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结茧蔟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3976阅读:2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蚕结茧蔟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蚕桑业蚕结茧用具,特别是一种塑料蚕结茧蔟具。



背景技术:

中国蚕桑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但是能给蚕结茧用的用具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是纸板材质的“方格蔟”,但这种蔟具因材质为纸质的,所以其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1.因为纸质格子为半封闭状态,所以纸质方格蔟不能自动上蔟结茧。增加了蚕上蔟的劳动量。2.纸质容易变形进而造成采茧不能规模化,机械化,省力化。3.消毒不容易,需要用大量人工操作费时费功。4.使用时间短,纸质容易受潮腐烂。5.蚕在结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来保证蚕结茧的数量和质量(需要上下翻动蔟具几次),造成用工成本高。如蚕结茧时候排出的尿和粪与蚕茧接触,不能有效的保证了茧子的质量。因纸质“方格蔟”自身的特质造成以上各种问题,给蚕农养蚕造成一定的负担,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蚕农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针对纸质“方格蔟”因自身特质原因造成的各种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能长期反复使用,适用机械操作的新型塑料蚕结茧蔟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蚕结茧蔟具,具有若干个方格孔12,蚕结茧蔟具是由上部分和下部分组成,注塑成型,蚕结茧蔟具上部分和蚕结茧蔟具下部分是通过若干个凸柱6和若干个凹柱7相互配合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蚕结茧蔟具,蚕结茧蔟具上部分方格孔12用四个薄板状的导向板11围成,在导向板11的内边缘上设若干个圆柱状的上支撑柱10,蚕结茧蔟具下部分由四个条状方格茎4围成方格孔12,在方格茎4的内内边缘上设下支撑柱3,下支撑柱3与上支撑柱10在位置上、数量上、形状上相对应接触连接,方格茎4外边缘上设四个条状斜撑茎2,斜撑茎2端部连接网状的网片1,相邻的方格孔12共用一个导向板11及一个导向板11上的上支撑柱10,共用一个方格茎4及一个方格茎4上的下支承柱3。蚕结茧蔟具上部分的四周边缘上设若干个挂柱5。蚕结茧簇具上部分在顶端边缘的中间位置上设上部分挂钩9,下部分在顶端边缘的中间位置上设下部分挂钩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蚕结茧蔟具现在具备以下几点特质:1.可以自动上蔟结茧。本塑料蚕结茧蔟具结构是开放式的,由导向板,支撑柱,结茧方格和漏蚕尿和蚕粪的网片组成,开放式的空间,蚕可以自由爬动。支撑柱起到保证蚕结茧蔟具组合后蚕结茧成椭圆形蚕茧的长直径所需要的高度尺寸,并且该高度尺寸大于椭圆形蚕茧的长直径尺寸。这样形成的上部分为独立的一半,这一半程开放形的结构,这样也使蚕结茧蔟具更加的通风透气,适宜蚕儿吐丝结茧,也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在方格的底部有对应的漏蚕尿和蚕粪的小网片,能够保证蚕粪和蚕尿能够落下蔟具又要保证蚕不能从网孔中逃脱,网片保证了蚕尿和蚕粪与蚕结的茧隔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结成的茧就光亮洁白,不会有黄斑茧出现,实现了本发明多功能的目的,而在此付出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上面所述的上部分和下部分通过具有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和紧固作用的圆柱形结构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蚕结茧蔟具。组合成的蚕结茧蔟具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椭圆形茧的长直径尺寸,保证了蚕结茧的空间。2.可以机械化省力化采茧子,因为塑料蚕结茧蔟具材质是无毒的食品级塑料聚丙烯注塑制造,塑料制品不容易变形,所以采茧子时候就可以做到机械化操作。3.消毒简单,塑料蚕结茧蔟具可以用含漂白粉的水中浸泡,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去除蚕结茧蔟具上结茧所剩余的浮丝。4.最重要的是在塑料蚕结茧蔟具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像纸质的“方格蔟”那样上下翻动蔟具来提高茧的质量和上蔟结茧的数量。该蚕结茧蔟具只要在使用时,用带孔的尼龙网挂在上部分整体的四周边缘上设挂柱上后,即可覆盖住防止蚕外逃,且上下通风透气,不影响蚕结茧质量。这个功能只是在上部分整体的四周边缘上设挂柱就可轻易的实现,其设置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5,使用年限长,材质是塑料的,保守估计可以使用10年时间。而纸质的“方格蔟”保管好点的能用3年左右。该蚕结茧蔟具经过多次实际使用已经能够完全解决蚕结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蚕农省工节本,使用过程中降低劳动强度,做到自动化,省力化操作,这样就为蚕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蚕农的养蚕积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1是蚕结茧蔟具上部分单个方格孔的示意图;

附图2是蚕结茧蔟具下部分单个方格孔的示意图;

附图3是蚕结茧蔟具上部分和蚕结茧蔟具下部分组合后的单个方格孔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网片,2、斜撑茎,3、下支撑柱,4、方格茎,5、挂柱,6、凸柱,7、凹柱,8、下部分挂钩,9、上部分挂钩,10、上支撑柱,11、导向板,12、方格孔。

