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468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椰子、蒲葵、中东海枣、槟榔、大王棕等棕榈科植物。2013年8月,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了椰子织蛾发生危害,并于2013年12月在广西境内发现该虫为害,此后在其他多个地市陆续发现该虫,证实了该虫已经入侵我国。该有害生物已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生,并对当地棕榈科植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入侵我国后,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名单。椰子等较高大的棕榈科植物由于化学防治较难实施,以及幼虫在叶片背面形成粪便与丝交织的蛀道,在蛀道内潜行危害,化学防治效果较差。同时化学防治污染环境,易导致椰子织蛾产生抗药性。因而,依据经典的生物防治理论,利用天敌防治椰子织蛾是一条有效途径。褐带卷蛾茧蜂BraconadoxophyesiMimanikawa是椰子织蛾中龄和高龄幼虫的体外寄生蜂。其产卵于椰子织蛾幼虫体外,产卵时先将寄主麻痹。蜂幼虫在寄主幼虫体外生活,成熟后,即在寄主尸体附近结茧化蛹。聚寄生。研究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期达60天左右,麻痹寄主能力强,1头雌蜂1天可麻痹椰子织蛾高龄幼虫6头左右,每头雌蜂的总产卵量达386-485粒,发育周期短(25℃,约12天可繁殖1代),极易繁殖。但是,由于其寄主椰子织蛾饲养过程中幼虫易感染病菌死亡,同时幼虫在虫粪和丝交织的蛀道下潜行危害,饲养换叶过程工作量大,费工费时,难以实现规模化饲养,用其作为寄主大量饲养褐带卷蛾茧蜂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采用米蛾幼虫作为繁殖寄主,代替自然寄主椰子织蛾,寄生效果好,繁殖效率高。(二)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寄主繁殖:在饲料盘内铺一层1.5cm厚的饲料,饲料成分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有玉米粉70份、麦麸20份、白砂糖7份、酵母3份,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卵,再用筛飘洒一层刚好覆盖卵粒的饲料,待孵化后的幼虫食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后每3天投一次料,投入量为幼虫3天的食量,取5-6龄米蛾幼虫作为繁殖寄主;(2)蜂种采集:在椰子织蛾为害高峰期,将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幼虫采集回室内收集褐带卷蛾茧蜂作为蜂种种源,将褐带卷蛾茧蜂放入带袖筒的养虫笼中,养虫笼规格为55cm×55cm×55cm,温度25℃,光照∶黑暗=14h∶10h条件下,用质量百分比为15%的蜂蜜水喂养,备用;(3)褐带卷蛾茧蜂增繁:从育有5-6龄米蛾幼虫的饲养盘中取出带虫饲料,使带虫饲料散开,用20目筛除去虫粪和可掉落的饲料,然后平铺于塑料盒底,使带虫饲料高度约为1.5cm,将此不带盖塑料盒置入步骤(2)所述褐带卷蛾茧蜂养虫笼中,褐带卷蛾茧蜂钻入米蛾幼虫的巢室内寄生米蛾幼虫,3天后将塑料盒取出,盖上盒盖,12天后下一代寄生蜂开始羽化,羽化时间持续7天以上,茧蜂羽化后用质量百分比为15%蜂蜜水喂养;(4)蜂种保存:所述步骤(3)中褐带卷蛾茧蜂与寄主米蛾幼虫数量比为1∶1,接蜂时间为1天,将褐带卷蛾茧蜂4日龄茧置于15℃培养箱冷藏30天,用以保存蜂种。(5)蜂种复壮:步骤(3)中褐带卷蛾茧蜂人工增繁5-6代后,室外选取受椰子织蛾危害的椰子树,进行放蜂,10天后,采集野外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拿回室内,蜂羽化为成虫,即为野外复壮的蜂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饲养至5-6龄的米蛾幼虫转移至15℃培养箱可保存100天。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盒盖上设有长10cm宽3cm的开口,开口粘有100目尼龙网。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塑料盒内每3天补充带虫饲料,褐带卷蛾茧蜂与米蛾幼虫数量比为1∶3。(三)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根据褐带卷蛾茧蜂能够寄生在虫粪和丝交织的蛀道下潜行危害的椰子织蛾幼虫,喜钻入缝隙,能够从巢口钻入米蛾幼虫所构的巢内寄生幼虫的习性,实施了将在巢和饲料中的米蛾幼虫直接放入养蜂笼中供褐带卷蛾茧蜂寄生,寄生效果很好。