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831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以进行宠物用的牵引线等拉带的卷绕及抽出的牵引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在收纳使用于犬等宠物的散步时的牵引线的装置中,通过卷簧等的施力部件,抵抗作用力并抽出牵引线,且通过积蓄的作用力来卷绕牵引线的技术。在这些牵引线收纳装置中,设为通过伴随着宠物的活动的外力抽出牵引线,且通过积蓄的作用力来卷绕牵引线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的下述专利文献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提供了可以在牵引线的抽出限度中进行牵引线的抽出及卷绕,且通过利用者的操作来停止这些牵引线的抽出及卷绕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采用使用卷绕式的卷盘并可以进行牵引线的抽出和卷绕,且设置锁定装置,在要紧急地停止牵引线的抽出的情况下,限制牵引线的抽出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6213号公报

但是,对于使宠物带着牵引线活动的环境,假定各种状况。可以抽出牵引线的距离成为允许宠物的活动的范围,且期望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扩大或缩小地切换宠物的活动范围。例如,在公园等较大的场所使宠物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略大的范围活动,但在一般道路上等散步时,期望限制宠物的活动范围。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虽然可以在牵引线的最大抽出距离的范围内进行牵引线的抽出及卷绕,但在牵引线的最大抽出范围的中间距离不能进行可以抽出及卷绕的范围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线收纳装置,其可以通过利用者的操作来选择可以进行牵引线的抽出及卷绕的牵引线抽出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供的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收纳宠物等动物用的牵引线的牵引线收纳装置,设有:卷盘,其可以通过向正方向旋转来抽出所述牵引线,且通过向反方向旋转来卷绕所述牵引线;施力部件,其接受伴随着所述牵引线的抽出的外力并积蓄作用力,并伴随着所述外力的解除而对所述卷盘的向反方向的旋转施力;旋转部件,在周部具有被卡合部,与所述卷盘连动而旋转;卡合部件,其具有与所述被卡合部可卡合的卡合部,且相对于所述旋转部件配置于周向规定位置;切换部件,其可以切换成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可卡合的可卡合状态和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不能卡合的不能卡合状态,通过设为所述可卡合状态,将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范围限制在以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位置为终点的范围内,且能够基于所述旋转范围限制所述牵引线的可抽出范围(即,对于抽出的牵引线的长度,可以选择多个长度。)。

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在与卷盘连动而旋转的旋转部件上设置被卡合部,并且将具有能够与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的卡合部件相对于旋转部件配置于周向规定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利用切换部件能够切换成被卡合部与卡合部可卡合的可卡合状态和不能卡合的不能卡合状态,通过设为可卡合状态,可以限制牵引线的可抽出范围。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供牵引线收纳装置,其通过利用切换部件切换成可卡合状态和不能卡合状态,从而可调整(选择)牵引线抽出范围。

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优选具有中间旋转部件,该中间旋转部件与所述卷盘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且对所述旋转部件传递所述卷盘的旋转。

另外,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在卷盘的旋转和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利用中间旋转部件传递卷盘的旋转。通过设置中间旋转部件,可以适当设定旋转部件旋转而到达卡合位置为止的期间的卷盘转速。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抑制卷盘或旋转部件的直径的制约,可实现卷盘及旋转部件的小型化或牵引线收纳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优选,所述卡合部件具备与所述卡合部一体地工作的卡止爪,所述卡止爪所能够卡止的卡止齿在所述卷盘的侧面沿周向设置多个,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卡止爪和所述卡止齿卡合而限制所述卷盘的旋转。

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当卡合部与被卡合部成为卡合的状态时,设于卷盘侧的卡止齿及卡止爪也成为卡合的状态。这样,可以卡合卡止齿及卡止爪,且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卷盘的旋转。

由此,可以减轻对被卡合部的转矩负荷,且能够抑制旋转部件的破损。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对卷盘直接地进行旋转限制,即使在卡合状态下对牵引线抽出赋予较强的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更可靠地限制卷盘的向正方向的旋转。

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可以具备相对于所述卡止齿或所述旋转部件能够卡止的卡止部件。

如本发明那样,通过设置与卡止齿或旋转部件接触而可以限制卷盘的旋转的卡合部件以外的部件,从而可以附加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制动机构及锁定功能。即,不管抽出牵引线的距离如何,均可以赋予牵引线抽出的紧急停止或牵引线抽出距离的锁定等、与利用者的需求相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利用者的操作来选择可以进行牵引线的抽出及卷绕的牵引线抽出范围的牵引线收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结构概略图。