参照附图1,蚕结茧蔟具上部分主要由导向板11和上支撑柱10组成。导向板11形状是塑料薄板围成。作用:①定位蚕结茧的位置。②当蚕结茧完成后用采茧器采茧时,能够使蚕茧沿导向板11的边向外被采茧器的方块顶出。利于茧顶出蚕结茧蔟具。上支撑柱10是每个方格孔12的四个边和两个相邻的方格孔12中间位置相间隔的圆柱形柱子。作用:①支撑蔟具组合后形成的开放式蚕室的高度。②上支撑柱10也是方格孔12的一部分,该部分成开放式的这样就利于蚕室的通风透气,提高结茧质量。设在蚕结茧蔟具整体边缘上的挂柱5作用是将覆盖网挂在蚕结茧蔟具上,保证蚕不能逃到蔟具外面。方格孔12是由导向板11和上支撑柱10组成的结茧空间,该结茧空间是蚕结茧所需要的上部分结茧蚕室。

参照附图2,蚕结茧蔟具下部分由方格茎4和下支撑柱3组合形成了蚕结茧蔟具下部分的结茧蚕室。斜撑茎2保证了网片1距离方格茎4有一定的高度。下支撑柱3组成了方格孔12的一部分空间,该空间成开放式的,利于蚕室的通风透气,提高结茧质量。下部分的每个方格孔12都有对应的网片1,网片1上有许多小孔,这样蚕结茧蔟蔟具底部通风透气性能好,并且网片1与方格茎4有一定的距离。网片1与方格茎4的连接方式是,方格茎4的边向下方向延伸出几条斜撑茎2将网片1和方格茎4连接并支撑。网片1本身就自带许多小孔所以通风透气性好,而且既可以防止蚕结茧时候掉落出蔟具,又因为距离蚕室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可以保证蚕茧不能够接触到蚕尿和蚕粪,这样以来就能够保证蚕茧的质量不受影响,对于提高茧子质量有很好的帮助。

参照附图3,蚕室完整的结构:蚕室的上部分上支承柱10与下部分下支承柱3在数量上、形状上是相互对应的,是接触性的连接。蚕结茧蔟具的上下两部分相连接后将上部分蚕室和下部分蚕室组合形成一个蚕结茧的完整蚕室。网片1呈十字形的网孔封住了方格孔12的一端,杜绝了以往蚕茧会受到蚕尿和蚕粪的污染的现象,而且网片1的底部小孔能够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增加网片1对于提高茧子质量有很好的帮助。

参照附图4,蚕结茧蔟具上部分和下部分是通过若干个凸柱6和凹柱7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得两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蚕结茧蔟具。相邻的方格孔12共用一个导向板11及一个导向板11上的上支撑柱10,共用一个方格茎4及一个方格茎4上的下支承柱3。

一片蚕结茧蔟具由大约10组的凸柱和凹柱相互组合连接。上部分设的上部分挂钩9和下部分设的下部分挂钩8作用是:当蚕结好茧以后将蔟具垂直挂起,通风透气,符合蚕的结茧生理,保证蚕茧的质量。当采茧完成后,把蚕结茧蔟具消毒好,将蚕结茧蔟具上下挂起,方便使用后蚕结茧蔟具的储藏,节约空间。蚕结茧蔟具四边的挂柱子5作用是:当蚕上蔟后用覆盖网将蚕结茧蔟具覆盖住,把覆盖网的网孔扣在挂柱上,防止蚕向外逃出。蚕结茧蔟具的安装:将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若干个凸柱6和凹柱7相互连接,组合后即为一个完整的蚕结茧蔟具。导向板11组成的方格孔12为蚕结茧蔟具正面,而对应的网片1在蚕结茧蔟具的反面。使用方法:

1.将蔟具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通过凸柱6和凹柱7连接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蚕结茧蔟具。

2.准备好小蚕用的蚕网。网孔大小要保证蚕不能通过网孔逃脱。

3.当蚕基本成熟时,喷完脱皮激素后5-8小时,将安装好的蚕结茧蔟具(网片朝向上)放置在蚕座上,等待蚕自动上蔟。

4.当蚕结茧蔟具内的方格孔12基本都有蚕进入后,将蚕结茧蔟具翻身拿起(此时由导向板11组成的方格孔朝上)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2条钢丝上。(竹竿或者钢管也可以)钢丝需要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保证蚕结茧蔟具的底部(网片1一侧)通风透气。

5.将准备好的小蚕网覆盖放置在蚕结茧蔟具正面上,并将网孔扣在蚕结茧蔟具的挂柱5上,以防止蚕外逃。

6.待蚕基本上都结好茧时,把覆盖网拿掉,将蚕结茧蔟具垂直挂起,通风透气,并拾去未结茧的蚕,将拾取的蚕再次上蔟。

7.当蚕结茧完成,经过一段时间蚕化蛹后,先把蚕结茧蔟具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分开,将蚕结茧蔟具的上部分放置在自动采茧器的平台上,定位好以后,机械化采茧。

8.采茧完成后,将蚕结茧蔟具放置在含漂白粉的水中浸泡,待浮丝完全清除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9.将消毒好的蚕结茧蔟具通过挂钩上下逐个连接挂起,放置在通风阴凉避光处储藏,等待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