接蜂过程只需取出带虫的米蛾饲料,将其散开(在于产生较多缝隙,使褐带卷蛾茧蜂能够钻入缝隙搜寻到寄主),过20目筛,除去虫粪和可掉落的饲料,然后平铺于塑料盒底,使带虫饲料高度约为1.5cm(在于米蛾幼虫所构巢的高度约为1.5cm,使米蛾巢大致为单层分布)。本发明接蜂过程操作简单,省去了费工费时地将米蛾幼虫从有丝交织的饲料中取出用于接蜂的繁锁步骤,真正实现了高效的繁蜂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寄主繁殖:在饲料盘内铺一层1.5cm厚的饲料,饲料成分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有玉米粉70份、麦麸20份、白砂糖7份、酵母3份,饲料制备时,将玉米粉和麦麸放入干燥箱,温度保持80℃加热4小时,杀死饲料中的病菌、害虫、害螨及其卵,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卵,再用筛飘洒一层刚好覆盖卵粒的饲料,待孵化后的幼虫食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后每3天投一次料,投入量为幼虫3天的食量。褐带卷蛾茧蜂可寄生3-7龄的米蛾幼虫。在指形管中引入一对10日龄的褐带卷蛾茧蜂雌雄成虫,根据米蛾幼虫的重量,放入3龄幼虫21头、4龄幼虫18头、5龄幼虫6头、6龄幼虫4头、7龄幼虫3头,3天后去除寄生蜂成虫,各处理重复10次,记录该蜂对不同龄期米蛾幼虫的寄生率,致死率,子代蜂数量。结果见表1:表1褐带卷蛾茧蜂对不同龄期米蛾幼虫的寄生能力从表1可知褐带卷蛾茧蜂对3-7龄米蛾幼虫的麻痹致死率是100%,可寄生3-7龄的米蛾幼虫,其对5-6龄米蛾幼虫的寄生率最高,以7龄米蛾幼虫为寄主的子代出蜂数量(26±2头)略多于以5-6龄幼虫为寄主的子代出蜂数量(20±5头、21±1头),但是若以7龄老熟幼虫为寄主,由于米蛾发育不整齐,育有7龄老熟幼虫的饲料中会有部分米蛾已发育到预蛹和蛹,这部分米蛾不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会羽化成米蛾成虫,米蛾若逃逸到室外会对贮粮造成危害。因此,应以5-6龄米蛾幼虫作为寄主进行大量繁育褐带卷蛾茧蜂,这个过程在25℃下从米蛾卵开始饲养大约40天左右。5-6龄米蛾幼虫为规模化繁殖褐带卷蛾茧蜂的适宜中间寄主,将其放入15℃培养箱中培养(低温20℃以下,会推迟米蛾发育,10℃下会使大部分米蛾幼虫死亡),幼虫在15℃的培养箱内保存期可达100天,显著提高了米蛾幼虫的有效利用率,满足了规模化繁殖褐带卷蛾茧蜂对寄主虫源的需求。2.蜂种采集:在椰子织蛾为害高峰期,将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幼虫采集回室内收集褐带卷蛾茧蜂作为蜂种种源,将褐带卷蛾茧蜂放入带袖筒的养虫笼中,养虫笼规格为55cm×55cm×55cm,温度25℃,光照∶黑暗=14h∶10h条件下,用质量百分比为15%的蜂蜜水喂养,备用。3.褐带卷蛾茧蜂增繁:从育有5-6龄米蛾幼虫的饲养盘中取出带虫饲料,使带虫饲料散开,用20目筛除去虫粪和可掉落的饲料,然后平铺于塑料盒底,使带虫饲料高度约为1.5cm,将此不带盖塑料盒置入步骤2所述褐带卷蛾茧蜂养虫笼中,褐带卷蛾茧蜂钻入米蛾幼虫的巢室内寄生米蛾幼虫,3天后将塑料盒取出,盖上盒盖,盒盖上设有长10cm宽3cm的开口,开口粘有100目尼龙网,其目的是为了透气,12天后下一代寄生蜂开始羽化,羽化时间持续7天以上,茧蜂羽化后用15%蜂蜜水喂养。4.蜂种保存:步骤3中褐带卷蛾茧蜂与寄主米蛾幼虫数量比为1∶1,接蜂时间缩短为1天,将褐带卷蛾茧蜂4日龄茧置于15℃培养箱冷藏30天,用以保存蜂种。5.蜂种复壮:步骤3中褐带卷蛾茧蜂人工增繁5-6代后,室外选取受椰子织蛾危害的椰子树,进行放蜂,10天后,采集野外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拿回室内,蜂羽化为成虫,即为野外复壮的蜂种。野外采集为收集野外被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椰子织蛾幼虫虫体,进行培养,直至发育为成虫。6.野外释放:繁殖褐带卷蛾茧蜂的塑料盒通过铁丝挂于树上,在铁丝上涂上凡士林。塑料盒中的寄生蜂连续不断地从米蛾饲料中羽化,羽化时间持续7天左右。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和防止自然界不利因子对释放的茧蜂的影响,采用加大放蜂量的方法,根据椰子织蛾的发生量按虫蜂比1∶3确定放蜂量,放蜂的时间间隔为7天。由于褐带卷蛾茧蜂只寄生中龄和高龄的椰子织蛾幼虫,椰子织蛾从初孵幼虫发育到中龄幼虫约需要26天的时间,因此应连续放4次褐带卷蛾茧蜂,可实现对椰子织蛾幼虫的持续控制,减少或不使用农药达到防控椰子织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