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填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08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填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用内填式播种器。

背景

现有内填蝶形式播种器的排种轮内有护种板,结构较复杂,清种时护种板上端造成了种子的破碎,且该播种器只用于中耕作物精密播种,不能精播小粒种子和其它农作物,型孔和其内的种子需从护种板与外壳之间形成的具有固定尺寸的间隙旋转穿过,要求对种子按外形尺寸大小精选分级,其型孔为大孔和小窝孔组合型,形状复杂,占用空间大,小窝孔有卡籽现象,为了使囊种区大小合理,该播种器利用进种口位置调节进入种子的多少,但这种调节不能使进入的种子量减少到蝶形水平中心线以下的位置,该播种器未能实现无刮种。而现有无护种板并改变了投种、清种位置的内填式播种器,其为了减少其内的种子量,降低其内种子堆的最高点,实现自动清种,专门设置了种子量分配轮,此分配轮外圆面上有充种窝眼和配用的刷种器,此刷种器仍对种子造成破损,加之排种轮内的击种器,种子破损仍较严重,当分配轮与排种轮所排种子量不能协调匹配时,该播种器将无法工作,且分配轮的设置使结构复杂化,倾斜型孔不利于种子自动滑落。根据传统的设计原理,当进种口的直径小于某一特定值时,种子不会自动流入播种器内,因此,利用直接缩小进种口直径的办法不能使播种器内的种子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内填式精密播种器,实现自动清种,无刮种,大幅度减少种子破损,实现小粒种子和多数农作物的精播,提高机械型孔对尺寸差别较大种子的排种性能,扩大使用范围,简化结构,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由转轴,外壳,排种轮,进种口组成的播种器中,有清种区,在外壳与其水平中心线的后相交处(外壳与其水平中心线的另一相交处为前相交处,即以垂直中心线为分界,朝向播种机前进方向一侧的为前相交处,反之为后相交处)设有投种口,进种口设在播种器的最低处,进种口处有种子流量调节装置,该种子流量调节装置的构成是,进种口内侧有挡片,挡片侧面与进种口内侧面之间有垫片,垫片使挡片与进种口内侧面之间保持一个间距,排种轮型孔壁的一部分处于该间距的下方。挡片的下边线低于进种口的上边线,进种口外侧与种子箱连通,种子可自流进入到挡片与进种口内侧面之间的间距的空间里,并与排种轮发生接触。不同作物,种子的外形尺寸大小不同,挡片下边线距排种轮内圆面的高度以及挡片侧面距进种口内侧面的间距亦不同,每种作物种子或大小不同的种子适应一组最佳参数值,因此,挡片的高度值及挡片与进种口内侧面的间距是可调节的。该装置可使传统的种子可以自动流入的进种口的最小直径进一步缩小,种子的入口高度降低,减少播种器内的种子量,使播种器内部种子堆的最高点低于投种口,并保证种子的进入连续不断。

在该种子流量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中,垫片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挡片和垫片具有相互配合的斜面,或者根据不同大小种子的需要将挡片和垫片制成一个整体,以便在播种不同的种子时进行更换。使用弹性材料垫片可不必备用更换的垫片,使用时调节挡片的高度并由挡片压缩弹性材料垫片的松紧来调节其厚度。当挡片沿斜面上下滑动时,挡片的高度及其与进种口内侧面的间距同时得到调节,实现了无级调节,此时,挡片的高度随垫片的增厚呈增高调节,反之,则挡片的高度随垫片的减薄而降低,这种调节规律也可用于前三种结构形式的调节。

在排种轮内的填种区的种子堆中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不动的固定杆,用于干扰种子堆的环形运动,可进一步降低种子堆的最高点,也有利于种子充入型孔内。

