨或鸡粪2吨。二铵25-30kg/亩,硫酸钾7-10kg/亩,磷素活化剂1kg/亩。施入后旋粑均匀,与土壤充分混拌。

(2)本田:每亩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4-5吨或鸡粪2吨。二铵50kg/亩,尿素20kg/亩,硫酸钾12kg/亩,磷素活化剂1kg/亩。施入后旋粑均匀,与土壤充分混拌。

4、作畦:施肥、旋粑均匀后作畦。畦面宽度:喷灌条件下100-120cm;沟灌条件下90cm。畦面高度:15-20cm;高温干旱砂性土壤地区可作平畦或低畦,畦间沟宽30-35cm。

三、育苗床土消毒

采取70%多菌灵与50%福美双以重量比1∶1比例混合,取8-10g混合药粉兑15kg细干土,拌均匀,撒施床面后开沟播种。

四、播种

1、播种量:每亩本田播种量为125-150g,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7-8g,育苗床面积与本田面积之比为1∶22。

2、种子处理:采取70%多菌灵与50%福美双以重量比1∶1比例混合后药粉干拌种,药粉用量为种子量的0.3%。

3、播种程序及方法:

畦面开沟→捻籽→覆土→颠压→浇足水→放毒饵→覆地膜。沟深度1.5-2.0cm,沟间距6cm,覆土厚度0.8-1.0cm。

五、苗床管理及成苗标准

1、水、肥管理:保证苗床底墒充足并于播种后及时喷水一次,使上、下水相接,直至出苗揭膜前不浇水,60-80%出苗后揭膜并随时喷水一次,以后保证苗床见干见湿。移栽前炼苗期相对少浇水,当幼苗高度为10-15cm时,视苗情结合浇水适量追肥及叶面喷肥;移栽前10-15天喷1-2次磷酸二氢钾0.2-0.4%液,以促进移栽后发根。

2、温度管理:保持播种后出苗前白天气温20-25℃,夜间气温大于13℃;出苗后,保持白天气温15-20℃,超过28℃放风,夜间气温10℃,不低于8℃。

3、成苗标准:叶片3-4片,假茎0.4-0.5cm,株高25-30cm,长4-5cm,须根13-15条,苗龄45-55天。

六、移栽及栽植密度

1、起苗、沾根:起苗前一天苗床打透水以便起苗,起苗后分级打捆、去土并剪去带泥土的散根,然后置于药盆内灭虫、灭菌,药液配方为:辛硫磷600倍液+多菌灵600倍液。

2、移栽方法:以木签插孔移栽,深度3cm,不可过深。

3、栽植密度:密度2.5-3.0万株/亩,株行距13-15×13-15cm.

七、本田管理

1、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一般浇水7-10次。

(1)定植水:定植后及时浇水一次,使根系与土壤密接,不宜漫灌。

(2)缓苗水:定植后至缓苗前应小水勤浇,保持根际土壤湿润,不积水。

(3)蹲苗、促根:缓苗后适当控水5-7天,促进根系发育。

(4)发棵水:蹲苗后进入正常水分管理,7-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湿度60-80%,以根层湿润为原则。

(5)控水转化:鳞茎膨大前,适当控水,以实现叶片生长向鳞茎膨大的转化,防止徒长。

(6)鳞茎膨大水:转化期后进入正常水分管理,不可缺水,否则影响产量。

(7)停水:植株出现倒伏后停止浇水,以防止水分过大腐烂。

2、施肥管理:

(1)促根提苗肥:缓苗后结合浇水追肥硫酸铵10-15kg/亩或尿素10kg/亩。

(2)催头肥:鳞茎膨大前追肥硫酸铵10-15kg/亩、硫酸钾8kg/亩;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磷酸二氢钾3-4次。

(3)着色肥:收获期前15天左右,即鳞茎膨大盛期进行,叶面喷施0.1-0.3%硼酸液。

3、中耕管理:

在缓苗后至鳞茎膨大前进行2-3次浅中耕,深度不超过3cm。

八、收获、晾晒、贮藏

1、收获、晾晒:

在收获前期,喷洒风信子收口剂专利产品(ZL200410011006.5),促进风信子收口紧实。待田间70-80%植株倒伏时为收获适期,选晴天收获,最好收后有几个连续晴天,以防感病。起后就地摆放于畦面,使后一排风信子叶盖上前一排风信子,尽量不使风信子受日光烤晒,经2-3天晴天,叶片蔫软,风信子表皮干燥前于鳞茎部留4-5cm剪下,初步分级装袋、码垛、盖好塑料膜防雨水、通风、晾晒、风干、着色。

2、贮藏:10月1日前后入窖贮藏,适温0-2℃,每天通风,相对湿度65-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容易被农民接受,适合于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通过本发明培育的秧苗叶片多,葱白长,须根多,秧苗挺实;紫甘蓝品质好、产量高、商品率高、贮藏期长,栽培规范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A、选种、整地、施肥、作畦