图3是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壳体(case)的立体图,(a)是表示顶面侧壳体的壳体外侧的立体图,(b)是表示底面侧壳体的壳体内侧的立体图。

图5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卷盘,(a)是平面图,(b)是正面图,(c)是底面图。

图6表示构成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齿轮机构的齿轮,(a)表示开关齿轮,(b)表示中间齿轮,(c)表示主动齿轮。

图7是图6的齿轮机构及切换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中间开关,(a)是立体图,(b)是平面图,(c)是正面图。

图9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切换部件,(a)是顶面侧立体图,(b)是底面侧立体图,(c)是平面图,(d)是正面图。

图10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制动部,(a)是未实施制动的状态,(b)是实施制动的状态。

图11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选择最大自由范围时的卡合部、被卡合部、卡止爪及卡止齿的位置关系。

图12表示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中选择中间自由范围时的卡合部、被卡合部、卡止爪及卡止齿的位置关系。

图13表示图12所示的卡合状态下的卡止齿及卡止爪的移动。

图14是使用图1的牵引线收纳装置进行宠物的散步时的图像图,(a)是选择最大自由范围的情况,(b)是选择中间自由范围的情况。

符号的说明

2 牵引线

10 牵引线收纳装置

50 卷盘

54a、54b 凸缘部

56a、56b 卡止齿

70 中间开关(卡合部件)

74 卡合部

76a、76b 卡止爪

120 中间齿轮(中间旋转部件)

130 开关齿轮(旋转部件)

132 被卡合部

140 切换部件

152 卡止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牵引线收纳装置10进行详细的说明。牵引线收纳装置10具备图1所示的外观。另外,如图1或图2所示的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结构概略图所示,牵引线收纳装置10具备卷盘50、中间开关70、旋转部件130、中间齿轮120(中间旋转部件)、切换部件140及制动部150。牵引线收纳装置10在下述的卷盘50的卷绕部52上卷绕牵引线2,通过设于壳体20的牵引线抽出部26而可以使牵引线2出入。

牵引线收纳装置10通过向牵引线2的抽出方向作用拉伸的外力,从而使卷盘50沿牵引线抽出方向(正方向)旋转,可以抽出牵引线2。另外,伴随着牵引线2的抽出,在下述的卷簧(未图示)上积蓄作用力,并且使用积蓄的作用力来使卷盘50向卷绕牵引线2的方向(反方向)旋转,可以卷绕牵引线2。

这样,牵引线收纳装置10具有进行牵引线2的抽出及由作用力进行的牵引线2的卷绕的牵引线可抽出范围(自由范围)。牵引线收纳装置10如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具有不仅可以将牵引线可抽出范围(自由范围)设为与牵引线2的全长匹配的最大的范围(最大自由范围),而且也可以将自由范围设定成比最大自由范围短的中间范围(中间自由范围)等的技术特征。

接着,对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或图4等所示,壳体20为了在牵引线收纳装置10中收纳各机构等而设置。在壳体20上设有卷盘收纳部22、把手部24及牵引线抽出部26。

卷盘收纳部22为了收纳卷盘50或齿轮机构100等而设置。另外,把手部24是起到作为用于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利用者P握持于手的把柄的功能的部分。另外,牵引线抽出部26是使牵引线2向壳体20的外侧和内侧出入的部分。

壳体20具有图4(a)所示的第一壳体结构体20a和图4(b)所示的第二壳体结构体20b。壳体20通过使两者组合而在内侧形成有构成卷盘收纳部22的空间。

另外,在第一壳体结构体20a中成为卷盘收纳部22的外侧的部分,设有从壳体外侧向内侧大致圆形地凹下的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具有成为与卷盘收纳部22的界限的隔离壁34和周面36。在隔离壁34上设有中间齿轮突出孔40,贯通壳体20的内外。

另外,在周面36上设有卡合部突出孔38。另外,在相对于卡合部突出孔38邻接于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的外侧的位置,设有自由范围显示部28。

如图4(b)所示,在卷盘收纳部22的底面侧,设有卷盘支承轴30。卷盘支承轴30在壳体20内可旋转地支承卷盘50。

卷盘50,如图5所示,具备卷绕部52及凸缘部54a、54b。卷盘50设为凸缘部54a侧朝向第一壳体结构体20a侧且凸缘部50b侧朝向第二壳体结构体20b侧的姿势,且收纳于壳体20的卷盘收纳部22内。

