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稻虫害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利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农作物土传、种传病害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之一。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它能够在种子表面固化形成称为种衣的膜。种衣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允许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水分和空气通过,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能够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具有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等功效。相比常规的喷雾、喷粉和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技术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种子处理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还能减少作物生长期农药使用次数。在我国,农药减量使用已成为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必由选择。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的宏伟目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秧苗期是水稻病毒病易感期,有效降低苗期灰飞虱虫量是预防水稻病毒病发生的关键。生产上多采用喷雾方法进行防治,灰飞虱从麦田迁入秧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若防治不及时,效果往往欠佳。稻蓟马是水稻秧田期的一种重要害虫,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发生危害加重,稻蓟马常以初孵若虫潜入心叶、叶鞘或卷叶内取食,主要群集在叶尖上危害,从而使叶尖发黄、卷曲,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
稻纵卷叶螟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氯噻啉为近年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一种硝基亚甲基新烟碱类药物,通过作用于烟酸乙酞胆碱酯酶受体实现杀虫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虫剂,其内吸活性是一般烟碱类杀虫剂的20倍。可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等,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效。氯虫苯甲酰胺是有杜邦公司发现并开发的,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是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引起害虫肌肉调节衰弱、麻痹而致死,几乎对所有重要的鳞翅目害虫都有防治效果,其高效的杀幼虫活性与持效性提供了杰出的作物保护效果,且应用时间灵活,对作物十分安全。
悬浮种衣剂是种衣剂的一种,是由农药原药、成膜剂、湿润剂、分散剂、增稠剂、着色剂、填料和水经湿法粉碎而制成的一种可流动的稳定的均匀悬浮液。由于其使用方便、安全,在众多种类的种衣剂中倍受青睐。
虽然目前市场上种子处理剂产品繁多,但针对水稻种子处理的药剂基本集中在解决土传病害的恶苗病或干尖线虫等,对水稻上主要虫害-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还是以叶面喷雾为主,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多次施药才能有效控制虫害危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易引起水稻害虫的抗药性,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减少施药次数的新型农药处理方法及药剂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及其应用;该悬浮种衣剂能够同时防治苗期虫害及水稻前中期稻纵卷叶螟危害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达到农药减量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所述一种含有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水稻悬浮种衣剂,主要由主要成分、助剂、蒸馏水所组成;所述主要成分为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氯噻啉占水稻悬浮种衣剂质量的10-40%,氯虫苯甲酰胺占水稻悬浮种衣剂质量的2-10%。
所述助剂包括湿润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
所述湿润分散剂有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对多种分散剂进行筛选,选取其中表现出较好的分散性和包衣均匀度的乳化分散剂。适用的分散剂可以是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
所述成膜剂有为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成膜剂是让种衣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种衣牢度的关键助剂,选取表现出较好的粘度及热贮、冷贮性的成膜剂。适用的成膜剂可以是重量比为6:4的聚乙烯醋酸酯和聚乙烯树脂。
所述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酸性大红、Fluorescein red 5B、Red-8110、Red-131、FGR-131。适用的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硅酸镁铝、膨润土。本发明中优选黄原胶、硅酸镁铝。