1、选种:选用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风信子杂种一代品种系列。

2、整地:选择土地平整、肥沃,有排灌条件,通透性好的壤土、砂壤土和黑土,土壤PH值6.3-7.8的地块为佳。最好进行秋整地、秋施肥、秋作畦,土壤翻松深度为20-25cm,整平、耙细、混肥充分、均匀。

3、施基肥:有机肥结合秋整地混拌施入,化肥可于春季土壤化冻20-25cm后施入。

(1)育苗床:每亩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4-5吨或鸡粪2吨。二铵25-30kg/亩,硫酸钾7-10kg/亩,磷素活化剂1kg/亩。施入后旋粑均匀,与土壤充分混拌。

(2)本田:每亩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4-5吨或鸡粪2吨。二铵50kg/亩,尿素20kg/亩,硫酸钾12kg/亩,磷素活化剂1kg/亩。施入后旋粑均匀,与土壤充分混拌。

4、作畦:施肥、旋粑均匀后作畦。畦面宽度:喷灌条件下100-120cm;沟灌条件下90cm。畦面高度:15-20cm;高温干旱砂性土壤地区可作平畦或低畦,畦间沟宽30-35cm。

B、育苗床土消毒

采取70%多菌灵与50%福美双以重量比1∶1比例混合,取8-10g混合药粉兑15kg细干土,拌均匀,撒施床面后开沟播种。

C、播种

1、播种量:每亩本田播种量为125-150g,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7-8g,育苗床面积与本田面积之比为1∶22。

2、种子处理:采取70%多菌灵与50%福美双以重量比1∶1比例混合后药粉干拌种,药粉用量为种子量的0.3%。

3、播种程序及方法:

畦面开沟→捻籽→覆土→颠压→浇足水→放毒饵→覆地膜。沟深度1.5-2.0cm,沟间距6cm,覆土厚度0.8-1.0cm。

D、苗床管理及成苗标准

1、水、肥管理:保证苗床底墒充足并于播种后及时喷水一次,使上、下水相接,直至出苗揭膜前不浇水,60-80%出苗后揭膜并随时喷水一次,以后保证苗床见干见湿。移栽前炼苗期相对少浇水,当幼苗高度为10-15cm时,视苗情结合浇水适量追肥及叶面喷肥;移栽前10-15天喷1-2次磷酸二氢钾0.2-0.4%液,以促进移栽后发根。

2、温度管理:保持播种后出苗前白天气温20-25℃,夜间气温大于13℃;出苗后,保持白天气温15-20℃,超过28℃放风,夜间气温10℃,不低于8℃。

3、成苗标准:

叶片3-4片,假茎0.4-0.5cm,株高25-30cm,长4-5cm,须根13-15条,苗龄45-55天。

E、移栽及栽植密度

1、起苗、沾根:起苗前一天苗床打透水以便起苗,起苗后分级打捆、去土并剪去带泥土的散根,然后置于药盆内灭虫、灭菌,药液配方为:辛硫磷600倍液+多菌灵600倍液。

2、移栽方法:以木签插孔移栽,深度3cm,不可过深。

3、栽植密度:密度2.5-3.0万株/亩,株行距13-15×13-15cm.

F、本田管理

1、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一般浇水7-10次。

(1)定植水:定植后及时浇水一次,使根系与土壤密接,不宜漫灌。

(2)缓苗水:定植后至缓苗前应小水勤浇,保持根际土壤湿润,不积水。

(3)蹲苗、促根:缓苗后适当控水5-7天,促进根系发育。

(4)发棵水:蹲苗后进入正常水分管理,7-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湿度60-80%,以根层湿润为原则。

(5)控水转化:鳞茎膨大前,适当控水,以实现叶片生长向鳞茎膨大的转化,防止徒长。

(6)鳞茎膨大水:转化期后进入正常水分管理,不可缺水,否则影响产量。

(7)停水:植株出现倒伏后停止浇水,以防止水分过大腐烂。

2、施肥管理:

(1)促根提苗肥:缓苗后结合浇水追肥硫酸铵10-15kg/亩或尿素10kg/亩。

(2)催头肥:鳞茎膨大前追肥硫酸铵10-15kg/亩、硫酸钾8kg/亩;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磷酸二氢钾3-4次。

(3)着色肥:收获期前15天左右,即鳞茎膨大盛期进行,叶面喷施0.1-0.3%硼酸液。

3、中耕管理:

在缓苗后至鳞茎膨大前进行2-3次浅中耕,深度不超过3cm。

G、收获、晾晒、贮藏

1、收获、晾晒,

2、贮藏:10月1日前后入窖贮藏,适温0-2℃,每天通风,相对湿度65-70%。即得本发明所述的风信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