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776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还可以按照乔灌木分类,一般在北方乔木苗比较多,南方灌木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长气候所引起的,苗木为景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木的生长状况对景观园林的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苗木的培育是园林维护的重要部分。

专利号CN 102598918 A公开了一种桂花苗木培育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苗木管理、肥水管理;本发明具有发芽率高、繁殖简单、快捷,在生产中较易推广的特点。本发明所配制的基质的配比,营养合理,有利于苗木的快速繁殖;利用叶面施肥的方法,增加了苗木的营养,缩短了苗木的繁殖时间,但其适用面过窄,且培育出的苗木外形不够美观。

专利号CN 103430807 A公开了一种樱桃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与处理、拱棚内营养钵中播种、播后管理、练苗、大田移栽。本发明人为提高了种子发芽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避免种子因干旱失水不发芽,另外出苗后还可免受春季低温、晚霜等不良气候的影响,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比大田播种早出苗1 个月左右。在营养钵内点播,出苗率达到97% 以上,1kg 种子就可点播1 万余株苗子,而大田开沟条播一亩地3-5kg 可出1 万余株苗子,种子利用率可提高3-5 倍。移栽时苗高10-15cm,高于大田播种苗3-5cm,按相同株行距移栽,苗圃地内生长整齐,方便管理,当年即可长成优质大苗,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了育苗的优质出苗率和种子利用率,达到了种子播种优质高效的育苗目的,但其适用面同样过窄。

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苗木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的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果实后立即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漂去秕核,于阴凉处凉干后贮藏,到第二年春季,选取饱满的种子,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1.0-1.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0.5-1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先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处理种子60秒,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范围为3kHz,电压范围为5kV,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赤霉素进行处理2天,再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双氧水处理2天后,将种子和事先准备好的湿沙按照1:3的比例经过混合放入清洗好的容器中,用保鲜膜覆盖,并在保鲜膜上扎10-15个小孔,放入1-5℃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0天后得到发芽的种子;

b、准备播种土壤:播种土壤分为播种基质和覆盖基质,播种基质为腐殖土或砂壤土,覆盖基质为洗干净的细河沙或费蛭石;

c、播种:播种时,按照重量比配置播种基质后,在营养钵中先装入3.5-4cm的播种基质,用0.5%的百菌清溶液喷洒在充分搅拌均匀的基质上,进行杀菌消毒,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单粒放在中间,然后加入覆盖基质覆盖在上层1-2cm,将点播后的营养钵在拱棚紧靠摆放成畦,每畦四周用土起垄,并一次灌足水,搭建塑料拱棚保温防寒;

d、苗木管理:播种后扣棚增温保墒,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5-35℃内,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 种子出土前需要2-3 天喷一次水,80-90% 幼苗出土后,揭棚通风降温, 白天保持在25℃ -30℃、夜间保持在11℃ -12℃,当阳光直射到拱棚上时进行遮阴,出苗后每隔7-8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病菌滋生;

e、肥水管理:当苗木长到35-45cm时,利用条施方法,在苗木行间开挖30-40cm的深沟,将复合肥30-40kg/亩、尿素30-50kg/亩施入,再覆盖,或将肥料配成溶液,浇灌于苗行之间,15-20天进行浇灌一次;

f、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g、修剪:对侧枝就及时疏去,维持主干延长枝的绝对生长优势。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播种基质需要经过200-4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覆盖基质需要经过200-4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的叶面肥为2%尿素或1000倍氨基酸硼钾钙,所述杀菌剂为6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0倍液。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的营养钵为5cm×5cm 型塑料营养钵。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的拱棚按100平方米摆放3万只营养钵的育苗量育苗。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步骤合理,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广,培育出的苗木较为美观,且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种子利用率,方便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的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果实后立即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漂去秕核,于阴凉处凉干后贮藏,到第二年春季,选取饱满的种子,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1.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0.5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先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处理种子60秒,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范围为3kHz,电压范围为5kV,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赤霉素进行处理2天,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处理2天后,将种子和事先准备好的湿沙按照1:3的比例经过混合放入清洗好的容器中,用保鲜膜覆盖,并在保鲜膜上扎10个小孔,放入1℃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0天后得到发芽的种子;

b、准备播种土壤:播种土壤分为播种基质和覆盖基质,播种基质为砂壤土,覆盖基质为洗干净的细河沙;

c、播种:播种时,按照重量比配置播种基质后,在营养钵中先装入3.5cm的播种基质,用0.5%的百菌清溶液喷洒在充分搅拌均匀的基质上,进行杀菌消毒,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单粒放在中间,然后加入覆盖基质覆盖在上层1cm,将点播后的营养钵在拱棚紧靠摆放成畦,每畦四周用土起垄,并一次灌足水,搭建塑料拱棚保温防寒;

d、苗木管理:播种后扣棚增温保墒,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5℃内,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 种子出土前需要2天喷一次水,80% 幼苗出土后,揭棚通风降温, 白天保持在25℃、夜间保持在11℃,当阳光直射到拱棚上时进行遮阴,出苗后每隔7-8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病菌滋生;

e、肥水管理:当苗木长到35cm时,利用条施方法,在苗木行间开挖30cm的深沟,将复合肥30kg/亩、尿素30kg/亩施入,再覆盖,或将肥料配成溶液,浇灌于苗行之间,15天进行浇灌一次;

f、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g、修剪:对侧枝就及时疏去,维持主干延长枝的绝对生长优势。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播种基质需要经过200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覆盖基质需要经过200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d中所述的叶面肥为2%尿素,所述杀菌剂为60%多菌灵800倍液。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营养钵为5cm×5cm 型塑料营养钵。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拱棚按100平方米摆放3万只营养钵的育苗量育苗。