卷绕部52是可以卷绕牵引线2,且具备用于插通上述的卷盘支承轴30的轴贯通孔66的筒状的部件。在卷绕部52,内置有未图示的卷簧(施力单元)。

因此,当作用向壳体20的外侧抽出牵引线2的外力时,卷簧(未图示)中积蓄作用力。另外,当向抽出牵引线2的方向的外力降低时,通过积蓄于卷簧中的作用力,卷盘50向抽出牵引线2时的反方向旋转,从而卷绕牵引线2。

如图5(a)及(c)所示,在凸缘部54a、54b上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8个)从卷盘50的旋转中心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爪状的卡止齿56a、56b。卡止齿56a、56b具有成为卷盘50的正旋转方向前方侧的面的滑动侧面60a、60b和成为正旋转方向后方侧的面的卡止侧面58a、58b。

滑动侧面60a、60b在平面视图中成为弯曲的形状。具体而言,滑动侧面60a、60b以随着从卷盘50的旋转中心侧向径向外侧而朝向卷盘50的正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方式弯曲。另一方面,卡止侧面58a、58b从卷盘50的旋转中心侧向径向外侧直线地延伸。

如图5(a)所示,在凸缘部54a上形成有主动齿轮收纳部62。主动齿轮收纳部62收纳下述的主动齿轮110。在主动齿轮收纳部62,固定有主动齿轮110。作为主动齿轮110的固定方法,考虑各种方法,例如可采用在主动齿轮110的外周部及主动齿轮收纳部62的内周面设置凸部及凹部并使其相互嵌合的结构等。

齿轮机构100为了与卷盘50的旋转从动而旋转且可以切换自由范围而设置。齿轮机构100由固定于卷盘50的主动齿轮110、传递主动齿轮110的旋转的中间齿轮120(中间旋转部件)和接受中间齿轮12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件130(旋转部件)构成。

如图7所示,主动齿轮110及中间齿轮120收纳于卷盘收纳部22的内侧。另一方面,旋转部件130经由隔离壁34而设于在卷盘收纳部22的外侧形成的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内。中间齿轮120经由其一部分设于隔离壁34的中间齿轮突出孔40而从卷盘收纳部22的内侧向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突出,并与旋转部件130咬合。

接着,参照附图,对构成齿轮机构100的齿轮的详情进行说明。图6中表示构成齿轮机构100的主动齿轮110、中间齿轮120及旋转部件130的平面图及正面图。

如图6(c)所示,主动齿轮110具备用于固定于卷盘50的固定部114及中间齿轮咬合部112。主动齿轮110将固定部114收纳于卷盘50的主动齿轮收纳部62而固定,伴随着卷盘50的旋转进行旋转。

如图6(b)所示,中间齿轮120具备主动齿轮咬合部122、开关齿轮咬合部124及隔离壁嵌入部126。主动齿轮咬合部122与设于主动齿轮110的中间齿轮咬合部112咬合。因此,中间齿轮120传递主动齿轮1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另外,如图7所示,中间齿轮120将隔离壁嵌入部126嵌入设于隔离壁34的中间齿轮突出孔40,开关齿轮咬合部124成为向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侧突出的状态。

旋转部件130为了与卷盘50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且通过与后面详细叙述的卡合部74的卡合状态来实现自由范围切换而设置。旋转部件130是具有与设于壳体20的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圆板状的部件,设为将表面130a朝向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外侧且将背面130b朝向隔离壁34侧的状态,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嵌入到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内。

另外,如图6(a)所示,在旋转部件130的背面130b侧设有齿轮状的中间齿轮咬合部138。在中间齿轮咬合部138,咬合有中间齿轮120的开关齿轮咬合部124。因此,旋转部件130伴随着卷盘50的旋转而经由中间齿轮120传递旋转力,在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内进行旋转。

在旋转部件130的外周部,设有被卡合部132。被卡合部132设为从旋转部件130的径向外侧向内侧凹下的凹状的部件。被卡合部132通过设于下述的中间开关70的卡合部74进入而可以卡合。

如图2所示,中间开关70(卡合部件)相对于上述的旋转部件130设于周向规定位置上与径向外侧邻接的位置。如图8所示,中间开关70将支承部72、卡合部74、卡止爪76a、76b及卡止爪连结部78一体地形成。

另外,中间开关70具有向与柱状的支承部72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卡止爪连结部78,且在卡止爪连结部78的两端具有卡止爪76a、76b。另外,在卡止爪76a,竖立设置有大致圆柱形状的卡合部74。

