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荒地栽培防风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02646发布日期:2019-01-22 21: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盐碱荒地栽培防风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风,又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多年生草本,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防风的药用价值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等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防风在中药制剂中使用广泛,用量急剧增加,主要依靠野生采挖,防风的人工种植条件及方法不成熟,其本身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较敏感,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且成活率较低,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地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我国碱地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地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防风种植技术不高,种植地范围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盐碱荒地栽培防风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盐碱荒地栽培防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选中度盐碱荒地,第一年,清除盐碱地内的杂草杂物,深耕60-80cm并施加基肥2000-3000kg/亩,耙平整细,作畦开沟;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农家肥200-300份、蛭石20-45份、乙二胺四乙酸5-8份、稀释木醋液25-50份、沼渣30-70份;所述稀释木醋液为木醋原液用水稀释75倍得到的;

⑵选垂穗披碱草种子和紫花苜蓿种子按1:1-3的重量比混匀后播种,7月翻压,翻压深度20cm;

⑶第二年,深翻土地30-40cm,施加腐熟农家肥1500-2500kg/亩,耙平整细,作畦开沟,将防风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用种量2.5-3kg/亩,覆土整平,覆盖黑地膜,镇压;

⑷浇水追肥,中耕除草,间苗定苗,打薹,病虫害防治,第三年秋季采收加工;

⑸第四年,按步骤⑶和⑷的方法栽培一茬防风,之后按步骤⑴-⑷的方法种植一茬防风,依此循环栽培防风。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解决了中度盐碱荒地如何高产栽培中草药防风的问题,便于防风的推广种植,促进了防风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通过施加基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和紫花苜蓿来改善盐碱荒地土壤环境,改善了土壤板结性、盐碱性,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改善了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使防风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选中度盐碱荒地,第一年,清除盐碱地内的杂草杂物,深耕80cm并施加基肥3000kg/亩,耙平整细,作畦开沟;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农家肥250份、蛭石35份、乙二胺四乙酸6.5份、稀释木醋液35.5份、沼渣50份;所述稀释木醋液为木醋原液用水稀释75倍得到的。

选垂穗披碱草种子和紫花苜蓿种子按1:2的重量比混匀后播种,混合种子的使用量为6-7kg/亩,7月翻压,翻压深度20cm。

第二年,深翻土地35cm,施加腐熟农家肥2000kg/亩,耙平整细,作畦开沟,将防风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用种量2.7kg/亩,覆土整平,覆盖黑地膜,镇压。

每亩追磷酸二氢钾5kg,追肥后及时浇水;将生长期间生长出来的杂草结合中耕松土及时拔除,出苗后15-20天,苗高达5cm时,进行间苗,苗高达12cm以上时,定苗;出现抽薹时将其摘除,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黄翅茴香螟;生长1年的10月份,于基叶枯萎后采挖、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