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02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移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苗或种薯等的移植机,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的移植机,将在移植机的载置台上准备的种薯或苗等移植物,逐一地向与该移植机的行驶配合地环状地旋转搬送的多个供给杯供给,并且经由栽种工具栽种在农田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上述的移植机是经由栽种离合器而向栽种工具侧传动驱动力的结构。

并且,作为现有的移植机的株距调节机构,通过在株距变速输出轴上设置的销与栽种传动限制臂抵接而使该栽种传动限制臂转动,解除与在栽种离合器的外周部上形成的栽种传动限制槽的配合,驱动栽种离合器轴,使栽种工具上下动作。

并且构成为:若栽种离合器的外周部旋转一周,则栽种传动限制臂的前端部再度与该外周部的栽种传动限制槽配合,停止栽种离合器轴的驱动,并且使栽种工具的上下动作停止。

并且构成为:通过从与该株距变速输出轴一体旋转的多个株距变速输出齿轮中选择任意一个,对来自株距变速输入轴的传动比进行变更而对株距变速输出轴的旋转速度进行变更,从而调整株距。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75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上述的株距调整机构构成为从多个株距变速输出齿轮任选一个并改变来自株距变速输入轴的传动比来改变株距变速输出轴的旋转速度,所以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株距调整的移植机。

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移植机,在行驶车体15具备栽种移植物22的栽种工具11和使上述栽种工具11间歇地动作的栽种驱动机构400,上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栽种驱动机构400具备:对向上述栽种工具11的传动进行接通断开的栽种离合器420;设置于上述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的能够转动的凸轮部件441;基于上述凸轮部件441的形状而使上述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成为断开状态的限制部件460;以及使上述限制部件460移动而使上述栽种离合器420的断开状态成为接通状态的驱动装置1400,上述驱动装置1400包括:向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的方向对上述限制部件460加力的加力部件1420;限制上述限制部件460向使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的方向移动的止动件1430;以及将上述止动件1430的限制切换为作用状态、非作用状态的驱动器1440,使上述驱动器1440动作而将上述止动件1430从作用状态切换为非作用状态,由此上述限制部件460向使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的方向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从而上述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转变成接通状态。

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基础上,设置导向板1460,该导向板1460在预定位置限制上述止动件1430的移动并且沿移动方向进行引导。

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1或方案2的基础上,在上述驱动器1440和上述止动件1430之间,设置有应变机构1450,该应变机构1450能够与上述驱动器1440的动作无关地通过手动将上述止动件1430从作用状态切换为非作用状态。

根据方案1的发明,能够通过设置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的凸轮部件441来使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断开状态,并且能够使驱动装置1400动作而使限制部件460移动进而使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所以能够实现栽种驱动机构400的结构的简化。

另外,通过使驱动器1440动作而将止动件1430切换为作用状态或非作用状态,能够切换栽种离合器420的接通或断开,所以能够实现驱动装置1400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降低成本。

根据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设置在预定位置限制止动件1430的移动并且沿移动方向进行引导的导向板1460,从而止动件1430准确地移动至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所以适当地进行栽种离合器420的接通或断开,并且能够使止动件1430顺利地移动。

根据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能够在任意的时刻使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所以能够手动调整栽种位置。另外,维修保养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苗移植机的左视图。

图2是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取出部件和栽种工具的动作以及载苗台的横向输送动作的时间,并且表示取出部件和栽种工具的动作以及供给装置的输送杆的纵向输送动作的时间的图。

图4(a)是供给装置的立体图,图4(b)为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托盘纵向输送装置的构成的概略侧视图。

图6是苗栽种装置和栽种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7是栽种驱动机构的概略左视图。

图8(a)是栽种驱动机构的驱动装置以及止动件臂的俯视图。

图8(b)是驱动装置以及止动件臂的后视图。

图8(c)是驱动装置以及止动件臂的右视图。

图9是说明各种操作杆以及操作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说明向控制部的输入输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移植机进行说明。

对蔬菜等的苗进行移植的苗移植机1,如图1、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具备左右的前轮2以及后轮3的行驶车体15;配置在行驶车体15的前部的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在行驶车体15的后部设置的、为了将苗22栽种于农田而使栽种工具11上下摆动的苗栽种装置300;供给收纳有苗22的托盘20的供给装置100;使取出部件260进入供给装置100的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的 内部而取出苗22向栽种工具11供给的取出装置200;配置在压地轮13以及操作把手8的中央部的操作部600等。

