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费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2681阅读:27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费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费菜(SedumaizoonL.),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是一种新型山野保健型蔬菜,集观赏、药用、食用等多功能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费菜的鲜茎、叶、花、根均可药用,还可作饲料。以其嫩茎叶为食,营养丰富,含钙量高,含有黄酮类、谷甾醇等物质,具有养心、降血压、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费菜适应性、抗逆性强,且耐瘠薄、耐干旱、耐低温及耐阴,极少有病虫害,蔬菜产品生态无污染,一年可多次采嫩茎,在保健蔬菜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目前,费菜作为野菜栽培多大田种植,产品口感粗,涩味强,虽有保健作用,却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费菜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获得的费菜口感鲜嫩,涩味较淡,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并保证其野菜具有的营养品质,适于食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费菜的栽培方法,具体是在果林林下套作费菜。申请人研究发现,在郁闭度小于0.6果林林下套种费菜,能够降低费菜中粗纤维含量,改善费菜的口感品质,使其口感鲜嫩,涩味较淡,适于食用;尤其是在郁闭度小于0.4果林林下套种费菜,不仅口感改善且保证其野菜具有的营养品质。同时,由于费菜多年生,降低了果林行间的杂草和用工量,每年管理方便,与果树和其它茄果类、豆类蔬菜套作模式相比,病虫害发生率低,尤其是土传病害发生率低,减少农药的使用,防止了环境污染。另外,通过费菜与果林套作的模式,可增加果林的收益,由于费菜花色漂亮,萌枝力强,该模式还可广泛用于生态农业及城市绿化等,达到绿化与费菜生产两不误的效果。在本发明中,所述果林为水果类林园,包括但不限于桔林、桃林、黄果柑林、梨林等,优选为桔林或桃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果林的郁闭度小于0.6。所述郁闭度是指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更优选为0.3~0.4,在改善口感同时,以保证其野菜的营养品质。本发明对所述果林中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等参数均没有特殊限制,原有果林即可。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果林林下套作费菜的具体方法如下:a)费菜扦插育苗:以长有2~3个芽、保留2片叶的老熟枝条进行扦插,获得费菜幼苗;b)费菜幼苗定植:在果林行间施基肥,将费菜幼苗定植于果林下;c)管理与采收:定植后浇定植水,雨季排水;采摘费菜嫩茎后,施肥。本发明首先对费菜进行扦插育苗,费菜全年可随时扦插繁殖,以春季和秋季为好。扦插时,选择地势高燥沙壤土地块作苗床,苗床长宽以操作方便为宜。扦插前一天苗床浇透底水,湿度优选为80~85%。剪取或掰取8~10厘米、长有2~3个芽的老熟枝条,保留2片叶,按5厘米株行距进行扦插,扦插深度2~3厘米。在早春扦插时,需要小拱棚覆盖,保温保湿;在夏秋扦插时,进行遮阳网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具体而言,扦插枝条为基部木质化的老熟枝条,用剪刀剪取枝条前需用75%酒精消毒,掰取插条时勿沾泥土,扦插枝条稍晾干,使伤口稍干燥。扦插20~25天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定植时,在果林行间施基肥,将费菜幼苗定植于果林下即可。移栽定植费菜幼苗前,首先在果林行间施基肥,作为优选,所述基肥包括腐熟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所述腐熟有机肥优选为农家猪牛粪;所述三元复合肥中N、P、K总量优选≥30wt%。所述腐熟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000~3000公斤/亩,优选为2500公斤/亩;所述三元复合肥的施用量为40~60公斤/亩,优选为50公斤/亩。施基肥之后,优选在果树树干1米以外起垄形成垄高为10~15厘米的垄沟。具体而言,在离树干1米以外起垄,垄宽根据果林行距灵活确定,垄高10~15厘米,两侧形成垄沟便于排水。定植费菜幼苗的温度为外界温度10℃以上时为佳,温度适宜四季均可定植;定植时每穴种2株,株行距15×25厘米。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不需特别管理,注意雨季排水。费菜植株为15~20厘米时就可采摘嫩茎,2~3个月采摘一次,每次采摘后施肥,优选喷施0.2wt%的尿素溶液和0.3wt%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叶面喷湿滴液为度,以促进茎叶生长及分枝,土壤保持见干见湿。采摘时,可以选择茁壮嫩茎分批采收,也可以统一距基部3cm割采。另外,越冬或返青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冬季不低于零下地区,费菜自然越冬;寒冷地区铺上1层3~5厘米厚的稻麦草以保安全越冬,若行间覆盖小拱棚可四季生产。