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8329阅读:7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刀鱼,学名Coilia ectenes Jordan,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刀鱼产量逐年下降。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因刀鱼在海里育肥,成熟后洄游到长江产卵,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完全模拟它们的自然环境,付出的成本很大,因此对于渔业养殖而言困难很大,造成刀鱼价格高居不下,普通人家完全没有机会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江刀鱼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在尽可能模拟长江刀鱼自然生长环境的同时,通过对含氧量和水温的控制提高刀鱼的发育速度,缩小养殖周期,并通过实验选取了最佳的捕捞时期,在育肥完成时进行捕捞,提高了养殖成活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江刀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养殖池:养殖池面积500~1000m2,深度2.5~3m,养殖池底部铺设20~30cm高度的泥沙,养殖池顶部设保温透明大棚,养殖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水含氧量传感器、造浪泵和加热器;

2)养殖池环境控制:将养殖池内水保持在以下条件,水温24~28℃,PH值8~8.3,盐度20~35‰,水中氧含量6~10mg/L;

3)鱼苗饲养:选取3~6cm长的健康鱼苗投入到养殖池内,按15~20尾的密度进行鱼苗投放,养殖期间饵料日投放量为鱼体重的3~5%,饵料每天分2次投放,饵料为颗粒料,饵料平均粒径为1~2cm,通过过滤筛二次筛选得到满足平均粒径要求的饵料;

4)疾病防治:每隔一周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

5)收获成鱼:当鱼平均体重达到100~120g/尾时进行捕捞,得到成熟的长江刀鱼。

本发明长江刀鱼养殖方法在尽可能模拟长江刀鱼自然生长环境的同时,通过对含氧量和水温的控制提高刀鱼的发育速度,缩小养殖周期,并通过实验选取了最佳的捕捞时期,在育肥完成时进行捕捞,提高了养殖成活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长江刀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养殖池:养殖池面积500~1000m2,深度2.5~3m,养殖池底部铺设20~30cm高度的泥沙,养殖池顶部设保温透明大棚,养殖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水含氧量传感器、造浪泵和加热器;

2)养殖池环境控制:将养殖池内水保持在以下条件,水温24~28℃,PH值8~8.3,盐度20~35‰,水中氧含量6~10mg/L;

3)鱼苗饲养:选取3~6cm长的健康鱼苗投入到养殖池内,按15~20尾的密度进行鱼苗投放,养殖期间饵料日投放量为鱼体重的3~5%,饵料每天分2次投放,饵料为颗粒料,饵料平均粒径为1~2cm,通过过滤筛二次筛选得到满足平均粒径要求的饵料;

4)疾病防治:每隔一周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

5)收获成鱼:当鱼平均体重达到100~120g/尾时进行捕捞,得到成熟的长江刀鱼。

本发明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通过实时添加碳酸钠、碳酸氢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的方式使养殖池内环境满足PH值和盐度的要求,水温通过加热器进行控制,在寒冷的天气下打开加热器对养殖池内的水加热以满足养殖池环境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