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7492发布日期:2019-01-02 2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临海养殖池塘作为育苗用水水源,育苗开始前,采用池塘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底质进行消毒处理,并清理池塘内的大型藻类;

2)育苗开始前进行单细胞藻类培养,培养的藻类包括等鞭金藻、叉鞭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3)采捕毛蚶进行催产,对产出的受精卵进行孵化,获得毛蚶幼虫;

4)幼虫发育至壳顶期前,培育密度为12~15个/ml,投喂金藻;壳顶期后,幼虫培育密度为8~10个/ml,投喂金藻与角毛藻;附着前增投扁藻;当幼虫进入附着阶段后,吸取池底镜检,观察幼虫附着变态情况,幼虫附着密度达到标准时,及时倒出上层未附着个体,更换新池附着,直至幼虫全部附着;

5)幼虫变态为稚贝并附着后,培育用水更换为不经砂滤的临海养殖池池塘水,投喂单细胞藻类饵料3~5天,然后停止投喂,停止投喂后稚贝以池塘水中单胞藻饵料为食,每天换水2次;

6)当稚贝壳长达到3mm以上,进行池塘培育或海上吊养;

步骤3-4)中,在作为育苗用水水源的临海养殖池塘使用光合细菌调控水质;并采用二级砂滤+800目棉质过滤袋对培育用水进行过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临海养殖池塘为沙泥底,每10~15天纳潮一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自然海区毛蚶作为亲贝,待亲贝成熟后进行采捕,用保温箱运回育苗场,采用阴干曝气的方法进行催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每2天倒池一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还包括如下步骤:稚贝每天换水2次,1~1.5个全量/天,稚贝每7~10天倒池一次,依据稚贝生长情况进行分池,并调整稚贝培育密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作为育苗用水水源的临海养殖池塘每10~15天施用EM复合菌剂一次,进行肥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