四季生产时,覆盖的小拱棚高度为80~100厘米,宽度依费菜种植垄宽而定,本发明并无特殊限制。本发明在果林林下套种费菜,能够降低费菜中粗纤维含量,改善费菜的口感品质,使其口感鲜嫩,涩味较淡,适于食用;在一定的果林郁闭度下种植费菜,并可保证其野菜具有的营养品质。同时,由于费菜多年生,降低了果林行间的杂草和用工量,每年管理方便,与果树和其它茄果类、豆类蔬菜套作模式相比,病虫害发生率低,尤其是土传病害发生率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防止了环境污染。另外,通过费菜与果林套作的模式,可增加果林的收益,由于费菜花色漂亮,萌枝力强,该模式还可广泛用于生态农业及城市绿化等,达到绿化与费菜生产两不误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果林间套种费菜,费菜的粗纤维含量下降明显;在郁闭度小于0.4果林下种植,不仅野菜所具有的涩味感下降,改善了口感品质,而且Vc、总糖含量与露地栽培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保证了野菜的营养品质。同时套作费菜与不套作相比,可降低高温时期田间地表及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另外,同一地区桃园套作费菜与套作辣椒相比,蚜虫量少,由于费菜无病虫害发生,减少了果园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防止了由于种植辣椒所带来的土传病菌的侵染与积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同一地区,选择2年生桃园套种费菜,露地种植费菜为对照,观察费菜生长及品质指标,同时以清耕园(不套作)为对照测定8月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变化。桃园株行距2×3米,枝叶完全长出后郁闭度约为0.3左右。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即三个小区,每个小区30平米,随机区组排列。2月底苗床扦插育费菜苗,20~25天移栽定植于桃园行间。在行间按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在离树干1米以外起垄,垄宽为1米,垄高10~15厘米,定植时每穴种2株费菜苗,株行距15×25厘米,及时浇定植水,定植后不需特别管理,注意雨季排水。费菜植株15~20厘米时就可采摘嫩茎,2~3个月采摘一次,每次采摘后可喷施0.2wt%尿素+0.3wt%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茎叶生长及分枝,土壤保持见干见湿。8月份采摘嫩茎,测定费菜粗纤维、Vc和总糖含量,涩味通过5人生食品尝确定。并于8月每天13点测定5cm土壤温度及0-10cm土壤湿度,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果园套作费菜对其品质及8月果园微环境影响。实施例2同一地区,选择3年生桔园套种费菜,露地种植费菜为对照,观察费菜生长及品质指标,同时以清耕园(不套作)为对照测定8月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桔园株行距3×4米,枝叶完全长出后郁闭度约为0.3~0.4间。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即三个小区,每个小区30平米,随机区组排列。扦插育费菜苗及行间施肥方法同实施例1。垄宽为1.5米,垄高10~15厘米,定植管理方法及测定项目同实施例1,结果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果园套作费菜对其品质及8月果园微环境影响。表1不同果园套作费菜对其品质及8月果园微环境影响注:同一字母不同处理间小写字母不同表示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由表1可知,与露地相比,在果林间套种费菜,费菜的粗纤维含量明显下降;产品营养品质随果林郁闭度增加而下降,Vc、总糖含量略有下降,但与露地栽培没有明显差异;野菜所具有的涩味感下降,改善了口感品质;同时套作费菜与不套作相比,可降低高温期田间地表及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实施例3选择2年生桃园分别套种费菜及辣椒,以清耕(不套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种植面积1亩,三块地相隔100米,比较其果园蚜虫发生情况及套作作物病害发生及农药使用情况。费菜种植方法同实施例1。辣椒品种为牛角椒类型,2月下旬72孔穴盘育苗,于4月初定植于桃园,垄宽同桃园费菜栽培,株行距30×50cm。6月份对每个处理调查桃树蚜虫发生量。调查方法:每株树取东西南北4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分上、中、下3个层次,将整个树冠分为12个区域,每区域随机选5片叶,总共720片叶进行桃蚜统计。同时观测辣椒及费菜的病虫害情况,统计打药次数,结果参见表2,表2为不同套作种类对桃园蚜虫及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表2不同套作种类对桃园蚜虫及作物农药使用情况由表2可知,同一地区桃园套作费菜与套作辣椒相比,蚜虫量少,由于费菜无病虫害发生,减少了果园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防止了由于种植辣椒所带来的土传病菌的侵染与积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