并且,构成为从发动机12输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4分支,经由左右的行驶传动箱向左右的后轮3各自传动,并且也向在变速箱4的后侧设置的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

即,为了从育苗孔穴21取出苗22并栽种于农田的垄部,使来自变速箱4的动力向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经由链带202向取出装置200传动,并且经由在该栽种传动装置18上设置的栽种驱动机构400和苗栽种装置300向栽种工具11传递。

另外,苗移植机1的栽种动作构成为利用栽种驱动机构400而间歇地进行。

在上述供给装置100的输送动作中包括:为了由取出部件260将托盘20的横方向一列的育苗孔穴21的苗依次取出,而载苗台110间歇地沿左右横方向移动的横向输送动作;以及在横方向一列的所有的育苗孔穴21的苗的取出结束后,载苗台110上的托盘20利用输送杆121而针对育苗孔穴21的横方向一列向下方输送的纵向输送动作。

利用输送杆121进行的纵向输送通过如下方式执行,成为输送杆121的前端部在托盘20的里面侧的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槽部卡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输送杆121在侧视时描绘大致四边形的轨迹A(参照图5)地转动,由此托盘20沿搬运路111向倾斜下方间歇地进行纵向输送。

另外,在变速箱4后端的左右方向上配置的左右框架16的后部,设有在靠右的位置上延伸的主框架17。构成为在该主框架17的后端部分别设置从左右端侧向后方延伸的操作把手8,该操作把手8经由主框架17以及左框架16支撑于变速箱4。由此,作业者能够一边在行驶车体15的后方步行一边用操作把手8进行行驶车体15的操向操作。

即,构成为能够在以左右的前轮2以及后轮3跨垄U的状态下一边使行驶车体15行进,一边自动地将托盘20收纳的苗22栽种在垄U的上表面上。

并且,在行驶部上设有相对于行驶车体15使左右一对的后轮3上下移动、对行驶车体15的姿态以及车高进行控制的机体控制机构50。

机体控制机构50在左右的行驶传动箱与行驶车体15之间,具备通过后轮 3的上下运动来升降行驶车体15的升降缸10、使行驶车体15左右倾斜的水平用液压缸14,在使该液压升降缸10伸缩动作时,左右的后轮3在同方向上以相同量相对于行驶车体15上下移动,行驶车体15升降。

接着,对上述取出部件260、栽种工具11、供给装置100以及输送杆121的动作时间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取出部件260的动作、栽种工具11的动作、以及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并且表示取出部件260的动作、栽种工具11的动作、以及供给装置100的输送杆121的纵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的图。

此外,纵向输送动作是在载苗台110移动至左右方向的最端部且最后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被拔取时进行的动作。

图3的横轴以各种驱动臂的从水平方向的转动角度为基准。例如,取出部件260将驱动臂220的转动角度作为基准,栽种工具11将上下移动臂320的转动角度作为基准,利用供给装置100进行的纵向输送将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转动角度作为基准。

如图3所示,构成为,根据取出爪的动作时间2210,在时刻P2取出部件260从育苗孔穴21将苗22抓住并拔出,在时刻P3的紧前开始向苗22的栽种工具11的放出,在时刻P3苗22的放出结束,在时刻P4伸入相邻的育苗孔穴21的内部并抓住苗22后,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拔出。

另外,构成为,根据栽种工具的动作时间2220,在从上死点少许降落后的时刻P3,栽种工具11停止下降动作,并在时刻P4到达下死点。

在此,在栽种工具11停止下降动作的时刻P3,包含取出部件260的动作、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载苗台110的动作)、以及纵向输送动作(输送杆121的动作)的栽种动作同时停止。由此,成为间歇地进行栽种动作并能够进行栽种株距的调整的结构。此外,上述动作的停止期间配合预期的栽种株距,由操作部600设定为从0秒到预定的时间。

间歇地进行栽种动作的结构具有栽种驱动机构400的栽种离合器420、间歇用凸轮441、驱动器1440等。

另外,构成为,根据上述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的动 作时间2230,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期间,即时刻P4以后到P2为止的期间,一个育苗孔穴21的量的横向输送动作停止,在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停止的时刻P3,在育苗孔穴21的一个量的横向输送动作的中途,横向输送动作也同时停止。