如图2等所示,中间开关70从把手部24到卷盘收纳部22收纳于壳体20的内侧。另外,中间开关70通过在支承部72中设有卡止爪连结部78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的螺旋弹簧80,向从把手部24侧朝向卷盘50侧的方向被施力。即,卡合部74以可以从壳体20的卡合部突出孔38向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内突出的方式被施力。

因此,当使嵌入到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内的旋转部件130旋转且使被卡合部132到达与卡合部突出孔38邻接的位置时,成为使卡合部74从卡合部突出孔38突出,且卡合部74进入被卡合部132而卡合的状态。另外,中间开关70成为向卷盘50侧滑动的状态。

另外,中间开关70相对于壳体20,以卡止爪76a、76b朝向卷盘50侧的方式安装。如上所述,当中间开关70成为向卷盘50侧滑动的状态时,关于卡止爪76a、76b,也向卷盘50方向移动。伴随于此,卡止爪76a、76b移动到可以与卡止齿56a、56b卡合的位置。当卡止爪76a、76b和卡止齿56a、56b卡合时,成为限制卷盘50的旋转的状态。

切换部件140为了进行禁止卡合部74向被卡合部132的进入的状态(不能卡合状态)和允许卡合部74向被卡合部132的进入的状态(可卡合状态)的切换而设置。如图9所示,切换部件140成为大致圆形的形状且外径与旋转部件130大致相同等。

切换部件140具备凹部142、导向部144和安装部146。凹部142设于切换部件140的外缘,且从外周向中心方向形成为凹状。导向部144为了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利用者P进行切换部件140的旋转操作而进行设置,设于与凹部142对应的位置。

另外,切换部件140通过将安装部146相对于隔离壁34的切换部件嵌入部42嵌入,从而以盖到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外侧的方式安装于旋转部件130。切换部件140使用导向部144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一边使侧面与切换部件收纳区域32的周面36抵接一边进行旋转。

如上所述,当使被卡合部132对准与卡合部突出孔38邻接的位置时,形成卡合部74可进入的区域。因此,在使导向部144对准自由范围显示部28中显示为“中间”的部分(中间自由范围显示区域46)的状态下卡合部突出孔38到达与凹部142连接的位置时,相对于卡合部74的可进入区域,成为卡合部74可进入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使导向部144对准设于偏离中间自由范围显示区域46的位置的显示为“最大”的部分(最大自由区域44)时,成为利用切换部件140的外缘限制卡合部74向可进入区域的进入的状态。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齿轮机构100及切换部件140的配置。图7是齿轮机构100及切换部件140的分解立体图。如上所述,旋转部件130与卷盘50的旋转连动地旋转。

当抽出牵引线2且卷盘50向正方向旋转时(图7中逆时针方向),从主动齿轮110传递旋转的中间齿轮120向与主动齿轮110相反的方向旋转(图7中顺时针方向)。另外,从中间齿轮120对中间齿轮咬合部138传递旋转力的旋转部件130向与中间齿轮120相同的方向旋转(图7中顺时针方向)。

这样,旋转部件130传递卷盘50的旋转且朝向卷盘50旋转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切换部件140不与旋转部件130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仅通过由利用者P的操作来操作导向部144,从而进行旋转。

制动部150为了禁止卷盘50的正方向及反方向的任意方向的旋转,且将牵引线2的抽出维持为规定的距离而设置。如图10所示,制动部150具备卡止部件152、压缩弹簧154及操作部156。卡止部件152收纳于把手部24内,利用压缩弹簧154向离开卷盘50的方向被施力。操作部156可以以相对于壳体20固定的摇摆支点158为支点进行摇摆。

如图1及图2所示,操作部156,一部分从把手部24内侧向外侧突出。当握住操作部156中从把手部24突出的部分时,操作部156以摇摆支点158为中心进行摇摆,卡止部件152抵抗压缩弹簧154的作用力而向卷盘50侧滑动。伴随于此,卡止部件152与卷盘50的卡止齿56a、56b卡合,成为禁止卷盘50向正方向及反方向的旋转的状态,即锁定卷盘50的旋转的状态。

接着,关于牵引线收纳装置10的自由范围切换,参照附图,分别对将自由范围设为牵引线2的抽出限度(最大自由范围)的情况和在中间距离限制牵引线2的抽出的情况(中间自由范围)进行说明。

《选择最大自由范围的情况》

图11表示选择最大自由范围时的切换部件140、旋转部件130及卷盘50的位置关系。此外,图11中省略主动齿轮110、中间齿轮120、隔离壁34等的图示。图11(a)是选择最大自由范围时的切换部件140、旋转部件130、卷盘50及中间开关70的立体图。

