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人工受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308阅读:2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卵人工受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卵的人工受精方法。



背景技术:

在鱼卵人工受精的过程中,将雄鱼精子与鱼卵混合,并用羽毛搅拌,使精卵充分接触后放入孵化槽中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鱼卵的成熟度是影响孵化率高低的关键。但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肉眼观测鱼卵的颜色,因此无法准确的进行鱼卵筛选。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准确给成熟鱼卵受精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给成熟鱼卵受精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卵人工受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鱼卵依次低速流动,在鱼卵的流动路径上对鱼卵进行光谱测量;

2)根据光谱测量的结果,分离成熟和未成熟的鱼卵;

3)使成熟鱼卵阵列排列;

4)对阵列的鱼卵进行人工受精;

5)30分钟后,使受精的鱼卵低速流动,在其流动路径上进行光谱测量;

6)根据光谱测量的结果,收集受精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自动识别分离出成熟的鱼卵和受精卵,从 而可大大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应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应用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阵列鱼卵定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鱼卵人工受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鱼卵依次低速流动,在鱼卵的流动路径上对鱼卵进行光谱测量;

2)根据光谱测量的结果,分离成熟和未成熟的鱼卵;

3)使成熟鱼卵阵列排列;

4)对阵列的鱼卵进行人工受精;

5)30分钟后,受精卵进入胚胎成长期,因此使受精的鱼卵低速流动,在其流动路径上进行光谱测量;

6)根据光谱测量的结果,收集受精卵。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方法可通过一种鱼卵成熟度识别装置实现,装置包括微加热基板1,微加热基板1上设置有微流道2,微流道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激发光纤31和第二激发光纤32,另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收集光纤33和第二收集光纤34。

微流道2上设置有第一微加热器41和第二微加热器43,微流道2在第一微加热器41和第二微加热器42之间连接有废液出口45。连通废液出口45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微加热器42,第一微加热器41、第二微加热器42和第三微加热 器43与微加热电极44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述识别装置与阵列鱼卵定位管5配合使用,从而可在识别成熟鱼卵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成熟鱼卵,并实现对成熟鱼卵的人工受精。

蛇形的阵列鱼卵定位管5连接到微流道2的下游,阵列鱼卵定位管5上阵列分布有定位凹槽51,定位凹槽51与相邻的蛇形管体连通。图1至图3中的阵列鱼卵定位管5仅为示意,可在上设置多个定位凹槽51。

将收集的鱼卵由微流道2的第一接口21低速流入微流道2中,微流道2的直径略大于鱼卵。当鱼卵依次排列经过识别区时,第一激发光纤31和第一收集光纤33进行穿透光光谱测量。若鱼卵的穿透光光谱波长呈现成熟鱼卵的特征时,控制第三加热器42加热,从而在通往废液出口45的管路上形成气泡,该管路被堵塞,成熟鱼卵流向阵列鱼卵定位管5内。若鱼卵未成熟,经光谱测试,则第二微加热器43加热,形成气泡,使未成熟鱼卵流向废液出口45。

鱼卵在阵列鱼卵定位管5内排列好后,可从第一接口21向微流道2内低速注入鱼精子,使鱼卵受精。

同理,若微流道2的第二接口22反向低速灌水,则可将受精的鱼卵排除,并在流过微流道2的过程中进行未受精卵和受精卵的筛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