另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根据利用供给装置100的输送杆121进行纵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2240,在上述输送杆121在侧视时描绘大致四边形的轨迹A的动作中,输送杆121的前端部从托盘20的里面侧的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a拔出,接着向上方移动并再次进入下一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为止的返回动作,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后开始,并在取出部件260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即将拔出之前完成,在时刻P2开始纵向输送动作,在时刻P3完成纵向输送动作。

通过上述结构,在输送杆121的返回动作中,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由此托盘20被取出部件260按压,所以能够防止托盘20在搬运路111上朝向下方多余地移动。

另外,通过间歇栽种来使栽种工具11的动作停止时,利用输送杆121进行的托盘20的纵向输送动作完成,所以能够以间歇栽种的停止状态而由输送杆121可靠地保持托盘20,能够防止托盘20在搬运路111上朝向下方多余地移动。

即,在间歇栽种的停止状态下,如上述所述与栽种动作关联的部件同时停止,所以容易因机体的振动等而使托盘20的上下位置产生偏移,但利用输送杆121进行的托盘20的纵向输送动作完成时,输送杆121以伸入相邻的育苗孔穴21彼此的间隙21a的状态停止,由此输送杆121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20。

另外,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期间,在搬运路移动装置170不进行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且在通过间歇栽种动作使栽种工具11的动作停止时是在育苗孔穴21的一个量的横向输送动作的中途,所以在育苗孔穴21的一个量的横向输送不成为苗的取出动作的阻碍的时间,且能够使之慢慢地动作,从而提高横向输送的精度。

另外,构成为,在输送杆121进行返回动作期间,不进行利用搬运路移动装置170进行的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由此,通过利用 搬运路移动装置170进行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能够防止托盘20的位置偏移,能够实现稳定的纵向输送。

接着,对使上述供给装置100的输送杆121间歇地驱动的机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纵向输送装置120具备:上述输送杆121;固定有输送杆121的两端部121b的上侧前端部121b1,且在下部形成有具有一侧向内侧弯曲的弯曲缘部131a的突起状凸轮131的输送杆臂130;根底部141在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用前端部142将输送具臂130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在下端缘部上将第一凹部143a、第二凸部143b、第三凹部143c在侧视时平滑地连续地形成的输送臂140;从取出装置200侧看通过从苗移植机1的动力源取得的驱动力向箭头E方向转动的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中央位置和右端位置的两部位上分别固定,在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具有牵制辊152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

并且,在输送臂140的前端部142、与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的下部110a1之间,以对输送臂140始终向下加力的第一加力部件160。并且,在输送臂140的根底部141上,固定有保持在输送杆臂130的上端部上设置的销132上安装一方端的第二加力部件161的另一方端的弹簧安装杆163。

而且,通过导程凸轮轴171的转动,当载苗台110向右方向即箭头F方向移动时,则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向箭头E方向转动。

其间,取出装置200从右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工具11供给,其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右端移动的时点,最左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被取出装置200取出。

此时构成为,上述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设置的牵制辊152,在开始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接触后,稍迟开始与输送杆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接触,因此输送杆121伴随着输送臂140的顺时针的转动临时上升移动后,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

即,输送杆121向箭头121a0的方向临时上升移动,从而在此之前保持于切口部112a的输送杆121的突起部121ab从切口部112a脱出,并且在此之前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间隙21a待机的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也在该间隙21a的范围内向箭头121a0的方向上升移动。此后,输送杆臂130以前端部 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从而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向箭头121a1的方向移动。并且,切口部112a的切口深度,为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能够在间隙21a的范围内移动的程度。

若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持续与输送杆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的接触,因此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此时,同时地牵制辊152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向第二凸部143b移动,因此输送臂140进一步顺时针转动,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并向箭头121a2的方向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在牵制辊152与输送杆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为非接触状态的同时,通过第二加力部件161的复原力,输送杆臂130在前端部142的轴中心顺时针瞬时地转动,从而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向从间隙21a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位于上侧的间隙21b,如箭头121a3所示那样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一边与输送臂140的第三凹部143c接触一边移动,因此第一加力部件160的复原力,将输送臂140向下方拉伸,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间隙21b的状态,并且向箭头121a4的方向移动,并且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