实施例2:

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的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果实后立即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漂去秕核,于阴凉处凉干后贮藏,到第二年春季,选取饱满的种子,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1.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先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处理种子60秒,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范围为3kHz,电压范围为5kV,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赤霉素进行处理2天,再用质量分数为20%的双氧水处理2天后,将种子和事先准备好的湿沙按照1:3的比例经过混合放入清洗好的容器中,用保鲜膜覆盖,并在保鲜膜上扎15个小孔,放入5℃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0天后得到发芽的种子;

b、准备播种土壤:播种土壤分为播种基质和覆盖基质,播种基质为砂壤土,覆盖基质为洗干净的细河沙;

c、播种:播种时,按照重量比配置播种基质后,在营养钵中先装入4cm的播种基质,用0.5%的百菌清溶液喷洒在充分搅拌均匀的基质上,进行杀菌消毒,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单粒放在中间,然后加入覆盖基质覆盖在上层2cm,将点播后的营养钵在拱棚紧靠摆放成畦,每畦四周用土起垄,并一次灌足水,搭建塑料拱棚保温防寒;

d、苗木管理:播种后扣棚增温保墒,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35℃内,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 种子出土前需要3 天喷一次水,90% 幼苗出土后,揭棚通风降温, 白天保持在30℃、夜间保持在12℃,当阳光直射到拱棚上时进行遮阴,出苗后每隔8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病菌滋生;

e、肥水管理:当苗木长到45cm时,利用条施方法,在苗木行间开挖40cm的深沟,将复合肥40kg/亩、尿素50kg/亩施入,再覆盖,或将肥料配成溶液,浇灌于苗行之间,20天进行浇灌一次;

f、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g、修剪:对侧枝就及时疏去,维持主干延长枝的绝对生长优势。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播种基质需要经过4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覆盖基质需要经过4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d中所述的叶面肥为1000倍氨基酸硼钾钙,所述杀菌剂为70%百菌清8000倍液。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营养钵为5cm×5cm 型塑料营养钵。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拱棚按100平方米摆放3万只营养钵的育苗量育苗。

实施例3:一种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的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果实后立即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漂去秕核,于阴凉处凉干后贮藏,到第二年春季,选取饱满的种子,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1.2%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0.8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先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处理种子60秒,其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范围为3kHz,电压范围为5kV,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赤霉素进行处理2天,再用质量分数为18%的双氧水处理2天后,将种子和事先准备好的湿沙按照1:3的比例经过混合放入清洗好的容器中,用保鲜膜覆盖,并在保鲜膜上扎12个小孔,放入3℃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0天后得到发芽的种子;

b、准备播种土壤:播种土壤分为播种基质和覆盖基质,播种基质为砂壤土,覆盖基质为洗干净的细河沙;

c、播种:播种时,按照重量比配置播种基质后,在营养钵中先装入3.8cm的播种基质,用0.5%的百菌清溶液喷洒在充分搅拌均匀的基质上,进行杀菌消毒,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单粒放在中间,然后加入覆盖基质覆盖在上层1cm,将点播后的营养钵在拱棚紧靠摆放成畦,每畦四周用土起垄,并一次灌足水,搭建塑料拱棚保温防寒;

d、苗木管理:播种后扣棚增温保墒,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30℃内,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 种子出土前需要3 天喷一次水,85% 幼苗出土后,揭棚通风降温, 白天保持在28℃、夜间保持在11℃,当阳光直射到拱棚上时进行遮阴,出苗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病菌滋生;

e、肥水管理:当苗木长到40cm时,利用条施方法,在苗木行间开挖35cm的深沟,将复合肥35kg/亩、尿素40kg/亩施入,再覆盖,或将肥料配成溶液,浇灌于苗行之间,18天进行浇灌一次;

f、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g、修剪:对侧枝就及时疏去,维持主干延长枝的绝对生长优势。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播种基质需要经过3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覆盖基质需要经过300 倍液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消毒。

其中,步骤d中所述的叶面肥为2%尿素,所述杀菌剂为60%多菌灵800倍液。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营养钵为5cm×5cm 型塑料营养钵。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拱棚按100平方米摆放3万只营养钵的育苗量育苗。

基于上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步骤合理,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广,培育出的苗木较为美观,且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种子利用率,方便管理。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