在该播种器投种口以上的外壳的内圆表面上有凹进的圆弧面,形成漏种区,以避免极个别未投出的种子与亮体的缺口边发生碰撞,使未投出的种子自动漏回播种器内。

为了使排种轮型孔内的种子自动滑落,从投种口自动投入导种管内,其型孔制作成倒锥孔,对于小粒种子,采用反向双锥孔,以解决排种轮型孔壁太薄造成的刚度和强度问题。

将型孔制作成倒锥孔,使倒锥孔的深度小于种子的相关尺寸,种子的一部分露出型孔,但不致自行从型孔中滑向排种轮内。

在投种口外设有导种管,导种管内种子的滑道为弧形,或以弧形与直线结合构成,使沿导种管内壁下滑种子落地时的水平速度接近为零。

该播种器的进种口可以设在端盖上,也可以设在外壳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种子流量调节装置的挡片与进种口内侧面保持一个间距,使排种轮与进种口内侧未完全进入的种子群保持接触,当排种轮转动时,摩察力使种子产生运动,排种轮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亦使种子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加之种子箱下部种子群的侧压力,迫使种子向播种器内流动,从挡片下较小的间隙穿入内部,这种效应,使传统的关于进种口的最小限制直径大为减小,使进入播种器内的种子量大大减少,种子堆的最高点进一步降低,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可使种子堆的最高点处于投种口之下,但填种区的有效范围并未缩小,只要排种轮继续转动,种子的进入就不会间断,型孔内多余的种子在清种区自动滑出,在投种口自动投种,实现了无刮种,可使种子的破损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排种轮型孔壁的厚度可以减薄,即型孔的深度可以变浅,种子充入型孔后,实际上允许种子的一部分露出在型孔外部,型孔参数不再完全由其容积决定,型孔容纳两粒以上种子的可能变得更小,大大提高了充种单粒率,同时也意味着,当种子外形尺寸大小一致性较差时,仍有较好的排种质量,可在不加种子精选分级或简化精选分级的情况下获得精密排种,由于无刮种,应用反向双锥孔时可自动清种,结构简单,该播种器实现了小粒种子的精播(如谷子、白菜),也可播麦类作物和其它作物,使用范围扩大,简化了结构,便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播种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该播种器的横向剖面图。

在图1中,有转轴1、外壳2,漏种环3,排种轮4,端盖5,垫片6,固定杆7,挡片8,进种口9,倒锥形孔10,垫片6的下方空间的种子群已与排种轮4接触,挡片8的下边线距排种轮4的内圆面间隙小,在静止状态下种子不能进入播种器内,当排种轮4转动时,产生跳动及摩察力,种子被迫开始运动,在种子群侧压力作用下,种子从挡片8下边的窄小间隙进入播种器内,种子流量调节装置的垫片6可以增减,以调节挡片8距进种口9的内侧面的间距,挡片8的高度随垫片6的增厚呈增高调节,反之亦然。

具体实施例

在图1中,有转轴1、外壳2,漏种环3,排种轮4,端盖5,垫片6,固定杆7,挡片8,进种口9,倒锥形孔10,垫片6的下方空间的种子群已与排种轮4接触,挡片8的下边线距排种轮4的内圆面间隙小,在静止状态下种子不能进入播种器内,当排种轮4转动时,产生跳动及摩察力,种子被迫开始运动,在种子群侧压力作用下,种子从挡片8下边的窄小间隙进入播种器内,种子流量调节装置的垫片6可以增减,以调节挡片8距进种口9的内侧面的间距,挡片8的高度随垫片6的增厚呈增高调节,反之亦然。

在图2中,有填种区11,清种区12,投种口13,漏种区14,导种管15,排种轮4的型孔充种后,在清种区12型孔内多余的种子自动滑出,当进入投种口13时,型孔内的种子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从倒锥孔中自动滑出,落入导种管15的滑道,滑道可使种子落地时的水平速度很小,或接近等于零,这样可提高种子在田间的排列精度,当极少数的种子在投种口13内未投出时,可随排种轮4进入漏种区14,由于漏种环3的存在,可避免种子被外壳2碰伤,在漏种区14内自动漏回播种器内,将固定杆7置于某种子层时,可对种子堆的环流运动产生干扰,使环流运动部分地受阻,但又不使环流运动中断,也不使固定杆7碰伤种子,这样可使种子堆的最高点进一步有所降低,并使充种效果变的更好。

使用时可以增减垫片6的厚度和调节挡片8的高度。

使用时还可以按种子大小规格对号更换。

使用时也可以不需备用更换的垫片,较方便。

在挡片8上下滑动调节时,也同时满足了挡片8与进种口9内侧面之间的间距调节,实现了无级调节。

该内填蝶形式播种器,对种子破损小,对种子大小尺寸的一致性要求不严,特别能适应精播小粒种子和多种农作物,简化了结构,适应性广,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多种播种机,既可单粒精播,也可点条播和穴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