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777阅读:1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苗木栽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其木材纹理细致,具香气,能驱虫,耐腐力强,为名贵木材之一;植株各部均为提制樟脑、樟油的原料,供医药、香料、化工、防腐等用;种子含油量约40%,供工业用油,为制皂的好原料;根、果、枝、叶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强心镇痉、杀虫等功效。同时因其四季常绿,主干通直挺拔,分枝和萌芽能力强,树冠宽大而冠形优美,叶片光亮而浓密,被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于公路、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中。目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存在着种植困难以及病虫害严重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采摘与贮藏首先从母树上进行采摘种子,接着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6-98%,然后将精选后的种子进行贮藏,所述贮藏温度为0℃-8℃;(2)催芽播种前需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种子3-4h消毒杀菌,并用45-55℃的温水浸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3-4次;(3)育苗往苗床上灌溉水,待水渗透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到苗床上,并在播种的种子上喷洒营养液,待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间苗的距离为2-4cm,同时注意剔除长势不好、有病虫害的苗木;(4)起苗将育苗后的苗株保留原有冠幅,并在苗株的底部附带土球,所述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7-9倍;(5)树穴处理在挖好的树穴内填充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所述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的比例为1:1-1:2;(6)香樟树种植将香樟苗木种植在挖好的洞内位置,并立即在苗木下方覆土将其固定,并进行灌溉水处理,定植后1-3天进行连续浇水,每天浇1次水;(7)生长管理香樟修剪要将顶芽下生长超过主枝的侧枝疏剪4-6个,修剪时切忌漫无次序乱剪,应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修剪;(8)施肥复壮生长的同时进行施肥料处理,所述肥料为尿素和硫酸钾,所述施肥的量为尿素4-6kg/667m2、硫酸钾3-5kg/667m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优选的,所述药剂土为药剂与沙壤土混合形成,所述药剂为的成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所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为1:1-1:3。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所述吸水剂的量为20-30g。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采用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所述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从而提高香樟树的质量和减少种植成本,所述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可以防止取苗时苗木根系受到机械损伤,所述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可以提高吸水量,进一步提高存活率,所述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香樟树生长的影响,采用此种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香樟树具有生长优良以及种植成本低的优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采摘与贮藏首先从母树上进行采摘种子,接着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6%,然后将精选后的种子进行贮藏,所述贮藏温度为0℃;(2)催芽播种前需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种子3h消毒杀菌,并用45℃的温水浸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3次;(3)育苗往苗床上灌溉水并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待水渗透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到苗床上,并在播种的种子上喷洒营养液,待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间苗的距离为2cm,同时注意剔除长势不好、有病虫害的苗木,所述药剂土为药剂与沙壤土混合形成,所述药剂为的成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所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为1:1;(4)起苗将育苗后的苗株保留原有冠幅,并在苗株的底部附带土球,所述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7倍,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5)树穴处理在挖好的树穴内填充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并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所述吸水剂的量为20g,所述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的比例为1:1;(6)香樟树种植将香樟苗木种植在挖好的洞内位置,并立即在苗木下方覆土将其固定,并进行灌溉水处理,定植后1天进行连续浇水,每天浇1次水;(7)生长管理香樟修剪要将顶芽下生长超过主枝的侧枝疏剪4个,修剪时切忌漫无次序乱剪,应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修剪;(8)施肥复壮生长的同时进行施肥料处理,所述肥料为尿素和硫酸钾,所述施肥的量为尿素4kg/667m2、硫酸钾3kg/667m2,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采用吡虫啉粉剂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淋。实施例2: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采摘与贮藏首先从母树上进行采摘种子,接着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7%,然后将精选后的种子进行贮藏,所述贮藏温度为4℃;(2)催芽播种前需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种子3.5h消毒杀菌,并用50℃的温水浸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4次;(3)育苗往苗床上灌溉水并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待水渗透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到苗床上,并在播种的种子上喷洒营养液,待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间苗的距离为3cm,同时注意剔除长势不好、有病虫害的苗木,所述药剂土为药剂与沙壤土混合形成,所述药剂为的成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所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为1:2;(4)起苗将育苗后的苗株保留原有冠幅,并在苗株的底部附带土球,所述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倍,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5)树穴处理在挖好的树穴内填充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并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所述吸水剂的量为25g,所述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的比例为1:1.5;(6)香樟树种植将香樟苗木种植在挖好的洞内位置,并立即在苗木下方覆土将其固定,并进行灌溉水处理,定植后2天进行连续浇水,每天浇1次水;(7)生长管理香樟修剪要将顶芽下生长超过主枝的侧枝疏剪5个,修剪时切忌漫无次序乱剪,应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修剪;(8)施肥复壮生长的同时进行施肥料处理,所述肥料为尿素和硫酸钾,所述施肥的量为尿素5kg/667m2、硫酸钾4kg/667m2,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采用吡虫啉粉剂1250倍液、苦参碱水剂900倍液喷雾进行喷淋。实施例3: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采摘与贮藏首先从母树上进行采摘种子,接着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8%,然后将精选后的种子进行贮藏,所述贮藏温度为8℃;(2)催芽播种前需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种子4h消毒杀菌,并用55℃的温水浸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4次;(3)育苗往苗床上灌溉水并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待水渗透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到苗床上,并在播种的种子上喷洒营养液,待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间苗的距离为4cm,同时注意剔除长势不好、有病虫害的苗木,所述药剂土为药剂与沙壤土混合形成,所述药剂为的成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所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为1:3;(4)起苗将育苗后的苗株保留原有冠幅,并在苗株的底部附带土球,所述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9倍,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5)树穴处理在挖好的树穴内填充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并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所述吸水剂的量为30g,所述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的比例为1:2;(6)香樟树种植将香樟苗木种植在挖好的洞内位置,并立即在苗木下方覆土将其固定,并进行灌溉水处理,定植后3天进行连续浇水,每天浇1次水;(7)生长管理香樟修剪要将顶芽下生长超过主枝的侧枝疏剪6个,修剪时切忌漫无次序乱剪,应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修剪;(8)施肥复壮生长的同时进行施肥料处理,所述肥料为尿素和硫酸钾,所述施肥的量为尿素6kg/667m2、硫酸钾5kg/667m2,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采用吡虫啉粉剂1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和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淋。经过以上方法后,分别取出样品,测量结果如下:检测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现有指标种子发芽率(%)95999790成活率(%)92969182种植成本(元)9080100120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当实施例2参数时种植后的香樟树比现有技术种植后的香樟树的发芽率高,且成活率高,种植成本比现有技术种植的也低,此时更有利于香樟树的种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所述在苗床上加入药剂土,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从而提高香樟树的质量和减少种植成本,所述起苗前1天给苗床浇灌水,直到浇灌水渗出为止,可以防止取苗时苗木根系受到机械损伤,所述在挖好的树穴内同时填充吸水剂,然后适当回填细土,可以提高吸水量,进一步提高存活率,所述施肥复壮的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香樟树生长的影响,采用此种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香樟树具有生长优良以及种植成本低的优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