所述防冻剂有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从价格及效果选择乙二醇作为防冻剂。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水杨酸钠、2-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醛1,2-苯并噻唑啉-3-酮中,优选苯甲酸钾。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的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优选有机硅酮类。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氯噻啉10-40%、氯虫苯甲酰胺2-10%、润湿分散剂1-8%、成膜剂1-10%、着色剂1-10%、增稠剂0.1-2%、防冻剂1-5%、防腐0.1-1%剂、消泡剂0.1-1%,余量为蒸馏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中氯噻啉质量分数为40%,氯虫苯甲酰胺质量分数为5%。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中氯噻啉质量分数为36%,氯虫苯甲酰胺质量分数为6%。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中氯噻啉质量百分数为32%,氯虫苯甲酰胺质量百分数为8%。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中氯噻啉质量百分数为30%,氯虫苯甲酰胺质量百分数为10%。
如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主要成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
(2)将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配方比将主要成分和助剂投入砂磨机研磨,即可制得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3μm,D90<8μm。
如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在防治水稻稻飞虱、水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悬浮种衣剂的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50-100;优选为1:80。
有益效果:由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具有如下优点:
1、目前现有技术对水稻上主要虫害-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还是以叶面喷雾为主,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多次施药才能有效控制虫害危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易引起水稻害虫的抗药性;本发明的水稻悬浮种衣剂一次种子处理可有效控制苗期灰飞虱大发生,对稻蓟马防治效果好;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一次种子处理基本能控制水稻前中期稻纵卷叶螟发生,至水稻破口期稻纵卷叶螟基本不用防治;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防治成本,节省大量劳动力。
2、本发明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对作物、害虫的天敌以及环境和人类安全可靠;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45%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40%、氯虫苯甲酰胺5%、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7%、乙二醇1.5%、聚乙烯醋酸酯6%、聚乙烯树脂4%、黄原胶0.5%、机硅酮类0.5%、苯甲酸钾0.5%、碱性玫瑰精1.5%、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μm,D90<8μm,即可制得45%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2
42%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36%、氯虫苯甲酰胺6%、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7%、乙二醇1.5%、聚乙烯醋酸酯6%、聚乙烯树脂4%、黄原胶0.5%、机硅酮类0.5%、苯甲酸钾0.5%、碱性玫瑰精1.5%、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3μm,D90<7μm,即可制得42%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3
4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32%、氯虫苯甲酰胺8%、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7%、乙二醇1.5%、聚乙烯醋酸酯6%、聚乙烯树脂4%、黄原胶0.5%、机硅酮类0.5%、苯甲酸钾0.5%、碱性玫瑰精1.5%、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5μm,D90<6μm,即可制得4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4
4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30%、氯虫苯甲酰胺10%、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7%、乙二醇1.5%、聚乙烯醋酸酯6%、聚乙烯树脂4%、黄原胶0.5%、机硅酮类0.5%、苯甲酸钾0.5%、碱性玫瑰精1.5%、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5μm,D90<6μm,即可制得4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5
12%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10%、氯虫苯甲酰胺2%、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1%、乙二醇1%、聚乙烯醋酸酯0.6%、聚乙烯树脂0.4%、硅酸镁铝0.1%、机硅酮类0.1%、苯甲酸钾0.1%、碱性玫瑰精1%、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5μm,D90<5μm,即可制得12%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6
5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40%、氯虫苯甲酰胺10%、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8%、乙二醇5%、聚乙烯醋酸酯6%、聚乙烯树脂4%、硅酸镁铝2%、机硅酮类1%、苯甲酸钾1%、碱性玫瑰精1%、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5μm,D90<5μm,即可制得50%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7
31%氯噻啉·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配方:
氯噻啉25%、氯虫苯甲酰胺6%、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4.5%、乙二醇3%、聚乙烯醋酸酯3%、聚乙烯树脂2%、硅酸镁铝1%、机硅酮类0.5%、苯甲酸钾0.5%、碱性玫瑰精5%、蒸馏水补足余量。
