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套袋前处理的药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441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葡萄套袋前处理的药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果套袋是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的新技术,葡萄是一种容易受多种病虫害侵害的商品价值高、品质优的水果,通过套袋可直接保护果穗免受多种病、虫、鸟、鼠的侵害,避免空气粉尘、有害物质和化学农药的污染,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减少葡萄园的施药次数和施药量,从而降低农药残留,减轻对果实和环境的污染,减少果农接触农药的机会。目前,葡萄套袋前处理因用药施药次数,药剂用量大,持效性差,防治效果不满意,操作繁琐复杂等问题,许多葡萄园仍出现大面积病害,尤其是葡萄炭疽病、灰霉病、霉霜病发生、蔓延、造成严重损失,而且逐年加重,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例如,现有技术CN201410523017.5公开了一种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该发明套袋前应对果穗进行药剂处理,每10天1次,共2次,第1次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第2次用80%喷克8000倍液+40%嘧霉胺1200倍液、喷洒果穗,易产生抗药性,效果一年不如一年,而且喷药后,果皮粘着药剂粉斑,不仅影响商品外观,而且药剂残留多,操作繁琐。现有技术中也采用以下7种杀菌剂:(1)25%敌力脱1000倍液(瑞士诺华公司)加40%福星6000倍液(美国杜邦公司);(2)25%敌力脱1000倍液加抑快净2000倍液(美国杜邦公司);(3)45.5%扑霉灵1000倍液(以色列马克西姆化学公司)加40%福星6000倍液;(4)抑快净2000倍液加40%福星6000倍液;(5)50%施宝功800倍液(德国艾格福公司)加25%百菌清(日本曹达株式会社);(6)45%施宝克800倍液(德国艾格福公司)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日本曹达株式会社);(7)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75%百菌清800倍液;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采果前20d、采果前10d各喷一次,以上杀菌剂均是针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防治较难的情况下,找到的防治上述两病的解决方法,而且依次喷药4次,施药次数多,药剂用量大,操作繁琐复杂,同时套袋30天后的病果率最少也达0.42%,最高可达24.01%,药剂持效性不佳。因此,如何选用好葡萄套袋前的一遍用药显得尤为关键,而关于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混配以及应用至今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治葡萄炭疽病、灰霉病、霉霜病的葡萄套袋前处理的药剂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套袋前处理的药剂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吡唑醚菌酯∶咯菌腈∶腐植酸钾∶壳聚糖=1~25∶1~25∶5∶5(优选吡唑醚菌酯∶咯菌腈∶腐植酸钾∶壳聚糖=1∶1∶5∶5,更优选吡唑醚菌酯∶咯菌腈∶腐植酸钾∶壳聚糖=25∶1∶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药剂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可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其杀菌效果显著。(2)本发明药剂组合物中,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灰霉病、霉霜病,不存在交互抗性的问题,可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延长药剂的使用时间,持效期长,通过通过腐植酸钾、壳聚糖诱发植物的抗病性,起道增效剂的作用。(3)本发明药剂组合物可降低农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污染,同时一次使用达到了多重效果,也降低劳动强度。实验证明,葡萄套袋前采用本发明药剂组合物处理,套袋40天后,葡萄霜霉病病穗率为0.50%,防效为75%;灰霉病病穗率为0,防效100%;葡萄炭疽病病果率为0.32%,防效为91.0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杀菌剂抑制生长速率法测定:测试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己唑醇等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实验结果由表1可知,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毒力效果。(2)杀菌剂共毒系数法测定:共毒系数(CTC)值是评判多种药剂之间的联合毒力作用,当CTC值小于80,表现为拮抗作用;当CTC值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值在80-120之间时,表现为相加作用。设混剂为M,组成M的各单剂为A、B、C……,毒力指数为TI,各组分在混剂中占的百分比为PA、PB、PC……,则:毒力指数(TI)=(标准杀虫剂的LD50÷供试杀虫剂的LD50)×100%(1)混剂M实际毒力指数(ATI)=(A的LD50÷M的LD50)×100%(2)混剂M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TI×PA+B的TI×PB+C的TI×PC(3)混剂M共毒系数(CTC)=(M的ATI÷M的TTI)×100%(4)本实施例测定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杀菌剂共毒系数的实验结果,见表1。表2-咯菌腈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灰霉病的最佳药剂配比由表2可知,按照共毒系数法测定的五种组合,均有增效作用,以吡唑醚菌酯∶咯菌腈=25∶1增效作用最好,其次是1∶1的组合。实施例2田间葡萄套袋前(6月中旬),将250克/升吡唑醚菌酯10克:10%咯菌腈1克,腐植酸钾5克:壳聚糖5克混合制成葡萄套袋前处理的药剂组合物,然后加水10公斤的比例,沾果穗,药液干后套袋。在7月上旬调查果穗霜霉病、灰霉病病穗率,8月下旬调查葡萄炭疽病病果率,以常规处理做对照,见表3。表3-果穗霜霉病、灰霉病病穗率和葡萄炭疽病病果率实验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