并且,向箭头121a4的方向移动的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育苗孔穴彼此的间隙的状态,当载苗台110开始向箭头G方向、即左方向移动,则取出装置200从左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此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左端移动的时点,将最右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被取出装置200取出。

并且,其间,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苗22的重量而使托盘20向下方偏移动作。

并且,当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苗22取出时,则开始与输送杆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接触。

通过重复上述动作,托盘20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移动,并且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间歇地进行纵向输送。

由此,能够获得紧凑构造的纵向输送装置120。并且,能够通过引导轨道155、导程凸轮轴171的简单的构造将托盘搬运路111左右移动地支撑。

并且,通过输送杆121的中央部121a配置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上,从而防止托盘20不会像内侧挠曲,因此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能够确保一定宽度的间隙21a、21b,因此输送杆121能够可靠地进入间隙21a、21b。

并且,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的下游侧形成有曲面部111c,因此托盘20沿着该曲面部111c挠曲,因此,在托盘输送时,即使输送杆121向箭头121a2的方向移动时,该挠曲成为阻力,能够防止托盘20向下游侧偏移。

接着,使用图6至图8,对上述苗栽种装置300、以及栽种驱动机构40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苗栽种装置300,如图6所示,具备:将苗22栽种于农田的栽种工具11;用于使栽种工具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具有彼此平行地配置的上臂311和下臂312的摆动连杆机构310;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一连结轴321转动自如地安装、使摆动连杆机构31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臂320。第一连结轴321固定在上下移动臂320上。

并且,用于使上下移动臂320转动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从栽种驱动机构400突出地设置,在其前端部上固定有上下移动臂320。

进而,苗栽种装置300具备: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二连结轴341可转动地设置的栽种工具11的开闭臂340;在第一连结轴321上设置,并且当与在开闭臂340的前端部上设置的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接触地转动时则使开闭臂34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开闭凸轮322;一端部351与开闭臂340的前端部的第三连结轴343连结,另一端部352连结在栽种工具11的开闭机构11a侧的开闭用连结线缆350。

摆动连杆机构310具备:在收纳栽种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前侧上端部401a上,将上端在上前轴313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前轴314a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前摆动臂316a;在上述外罩401的后侧上端部401b上,将上端在上后轴313b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后轴314b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后摆动臂316b,在连结支撑板315设置的上轴316上,将上述上臂311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在连结支 撑板315的下后轴314b上,将上述下臂312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将上臂311以及下臂312各自的后端部,与在栽种工具11的支撑板317上设置的转动上轴317b和转动下轴317b转动自如地连结。

根据上述结构,当通过栽种驱动机构400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旋转驱动时,则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1的方向转动,从而下臂312以及上臂311重复上下摆动并且也进行前后摆动,栽种工具11对苗22的栽种动作,相对于垄U以规定的间隔自动地进行。

并且,在该栽种动作时,固定有第一连结轴321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1的方向转动,则在第一连结轴321上固定的开闭凸轮322一边与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接触一边转动,因此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前方向(逆时针方向)摆动。伴随该动作,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被向前方向拉伸,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打开栽种工具11。

并且,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后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时,则通过对在开闭机构11a上设置的栽种工具11始终向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省略图示)的作用,从而将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向后方向牵引,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关闭栽种工具11。

根据上述结构,上下移动臂320为以1轴驱动的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上下移动臂320、开闭臂340、以及开闭凸轮322紧凑地构成,顺畅地进行栽种动作。

接着,使用图2、图7以及图8(a)(b)(c)对向俯视时配置于比苗栽种装置300靠右侧的栽种驱动机构400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的传动进行接通断开的离合器机构进行说明。

栽种驱动机构400,如图7所示,分别可转动地配置以下部件:将从栽种传动装置18输出的驱动力向栽种离合器420传动的第一齿轮410;接受来自第一齿轮410的驱动力而将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切换为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栽种离合器420;在栽种离合器420为接通状态时传递驱动力的从相对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固定的传动齿轮421a接受驱动力的第二齿轮430;与和第二齿轮430同轴固定的小径齿轮430a啮合而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驱动力的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第三齿轮450。这 里,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在栽种离合器420为断开状态时不转动而停止,不进行向第二齿轮430的传动。