制备方法:
按照上述配方,将氯噻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5μm,D90<5μm,即可制得31%氯噻啉·氯虫苯甲酰水稻悬浮种衣剂。
试验例1
选择实施例1、2、3、4的水稻悬浮种衣剂研究不同用量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选择为秀水123的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按照机插秧4kg每亩种子用量进行种子处理。具体实施方法为将水稻种子经过两天两夜浸种后,放置12h沥干,将实施例1、2、3、4中悬浮种衣剂每4kg种子分别按照40g、50g、60g用药量均匀拌种,各个处理各取100粒种子放在铺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放置35℃1d,之后温度为25℃待其发芽,每个处理3次重复;对照为不加水稻悬浮种衣剂的清水处理。
试验结果如下:
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悬浮种衣剂在40、50、60g每亩用量时,通过浸种后包衣的方式对水稻最终发芽率没有影响。
试验例2
选择实施例1、2、3、4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调查不同用量药剂对秧苗期飞虱及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具体试验如下:
选择粳稻秀水123作为试验材料,按照4kg每亩种子用量进行拌种处理。实验方法为将水稻种子经过两天两夜浸泡后,放置12h沥干,将实施例1、2、3、4中悬浮种衣剂每4kg种子分别按照40g、50g、60g用药量均匀拌种,同时利用氯噻啉单剂每亩种子有效药量为16g、氯虫苯甲酰胺每亩种子有效药量为3g分别与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待药剂与种子充分接触后播种于秧田中。秧苗长至20d时调查0.25m2飞虱及稻蓟马数量。具体方法为:利用直径为30cm的白色瓷盆轻触秧苗,使得秧苗上的灰飞虱成虫进入盆内,迅速记录此时盆内灰飞虱成虫数量,每个处理重复5次。稻蓟马调查方法为:选取0.25m2的秧苗,逐个叶片记录叶面中稻蓟马的数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照1为不加水稻悬浮种衣剂;对照药剂选择10%吡蚜酮,具体方法为在秧苗期灰飞虱大量迁入时,通过叶片喷雾的方式防治秧苗上的灰飞虱及蓟马,每亩秧田用量为10%吡蚜酮40g,叶面喷雾后7d调查飞虱和蓟马数量。
试验结果如下:
不同药剂配比及用量对秧苗灰飞虱的防除效果
注:栏内数据均为五次重复平均数;a.i为有效药剂含量,下同。
不同药剂配比及用量对秧苗稻蓟马的防除效果
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悬浮种衣剂在40、50、60g每亩用量,通过浸种后包衣的方式,在秧苗期能够很好的控制从麦田迁飞过来的灰飞虱,对秧苗田中稻蓟马防治效果好。
试验例4
选择实施例1、2、3、4的水稻悬浮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秧苗育成移栽大田,在移栽后20d调查药剂对飞虱的控制效果,同时在播种后不同时期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时长。具体方法为:将试验二中育成的秧苗移栽大田,每个处理通过手栽的方法插秧50m2,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在移栽大田后20d调查各个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对照药剂10%吡蚜酮为在秧苗期以喷雾的形式进行的防治。具体方法为:利用直径为30cm的白色瓷盘从水稻基部拍打稻苗,使其上面的飞虱落入瓷盆中,记录飞虱种类数量,对每小区进行平行跳跃法取样,每点调查2穴,共计调查20穴稻飞虱,计算种子处理后大田移栽20d对飞虱的控制情况。
在播种后的60d、90d分别调查各个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同时设置以10%四氯虫酰胺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对照药剂,以叶面喷雾在播种后的53d即稻纵危害高峰期利用10%四氯虫酰胺40g每亩进行防治。防治后7d进行定点取样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穴,共计调查100穴稻白叶数,以对照区白叶率计算保叶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白叶率(%)=(白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保叶效果(%)=[(对照区白叶率-防治区白叶率)/对照区白叶率)]×100
试验结果如下:
大田移栽20d后不同药剂配比及用量对稻飞虱的防除效果
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
不同药剂配比及用量在播种后60d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
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
不同药剂配比及用量在播种后90d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
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
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几种药剂配比处理水稻种子,在移栽大田20d后对稻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有效减少田间虫源基数,减轻后期飞虱的防治压力。同时在田间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且持效期长达90d以上。通过一次种子处理基本可以控制前中期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氯噻啉与氯虫苯甲酰胺配比成的悬浮种衣剂,通过该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防治秧苗期灰飞虱及稻蓟马,在大田移栽前不需要任何杀虫剂防治这两种害虫,在移栽大田后20d左右也能对稻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大田按照上述配方用量处理水稻种子,秧苗移栽大田后90d基本上不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而现有技术中对水稻上主要虫害-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还是以叶面喷雾为主,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多次施药才能有效控制虫害危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本发明水稻悬浮种衣剂的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