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番茄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88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番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西红柿(Tomato)别名番茄、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且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中,以期提高产质量和获得优良品种,现有技术中,对幼苗进行移苗定植时多采用直立栽种,而在移苗定植过程中难免会损伤幼苗根部,采用直立栽种当根损伤后就会影响其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幼苗期缓苗慢、影响植株对有机物质积累,开花结果迟,成熟慢,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期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并且植株健壮的高产番茄栽培技术。

一种高产番茄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用颗粒饱满、无缺损、无霉变的番茄种子,先用温度为55-65℃的热水浸种1-2h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8min,再用温度为35-45℃的温水浸种2-3h后用清水洗净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

(2)育苗:在大棚内用棚内细土和干农家肥以及含水量为30-50%的稻田熟土以7:2: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作成宽80-100cm,高30-35cm,长不限的育苗床,然后向床面泼足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然后盖上0.5-1cm的棚内过筛细土;

(3)移苗:当幼苗长至1叶1心时,及时将幼苗移栽到新的育苗床上,移苗前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棚内细土按2:5的比例制作成宽0.8-1.2cm,高30-35cm,长不限的育苗床;并在其表面洒水带水渗下后,用竹片以15-25cm的深度在育苗床上划纵横线做成一个个长宽都为10-15cm的培养块,然后用带尖的棍插入培养块中心打孔,最后将选好的幼苗移入孔中并用附近的土覆盖压实,待1-2天后将磷肥量和硝态氮化肥以及水按1:1:20的比例混合后均匀的以每平方米0.5-1升的量泼洒在与苗床上,然后每隔2-3天泼洒一次;

(4)整地:将在大棚内每亩地用腐熟的有机肥5500-6000kg、硫酸钾复合肥60kg,均匀撒施,然后深翻整地做畦,畦宽1.2-1.5m,高30-35cm,长不限,相邻两畦间隔0.8-1m再在畦上打两行定植穴,行距50-55cm,每行株距35-40cm,每个定植穴长宽都为11-16cm,深15-25cm;

(5)定植: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先在畦上浇足水,然后,从育苗床上取下带有幼苗的培养块,然后倾斜的将幼苗的放入定植穴中,幼苗主茎与畦面夹角小于60°,定植深度以幼苗子夜接触畦面为准;

(6)整枝:当植株主茎倾斜的倒伏长至22-28cm时,在植株颠部附近的畦面竖直的插杆,将植株颠部主茎绑缚在杆上,引导其向上生长;在插杆前剪除主干颠部前两层以下长出的侧枝,待插杆后至绑缚处以上长出的侧枝,上下投影重叠的,剪除重叠的侧枝或采用扭枝使其交叉的方式,使侧枝相互不遮光;植株管理过程中需及时摘掉下部分发黄的老叶和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透光性;

(7)管理:定植后,及时最肥,在果实膨大期于根部埋施尿素每亩200-230kg;以后上部每层果膨大期均应适量追肥;还可进行根外追肥2-3次,可选用1%的尿素,0.3%磷酸二氢钾,必要时还可施叶面肥;棚内要保持通风,温度控制在15-28℃,太阳过大时要及时加盖遮阳网;还需注意棚内排水沟的畅通防止积水,需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8)采收:在西红柿呈顶红肩绿至完全熟这段时期及时采收。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幼苗主茎与畦面夹角为30-60°。更优为30°。

本发明的优点为番茄前期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进行斜栽定植后,由于重力作用,在进行插杆之前,番茄的茎杆会贴着地面生长,由于番茄的茎杆可生长不定根,使进入地下的茎杆加长,增加了植株的着生部位,从而使番茄根系较直栽的明显发达;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显著提高,幼苗期缓苗快、成活率高、叶面积和单株重明显增加,前期生长加快,有机物质积累多,开花结果早,成熟早,产量高,较直栽增产15%~20%,另外,降低了番茄的植株的离地高度,防止植株结果后倒伏,改善了通风状况,有效降低了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是在现有的番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前期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并且植株健壮的高产番茄栽培技术。

一种高产番茄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用颗粒饱满、无缺损、无霉变的番茄种子,先用温度为55-65℃的热水浸种1-2h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8min,再用温度为35-45℃的温水浸种2-3h后用清水洗净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

(2)育苗:在大棚内用棚内细土和干农家肥以及含水量为30-50%的稻田熟土以7:2: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作成宽80-100cm,高30-35cm,长不限的育苗床,然后向床面泼足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然后盖上0.5-1cm的棚内过筛细土;

(3)移苗:当幼苗长至1叶1心时,及时将幼苗移栽到新的育苗床上,移苗前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棚内细土按2:5的比例制作成宽0.8-1.2cm,高30-35cm,长不限的育苗床;并在其表面洒水带水渗下后,用竹片以15-25cm的深度在育苗床上划纵横线做成一个个长宽都为10-15cm的培养块,然后用带尖的棍插入培养块中心打孔,最后将选好的幼苗移入孔中并用附近的土覆盖压实,待1-2天后将磷肥量和硝态氮化肥以及水按1:1:20的比例混合后均匀的以每平方米0.5-1升的量泼洒在与苗床上,然后每隔2-3天泼洒一次;

(4)整地:将在大棚内每亩地用腐熟的有机肥5500-6000kg、硫酸钾复合肥60kg,均匀撒施,然后深翻整地做畦,畦宽1.2-1.5m,高30-35cm,长不限,相邻两畦间隔0.8-1m再在畦上打两行定植穴,行距50-55cm,每行株距35-40cm,每个定植穴长宽都为11-16cm,深15-25cm;

(5)定植: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先在畦上浇足水,然后,从育苗床上取下带有幼苗的培养块,然后倾斜的将幼苗的放入定植穴中,幼苗主茎与畦面夹角小于60°,定植深度以幼苗子夜接触畦面为准;

(6)整枝:当植株主茎倾斜的倒伏长至22-28cm时,在植株颠部附近的畦面竖直的插杆,将植株颠部主茎绑缚在杆上,引导其向上生长;在插杆前剪除主干颠部前两层以下长出的侧枝,待插杆后至绑缚处以上长出的侧枝,上下投影重叠的,剪除重叠的侧枝或采用扭枝使其交叉的方式,使侧枝相互不遮光;植株管理过程中需及时摘掉下部分发黄的老叶和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透光性;

(7)管理:定植后,及时最肥,在果实膨大期于根部埋施尿素每亩200-230kg;以后上部每层果膨大期均应适量追肥;还可进行根外追肥2-3次,可选用1%的尿素,0.3%磷酸二氢钾,必要时还可施叶面肥;棚内要保持通风,温度控制在15-28℃,太阳过大时要及时加盖遮阳网;还需注意棚内排水沟的畅通防止积水,需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8)采收:在西红柿呈顶红肩绿至完全熟这段时期及时采收。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幼苗主茎与畦面夹角为30-60°。更优为30°。

本发明的优点为番茄前期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并且植株健壮。进行斜栽定植后,由于重力作用,在进行插杆之前,番茄的茎杆会贴着地面生长,由于番茄的茎杆可生长不定根,使进入地下的茎杆加长,增加了植株的着生部位,从而使番茄根系较直栽的明显发达;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显著提高,幼苗期缓苗快、成活率高、叶面积和单株重明显增加,前期生长加快,有机物质积累多,开花结果早,成熟早,产量高,较直栽增产15%~20%,另外,降低了番茄的植株的离地高度,防止植株结果后倒伏,改善了通风状况,有效降低了发病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