另外,栽种驱动机构400具备:设置在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固定于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并且为了将栽种离合器420强制地从接通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而具有在外周缘部的一部分形成的凸部441a的间歇用凸轮441;具有为使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接触而配置的第一臂460A,并且具有前端部能够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以及离开地配置的第二臂460B的、固定于被外罩401转动自如地支撑的转动轴461的限制部件460。

构成为,上述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接触,由此限制部件460在右视时以转动轴461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以外的外周缘部接触,由此限制部件460在右视时以转动轴461为中心顺时针转动,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

另外,构成为,若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则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若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则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断开状态。

另外,栽种驱动机构400的驱动装置1400具有:一端部固定于转动轴461的止动件臂1410;向使止动件臂1410顺时针转动的方向始终加力的加力部件1420;限制止动件臂1410顺时针地转动的止动件1430;将止动件1430在行驶车体15的左右方向上驱动的驱动器1440。

上述加力部件1420的一端部设置在止动件臂1410的上端侧,另一端部设置在外罩401的上端侧。

另外,将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杆1443从驱动器1440的右侧面部1440a突出地设置,在上述杆1443的前端的切口部连结止动件1430的根基部1431。

驱动器1440固定在俯视为长方形状的搭载板1441上,在搭载板1441的前端侧(图8(a)的图中的右侧),沿机体的前后方向设置有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能够进入的第一切口部1441a。

另外,在搭载板1441的前端侧的下表面,固定有后视为大致L字形状地屈曲的角固定件1442。在角固定件1442上,在与上述第一切口部1441a对应 的位置设置相同形状的第二切口部1442a。在角固定件1442的下方弯折的部位经由紧固部件1442b而固定于外罩401的上端部。

另一方面,止动件1430在根基部1431和前端部之间,具有上下宽度比其他部位宽的锷部1432,在从锷部1432向尖部的部位上形成有具有固定的上下宽度的作用部1433和下端部被切口而使其上下宽度比作用部1433窄的非作用部1434。作用部1433通过接触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而具有限制止动件臂1410向箭头N方向的移动的功能,非作用部1434通过经过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而具有允许止动件臂1410向箭头N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搭载板1441的前端侧的上表面,导向板1460被紧固部件1460a固定。导向板1460包括:第一导向板1461;从第一导向板1461的前端部1461b直角地弯曲,并以机体的左右宽方向为基准向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板1462;以及从第二导向板1462的下端部进一步直角地弯曲,并以机体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向前方向延伸的第三导向板1463。

第一导向板1461相对于驱动器1440的右侧面部1440a平行地配置,并具有长方形状的狭缝1461a。狭缝1461a的上下的宽度构成为,虽然能够供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贯通并能够向箭头Q1方向以及箭头Q2方向移动,但不能供止动件1430的锷部1432贯通。

另外,第二导向板1462具有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能够进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切口部1462a。

另外,第三导向板1463具有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能够进入的、与第二导向板1462的第三切口部1462a的下端部连通的第四切口部1463a。

此外,第三导向板1463的第四切口部1463a、搭载板1441的第一切口部1441a、角固定件1442的第二切口部1442a俯视时是相互完全重叠的结构。

另外,在止动件1430的锷部1432和驱动器1440的右侧面部1440a之间设置应变机构1450,做成将止动件1430向箭头Q1方向始终加力的结构。

上述驱动器1440是如下结构,若根据控制部800(参照图10)的指令而接受通电,则杆1443抵抗利用应变机构1450而向箭头Q1方向的作用力而向箭头Q2方向被吸引。

即,若因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开始,杆1443向箭头Q2方向被吸引,则 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通过狭缝1461a而被拉向驱动器1440侧,并且非作用部1434向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前侧移动。即,因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止动件1430的位置从作用状态切换至非作用状态。

而且,因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而对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移动限制被解除,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并且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转变成接通状态,驱动力经由栽种离合器420而传递至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侧。而且,固定于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的间歇用凸轮441开始转动。

此外,处于非作用状态时的止动件1430的位置在图7中由两点划线表示。

在此,对止动件1430的位置处于非作用状态,且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以进入第一切口部1441a~第四切口部1463a的状态,停止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的状态进行说明。

