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江蓠与杂交鲍的混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665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杂交鲍与真江蓠的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鲍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扩大,鲍的摄食、排泄和残饵等作用,导致病原滋生,养殖环境的恶化,对浅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用大型海藻对海域进行生物修复。大型海藻作为生物滤器有一定的优势,它们与养殖动物具有生态上的互补性,能吸收养殖动物释放到水体中的营养盐和co2,同时产生氧气,调节水体的ph值,达到对养殖环境的生态调控和生物修复作用。另外,大型海藻自身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产品,在利用海藻净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加经济收益。因此,将有经济价值的大型藻类如海带、江蓠、石莼等引入鲍栖息环境中,吸收海水养殖过程中鲍代谢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合成海藻自身,不仅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过多废弃物去除,还能收获海藻,提高经济效益。大型海藻还可以对污染水域的环境进行修复,较好地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但就目前来看,有关养殖系统的养殖种类搭配、放养密度、种间关系以及养殖生物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真江蓠与杂交鲍混养的方法。

一种真江蓠与杂交鲍混养的方法,杂交鲍的密度为400只/池,真江蓠的密度为38.13g/m3,养殖池的规格为180cm×150cm×130cm。

所述杂交鲍为皱纹盘鲍与盘鲍的杂交后代,杂交鲍采用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3.5cm×33.5cm×14cm,每笼40只,每5个养殖箱捆在一起,称为一串,每串200只。

所述养殖箱放置到海藻培育池中,每池放两串鲍笼。

养殖杂交鲍一个星期后,开始引进海藻进行混养,海藻用网罩悬养于池面中央,与鲍笼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杂交鲍食用养殖海藻。

养殖海水经过过滤,盐度保持在30~32之间,养殖水温为自然水温,变化范围为在12℃~28℃之间,光照在550lx~3600lx之间;杂交鲍饲喂干海带,每3d~4d投1次,温度较高时3d投1次,温度较低时4d投1次,每次投饵时打开养殖箱一侧的开关小门即可;每池配两个增氧气石,24h不间断供氧,各池都设有水泵,每10d换2/3的水。

本发明研究了我国常见的大型海藻真江蓠(gracilariaasiatica)与皱纹盘鲍和盘鲍(haliotisdiscusdiscus)的杂交鲍进行混养的方法,对海藻净化杂交鲍养殖池中的水质以及对杂交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选择大型海藻建立新型有效的鲍健康养殖模式提供必要科学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杂交鲍为皱纹盘鲍与盘鲍的杂交后代,杂交鲍采用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3.5cm×33.5cm×14cm,每笼40只,每5个养殖箱捆在一起,称为一串,每串200只。将养殖箱放置到海藻培育池中,养殖池的规格为180cm×150cm×130cm。每池放两串鲍笼,养殖杂交鲍一个星期后,开始引进海藻进行混养,海藻用网罩悬养于池面中央,与鲍笼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杂交鲍食用养殖海藻。杂交鲍的密度为400只/池,真江蓠的密度为38.13g/m3

养殖海水经过过滤,盐度保持在30~32之间,养殖水温为自然水温,变化范围为在12℃~28℃之间,光照在550lx~3600lx之间。杂交鲍饲喂干海带,每3d~4d投1次,温度较高时3d投1次,温度较低时4d投1次,每次投饵时打开养殖箱一侧的开关小门即可。每池配两个增氧气石,24h不间断供氧,各池都设有水泵,每10d换2/3的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江蓠与杂交鲍混养的方法,杂交鲍的密度为400只/池,真江蓠的密度为38.13g/m3,养殖池的规格为180cm×150cm×130cm。所述杂交鲍为皱纹盘鲍与盘鲍的杂交后代,杂交鲍采用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3.5cm×33.5cm×14cm,每笼40只,每5个养殖箱捆在一起,称为一串,每串200只。所述养殖箱放置到海藻培育池中,每池放两串鲍笼。养殖杂交鲍一个星期后,开始引进海藻进行混养,海藻用网罩悬养于池面中央,与鲍笼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杂交鲍食用养殖海藻。本发明研究了我国常见的大型海藻真江蓠与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杂交鲍进行混养的方法,对海藻净化杂交鲍养殖池中的水质以及对杂交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选择大型海藻建立新型有效的鲍健康养殖模式提供必要科学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褚方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5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