图11(a)、(b)表示初始状态(抽出牵引线2前)。初始状态下,旋转部件130的被卡合部132存在于与同图中所示的起始位置S邻接的位置。当抽出牵引线2时,与卷盘50的旋转连动,旋转部件130进行旋转。伴随于此,旋转部件130从起始位置S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不久,被卡合部132到达卡合部突出孔38。

在此,如图11(b)所示,当使设于切换部件140的导向部144对准设于壳体20的自由范围显示部28的显示为“最大”的位置时,如图11(c)所示,卡合部74被切换部件140的外缘限制而成为不能够从卡合部突出孔38突出的状态。

因此,即使旋转部件130到达至被卡合部132与卡合部突出孔38邻接的位置,卡合部74与被卡合部132也不卡合。另外,关于与卡合部74一体地移动的卡止爪76a、76b,也不向卷盘50方向移动,卡止爪76a、76b不与卡止齿56a、56b卡合。因此,在使导向部144对准自由范围显示部28的显示为“最大”的位置的状态下,牵引线2的抽出限度设为相当于牵引线2的大致全长的长度,在该范围内可以进行牵引线2的抽出及卷绕。

《选择中间自由范围的情况》

接着,参照附图,对牵引线2的抽出限度中将规定的中间距离设为自由范围(中间自由范围)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2表示将中间距离设为自由范围(中间自由范围)时的切换部件140、旋转部件130及卷盘50的位置关系。

此外,图12中,也与图11相同,省略主动齿轮110、中间齿轮120、隔离壁34等的图示。图12(a)是选择中间自由范围时的切换部件140、旋转部件130、卷盘50及中间开关70的立体图。

如图12(b)所示,在使切换部件140的导向部144对准自由范围显示部28的显示为“中间”的部分的情况下,成为凹部142与卡合部突出孔38邻接而定位且卡合部74可进入到开关齿轮130的被卡合部132的状态。

当在这样的状态下抽出牵引线2时,旋转部件130与卷盘50的旋转连动地旋转。不久,当被卡合部132到达相当于卡合部突出孔38的位置时,中间开关70的卡合部74进入到凹部142及卡合部突出孔38而卡合。另外,关于卡止爪76a、76b,也与卡合部74相同,向卷盘50侧移动,并与卡止齿56a、56b卡合。

在此,如图13所示,当被卡合部132到达与卡合部74卡合的位置时,卡止爪76a、76b和卡止齿56a、56b接触。在该状态下,即使向抽出牵引线2的方向作用外力,卡止爪76a也与卡止齿56a抵接,因此,卷盘50不能够继续向正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卷盘50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卡止爪76a与构成光滑的曲面的卡止齿56a的侧面抵接。在该情况下,倒卷卷盘50的力传递至主动齿轮110、中间齿轮120及旋转部件130,在形成于被卡合部132的R形状的部分,中间开关70被推回。由此,不限制卷盘50的旋转,可以进行牵引线2的卷绕。

因此,在使导向部144对准显示为“中间”的部分的情况下,牵引线2的抽出限度限定为不满牵引线2的大致全长的长度,在该范围内可以进行牵引线2的抽出及卷绕。

图14表示将牵引线收纳装置10用于犬等宠物的散步的情况。图14(a)表示选择最大自由范围的情况,图14(b)表示选择中间自由范围的情况。如图14(a)所示,在选择最大自由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牵引线2的抽出范围L内允许宠物的活动,且在范围L内进行牵引线2的抽出及卷绕。

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在选择中间自由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牵引线2的抽出范围M内限制宠物的活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范围M内进行牵引线2的抽出及卷绕的任一者。另外,在这些范围的任一范围内,也可以使制动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卷盘50上设置卡止齿56a、56b且通过卡止爪76a、76b与卡止齿56a、56b的卡合来限制卷盘50的旋转的例子,但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不在卷盘50上设置卡止齿56a、56b,而通过卡合部74与被卡合部132的卡合来阻止旋转部件130的旋转并限制卷盘50的旋转。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壳体20的一方侧的侧面设有切换部件140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壳体20的底面侧也设置切换部件140,而可以选择3个以上的自由范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牵引线收纳装置10上设有制动部150的例子,但也可以附加锁定卡止部件152的位置的功能。如果附加这样的锁定功能,则在利用者P使用牵引线收纳装置10进行宠物的散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利用者P的喜好来保持牵引线2的长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即,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它们全部包含于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牵引线收纳装置可适当地用作能够进行宠物用的牵引线等拉带的卷绕及抽出的牵引线收纳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