此时,驱动器1440的吸引力消失,所以上述止动件1430通过应变机构1450的作用力而向箭头Q1方向飞出,但在非作用部1434的切口部内,与作用部1433相邻的端缘部1434a与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内面侧接触,阻止向箭头Q1方向的移动。而且,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维持进入第一切口部1441a~第四切口部1463a的状态,所以栽种离合器420因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接触而到转变为断开状态为止保持接通状态。

而且,固定于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的间歇用凸轮441进一步持续转动,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接触,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转变成断开状态。由此,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侧的驱动力的传递停止。

另外,通过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接触,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由此,就止动件1430而言,与作用部1433相邻的端缘部1434a与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内面侧接触,从向箭头Q1方向的移动被阻止的状态释放并向箭头Q1方向飞出,锷部1432与第一导向板1461的狭缝1461a的 上下的周缘部接触而停止。

此外,栽种驱动机构400做成如下结构,在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转变成断开状态时,在通过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和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的接触位置的位置,间歇用凸轮441停止转动。

因此,栽种离合器420处于断开状态时,因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而使止动件1430向箭头Q2方向移动或作业人员用手在任意时刻将止动件1430的前端部1430a(参照图8(a))向箭头Q2方向按压,由此止动件1430的位置从作用状态切换成非作用状态,所以到此为止被作用部1433限制移动的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移动被允许,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参照图7的箭头N方向)转动,从而能够将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切换至接通状态。

根据以上的结构,驱动装置1400成为仅利用驱动器1440来驱动止动件1430的简单的构造,从而实现驱动器1440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

另外,通过在止动件1430的锷部1432和驱动器1440的右侧面部1440a之间设置应变机构1450,能够与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有无无关地在任意的时刻使栽种离合器420为接通状态,所以能够进行栽种位置的手动调整,并且提高维修保养性。

另外,通过与止动件1430的表面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导向板1462,止动件1430和第二导向板1462的滑动部为平面,因此止动件1430能够顺利地移动。

另外,上述加力部件1420是弹簧,其将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向使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的方向且将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向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按压的方向加力。

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设置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的间歇用凸轮441,能够使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状态,所以间歇栽种机构的结构简化。

另外,做成第一臂460A和第二臂460B以转动轴461为中心一体转动的结构,且将上述转动轴461配置在比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靠间歇用凸轮441侧,由此能够将第一臂460A和第二臂460B紧凑地配置。

接着,参照图7,对以进行栽种驱动机构400中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 的传动的接通或断开的栽种离合器420和间歇用凸轮441的动作为中心,分成三个项目A~C并分别进行说明。

A.若向驱动器1440通电(脉冲信号的短时间通电),则驱动器1440的前端的杆1443抵抗应变机构1450的复原力(伸长力)而向箭头Q2的方向被吸引。

由此,与杆1443连结的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通过第一导向板1461的狭缝1461a而被拉向驱动器1440侧,并且非作用部1434向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端缘部1410a1的前侧移动。

即,通过向驱动器1440通电,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的对向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移动限制被解除,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顺时针(参照图7的箭头N)转动,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进入第一切口部1441a,并且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

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由此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上述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传动轴421转动,由此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驱动力,经由第三齿轮450而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开始转动。

ii)另一方面,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从形成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离开,一边沿外周缘部441b的表面(到此之前为止,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通过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且在从外周缘部隔离的位置停止,并且栽种离合器420处于断开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一边持续转动。

此外,在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停止后,在驱动器1440中,未产生向箭头Q2方向(参照图8(a))的吸引力,与杆1443连结的止动件1430利用应变机构1450的作用力而向箭头Q1方向移动。

但是,止动件1430的非作用部1434的切口部内,与作用部1433相邻的端缘部1434a(参照图8(b))与已经进入第一切口部1441a的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内面侧接触,向箭头Q1方向的移动被阻止。

即,即使在向驱动器1440的通电停止后,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也维持进入第一切口部1441a的状态,所以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从形成于间 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离开,维持沿外周缘部的表面的状态。

因此,在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从形成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离开并维持沿外周缘部的表面的状态期间,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从栽种离合器420离开,所以栽种离合器420能够维持接通状态,栽种工具11通过上下移动臂320的转动而持续上下移动(栽种动作),在间歇用凸轮441旋转一圈期间栽种工具11执行一次栽种动作。

B.之后,在间歇用凸轮441完成旋转一圈的动作的同时,若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越过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则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逆时针(参照图7的箭头M)转动。

