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8128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特别涉及一种红薯苗的批量化生产方 法。



背景技术:

传统红薯种植方法中,均采用温床种植,一般都是在培育室内设置培养池,然后在 培养池内追施农家肥或堆积麦草的土地上种植红薯种,这种培育方法的培育数量有限制, 而且育种速度慢,只适合小范围种植用,育种温度不好控制,温度太高容易烧坏红薯种,温 度太低育种速度慢,育种效果十分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育种速度快, 适合大批量生产,出苗率高的红薯苗的培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红薯苗的培育方法,按照以下 步骤进行:

将用于红薯育苗的土地,在秋冬季进行深耕处理,越冬自然风化;

来年春天,在土地里洒农家肥,将农家肥在土地里混合均匀,平整土地,制畦;

在各个畦内平行布设多条地热线,所述多条地热线布满整个畦,并在土壤内布置多 个温度传感器;

选取夏薯育苗,在三月中旬将红薯种种植在土壤中,在土壤上覆盖地膜,然后在田 畦上覆盖大棚,形成双膜结构;

高温催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35、0°C,湿度控制在70%~80%,维持8~12天;

常温育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630C,湿度控制在70%~80%,维持8~12天;

低温炼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026C,湿度控制在70%~80%,维持8~12天;

晒苗:将大棚两端的棚布掀起,将土壤的温度控制在2026C,让红薯苗在外部的 自然风进行锻炼,增强红薯苗的环境适应能力;

出苗。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相邻两根地热线之间的距离为610cm。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地热线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绝缘的 保护套。

作为优选地,所述农家肥为马粪。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相邻两根地热丝之间的距离为8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地热育苗,并且采用双膜

覆盖结构,育苗速度快,在育苗的初期,采用高温催苗,红薯苗的出苗速度快,在出苗后,采 用常温育苗,让红薯苗稳定生长,保证红薯苗的成活率,然后低温炼苗,提高红薯苗的存活 能力,最后是晒苗,让红薯苗在出苗前接受外界环境的锻炼,使得红薯苗更壮,更结实,存货 率更高。而且,这种育苗方法的育苗量很大,一颗红薯种可以培育出30多株红薯苗,产量十 分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是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制。

实施例一

红薯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用于红薯育苗的土地,在秋冬季进行深耕处理,越冬自然风化;

来年春天,在土地里洒马粪,将农家肥在土地里混合均匀,平整土地,制畦;

在各个畦内平行布设多条电热丝,相邻两根电热丝之间的距离为6cm,多条电热丝 布满整个畦,所述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绝缘的保护套,并在土壤内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

选取夏薯育苗,在三月中旬将红薯种种植在土壤中,在土壤上覆盖地膜,然后在田 畦上覆盖大棚,形成双膜结构;

高温催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38°C,湿度控制在72%,维持10天;

常温育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8C,湿度控制在74%,维持10天;

低温炼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74%,维持10天;

晒苗:将大棚两端的棚布掀起,将土壤的温度控制在24C,让红薯苗在外部的自然 风进行锻炼,增强红薯苗的环境适应能力;

出苗。

实施例二

红薯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用于红薯育苗的土地,在秋冬季进行深耕处理,越冬自然风化;

来年春天,在土地里洒马粪,平整土地,制畦;

在各个畦内平行布设多条电热丝,相邻两根电热丝之间的距离为6cm,多条电热丝 布满整个畦,所述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绝缘的保护套,并在土壤内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

选取夏薯育苗,在三月中旬将红薯种种植在土壤中,在土壤上覆盖地膜,然后在田 畦上覆盖大棚,形成双膜结构;

高温催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35C,湿度控制在70%,维持12天;

常温育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6C,湿度控制在70%,维持12天;

低温炼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0C,湿度控制在70%,维持12天;

晒苗:将大棚两端的棚布掀起,将土壤的温度控制在26C,让红薯苗在外部的自然 风进行锻炼,增强红薯苗的环境适应能力;

出苗。

实施例三

红薯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用于红薯育苗的土地,在秋冬季进行深耕处理,越冬自然风化;

来年春天,在土地里洒马粪,平整土地,制畦;

在各个畦内平行布设多条电热丝,相邻两根电热丝之间的距离为10cm,多条电热丝 布满整个畦,所述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绝缘的保护套,并在土壤内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

选取夏薯育苗,在三月中旬将红薯种种植在土壤中,在土壤上覆盖地膜,然后在田 畦上覆盖大棚,形成双膜结构;

高温催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40°C,湿度控制在80%,维持8天;

常温育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30C,湿度控制在80%,维持8天;

低温炼苗将田畦内的土壤温度控制在20C,湿度控制在80%,维持8天;

晒苗:将大棚两端的棚布掀起,将土壤的温度控制在20C,让红薯苗在外部的自然 风进行锻炼,增强红薯苗的环境适应能力出苗。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 论从那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