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7492发布日期:2019-01-02 21:2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称毛蛤、麻蚶、瓦楞子,是一种重要的底栖贝类,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在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辽东湾等浅水区的资源尤为丰富。因其肉味鲜美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毛蚶资源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减少,现已不能成为专业渔业,只能作为兼捕对象。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毛蚶人工育苗已在多个地方开展,但如何提高健康苗种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仍是主要问题。

目前,毛蚶人工育苗仍沿用了贝类育苗的传统方式。如公开号为CN1011610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毛蚶人工育苗方法,其全程采用人工培育单胞藻饵料投喂,使用传统附着基附着稚贝。公开号CN1023422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300目沸石粉作为毛蚶稚贝附着基的方法,替代了传统附着基。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解决毛蚶苗种规模化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苗种成活率仅在30%左右。而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对苗种的健康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能避免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保证了食品安全,优化操作流程,提高苗种生产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临海养殖池塘作为育苗用水水源,育苗开始前,采用池塘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底质进行消毒处理,并清理池塘内的大型藻类;

2)育苗开始前进行单细胞藻类培养;

3)采捕毛蚶进行催产,对产出的受精卵进行孵化,获得毛蚶幼虫;

4)幼虫发育至壳顶期前,培育密度为12~15个/ml,投喂金藻;壳顶期后,幼虫培育密度为8~10个/ml,投喂金藻与角毛藻;附着前增投扁藻;

5)幼虫变态为稚贝并附着后,培育用水更换为不经砂滤的临海养殖池池塘水,投喂单细胞藻类饵料3~5天,然后停止投喂,停止投喂后稚贝以池塘水中单胞藻饵料为食,每天换水2次;

6)当稚贝壳长达到3mm以上,进行池塘培育或海上吊养。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临海养殖池塘为沙泥底,每10~15天纳潮一次。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培养的藻类包括等鞭金藻、叉鞭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自然海区毛蚶作为亲贝,待亲贝成熟后进行采捕,用保温箱运回育苗场,采用阴干曝气的方法进行催产。

进一步,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每2天倒池一次。

进一步,当幼虫进入附着阶段后,吸取池底镜检,观察幼虫附着变态情况,幼虫附着密度达到标准时,及时倒出上层未附着个体,更换新池附着,直至幼虫全部附着。

进一步,稚贝每天换水2次,1~1.5个全量/天,稚贝每7~10天倒池一次,依据稚贝生长情况进行分池,并调整稚贝培育密度。

进一步,步骤3-4)中,在作为育苗用水水源的临海养殖池塘使用光合细菌调控水质;并采用二级砂滤+800目棉质过滤袋对培育用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步骤5)中,在作为育苗用水水源的临海养殖池塘每10~15天施用EM复合菌剂一次,进行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应用微生态调控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从水质调控入手,为苗种的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避免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保证了食品安全。

(2)基于生态培育的理念,应用微生物制剂,突破了传统苗种营养供给方式,实现了养殖外环境与苗种内环境的双向调节,显著提高了苗种成活率;同时,人工培育单胞藻饵料与池塘天然饵料的营养优化、自然转化与全面替代,极大地提高了苗种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且获得苗种能更好的适应后期室外养殖环境。

(3)采用底层平面无附着基附着的方法,替代了传统网帘立体附着的方法,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结合定期分苗,提高了育苗空间的高效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临海的沙泥底养殖池塘作为育苗用水水源,4~5月开始对池塘进行清理,清空池塘内的钢丝藻等大型多细胞藻类,暴晒7天;采用池塘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底质进行消毒处理,进水浸泡3天;在大潮期反复纳潮3天,将池塘纳满新鲜海水。

2)5月底开始在临海养殖池塘进行单细胞藻类饵料培养;采用藻类包括:等鞭金藻、叉鞭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3)选取即墨海区毛蚶作为亲贝,6月在自然海水温度上升至24℃后,每3~5天取样进行性腺检查,待亲贝成熟后,7月2日采捕亲贝30kg,使用保温箱运回育苗场。亲贝采用阴干曝气的方法进行催产,产卵7.9亿粒;孵化用水采用二级砂滤+800目棉质过滤袋,使用光合细菌进行调控水质,水温26℃,盐度28;孵化密度15~20个/ml;经过28h,全部受精卵孵化至D型幼虫,孵化率接近100%。

4)7月3日晚D型幼虫开口,进入浮游幼虫培育阶段,幼虫发育至壳顶期前,培育密度为12~15个/ml,投喂金藻,一天投喂3次,投喂量根据幼虫摄食情况调整;壳顶期后,幼虫培育密度为8~10个/ml,投喂金藻与角毛藻;附着前增投扁藻等单细胞藻类饵料;幼虫培育用水均为临海养殖池塘的池塘水,池塘水经过二级砂滤+800目棉质过滤袋,并使用光合细菌进行调控水质:晴天时,按每亩池塘1500g光合细菌菌剂、5000g沸石粉和250g面粉,搅拌均匀后泼洒于池塘中;采用直接倒池的方式换水,每2天倒池一次;幼虫培育17天时,壳长超过250μm,出现眼点,伸出足,采用直径12mm的PVC管吸取池底镜检,观察幼虫附着变态情况,发现部分处于浮游和爬行两种状态,开始进入附着阶段。

7月21日~31日,幼虫开始附着。观察水中浮游幼虫密度的变化,待幼虫附着密度达到200~300万/m2,倒出上层未附着个体,更换新池附着,直至幼虫全部附着。统计附着后稚贝数量,约为7.3亿粒,变态率约为92.4%。

5)本实施例不使用附着基,幼虫变态为稚贝并附着至池底后,8月1日开始进入稚贝培育阶段,培育用水更换为沙泥底养殖池塘的池塘水,不经砂滤,该阶段中,作为育苗用水水源的临海养殖池塘采用EM复合菌剂进行水质调控,使用频率为每10~15天施用一次,按每亩池塘1500gEM复合菌剂、5000g沸石粉和250g面粉,搅拌均匀后泼洒于池塘中。前3~5天,少量投喂角毛藻、扁藻等单胞藻饵料3~5天,然后停用,稚贝以池塘水中单胞藻饵料为食;每天换水2次,换水量依据稚贝摄食情况与培育用水肥度调整,一般为1~1.5个全量/天;每7~10天倒池一次,同时依据稚贝生长情况,采用60~20目筛及时分苗分池,调整稚贝培育密度。至8月27日,筛选获得首批壳长达到3mm以上稚贝53kg,进行池塘中间培育,3mm以下稚贝150kg,继续室内培育。整个稚贝培育过程中,未发现空壳,统计稚贝数量约7.3亿,存活率达到92%以上。随机采集稚贝500g用于呋喃代谢物、氯霉素等药残检验,均未检出。

6)当稚贝壳长达到3mm以上,进行池塘培育或海上吊养。

以本次生产(450方水体)为例,对比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毛蚶健康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生产成本(见表),发现本方法的生产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38%。

表 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生产成本对比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