由此,就止动件1430而言,与作用部1433相邻的端缘部1434a(参照图8(b))与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面向驱动器1440的内面侧接触而从向箭头Q1方向的移动被阻止的状态被释放从而向箭头Q1方向飞出,锷部1432与第一导向板1461的狭缝1461a的上下的周缘部接触并停止。此时,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位于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端缘部1410a1(参照图7)的前侧。

另一方面,若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越过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则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

此时,在通过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凸部441a的接触位置的位置,间歇用凸轮441停止转动。

而且,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被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参照图8(b))阻止向顺时针方向(参照图7的箭头N)的转动,所以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维持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的状态。

由此,通过第二臂460B的前端部与栽种离合器420接触而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栽种离合器420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状态而传动轴421的转动停止,由此驱动力将不会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所以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

ii)另一方面,在通过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与形成于间歇用凸轮441的 外周缘部的凸部441a的接触位置的位置停留(到此之前为止,第一臂460A的前端部沿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441b,栽种离合器420处于接通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持续转动),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继续停止转动,所以栽种工具11继续停止上下移动(栽种动作)。

C.再之后,若在任意时刻驱动器1440被通电,则栽种离合器420成为接通状态,开始上述项目A中说明的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向驱动器1440通电的任意时刻,能够调节栽种工具11的上下移动停止的时间,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间歇栽种。

另外,栽种离合器420成为如下结构,在处于断开状态时,由手在任意时刻将止动件1430的前端部1430a(参照图8(a))向箭头Q2方向按压,由此止动件1430的位置从作用状态切换至非作用状态,所以移动被作用部1433限制的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的移动被允许,止动件臂1410以转动轴461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栽种离合器420从断开状态转变成接通状态。

接着,如图9所示,在操作把手8的左侧的手柄把手8L的附近设置主离合器杆80,在右侧的手柄把手8R的附近设置使液压升降缸10动作的升降操作杆81。

升降操作杆81构成为能够手动切换为下降、中立、上升的三个阶段,当切换为下降位置时,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下降而动作,通过后述的传感器板710(参照图10)停止下降,并且如果后述的栽种通断按钮620为ON状态,则栽种离合器420为接头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并且,当将升降操作杆81切换为中立位置时,则使栽种作业停止,当切换为上升位置时,则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上升而动作。

另外,在操作面板601上,从其左端朝向右端顺序地,配置有:在使行驶车体15的行驶停止的状态下仅使栽种工具11动作的空植操作按钮610;当升降操作杆81向使行驶车体15下降的下降操作位置操作时,切换为与该下降操作连动地使栽种工具11动作的状态、不与该下降操作连动的状态的任一个状态的栽种通断按钮620;至少显示栽种株距的显示部630;(4)至少调节栽种株距的调节按钮640。

根据上述结构,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配置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部附近 所以容易操作。

另外,空植操作按钮610配置在与配置有其他的操作按钮的上表面601a不同的后表面601b的左侧,所以能够降低作业人员的误操作。

另外,显示部630配置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附近,因此容易确认。

调整按钮640具备使株距向变宽方向变化的上推开关640a和使株距向变窄的方向变化的下推开关640b。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操作上推开关640a和下推开关640b,表示株距的数值直接显示在显示部630,所以容易识别株距。

接着,参照图10对设置在操作面板601的下方的控制部800的驱动器1440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向控制部800至少输入来自栽种接通断开按钮620的接通断开信号、升降操作杆81的切换信号、来自栽种开关770的接通断开信号,并根据上述的输入信号,向驱动器1440输出脉冲信号。

此外,在上述中,针对作为驱动器的一例而使用具备若被通电则向Q2方向(参照图8(a))被拉伸的杆1443的驱动器144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具备若被通电则向Q1方向(参照图8(a))伸出的第二杆(参照图8(a)的符号1443)的驱动器。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与第二杆连结的第二止动件(参照图8(b)的符号1430)的作用部和非作用部的配置构成为与上述止动件1430的作用部1433和非作用部1434的配置相反的结构。即、在向驱动器通电而第二止动件向Q1方向伸出时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通过非作用部,在向驱动器的通电被停止而第二止动件向Q2方向被拉伸时,止动件臂1410的前端部1410a与作用部接触而向机体前方的移动被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