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158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作物常见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嫩枝无毛;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次修剪促使茶叶新梢不断萌发,嫩枝嫩叶中含有丰富的汁液,茶树中散发出的清香气味吸引诸多害虫趋向茶园,另外,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在茶叶叶背、茶从中、茶园土壤中、茶树根际土壤中等地方越冬的害虫开始产卵繁殖,虫口数量进入高峰期,繁殖后的幼虫对茶树的嫩枝嫩叶进行啃食和吸取汁液,造成芽叶生长不良,叶尖扭曲畸形,伸长停止,芽梢枯死等状况,而成虫若虫不仅危害嫩枝嫩芽,还会啃食成叶和老叶,致使叶片失去光泽成古铜色,叶面沿叶脉密布白色尘埃,叶脆易裂,啃食严重的,甚至发生大量落叶情况。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常见的虫害,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10月,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茶树发新梢后,成虫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难以完全杀灭,其他害虫如茶尺蠖、红蜘蛛、蚜虫、茶毒蛾、茶蓑蛾等的年发生规律一般为4代以上,螨类害虫甚至发生30代,严重危害茶树的生长发育,以及茶叶的品质和外观。

现有的茶叶虫害一般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防治,第一种是使用化学农药,如:将呋喃丹颗粒埋藏于泥土之下防治土地内及地表的害虫,喷洒敌敌畏、敌百虫、乐果、辛硫磷等杀虫药进行防治,使用化学农药,见效快,周期短,但是多次使用以后害虫易产生抗性,不利于之后的防治工作,另外,化学农药残留严重,茶叶制作加工过程也不能完全清除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伤害极大;第二种是使用生物农药,如喷洒除虫菊酯、鱼藤酮、苦参碱、苏云金杆菌、虫螨克、比丹等生物杀虫药进行防治,但生物农药多为单方、见效慢、害虫容易产生耐药性,杀虫的针对性不强,往往几种药剂才能杀死害虫,效果不理想,另外,生物农药对温度、湿度、光照及下雨等外界因素要求极高,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喷洒,保存受光照影响严重,如果喷洒过程中遇到下雨则极易丧失药效,防治效果差;第三种是使用物理方法杀虫,如:利用杀虫灯、诱虫器、诱虫色板、性信息素诱杀等对害虫进行收集和捕杀,成本高,杀虫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不能完全根治。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预防和治疗茶叶常见虫害的药剂,在有效防止虫害的同时,增加茶叶的产量、确保茶叶外观完整、提高茶叶品质、避免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突破现有茶叶常见害虫防治药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中草药研制而成的液剂,是纯植物源药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杀虫杀菌效果好,毒性低,无残留、植物易于吸收、作用时间长;可以作为叶面肥使用,补充茶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如:钙、维生素、钾、磷、硒、铁等元素,喷洒后促进茶叶营养生长,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茶叶颜色嫩绿,嫩梢壮实,叶质肥厚,缩短采茶间隔期;采用多种易获取的中草药配制复方防治剂,各中草药间君臣配伍,协同作用,对茶叶常见的多种不同的虫害如: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红蜘蛛、蚜虫、茶毒蛾、茶蓑蛾等具有优异的防治性,渗透力强,且虫害不会产生耐药性;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大批量生产,因其渗透力快速,短时间内即可被虫卵吸收,并作用于各类常见害虫虫卵,中草药防治剂的喷洒受外界环境影响甚微,即使喷洒后短时间下雨也不会影响药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下列组分:黄瓜蔓、苦瓜蔓、辣椒叶、生姜叶子、柴胡、魔芋、橙子叶、柠檬、桃树枝、荔枝、槟榔、枫树、八角、胡椒、爬山虎、艾蒿、冬青、野菊花、猪胆液。

作为优选,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瓜蔓2-5份、苦瓜蔓1-3份、辣椒叶3-5份、生姜叶子1-3份、柴胡5-8份、魔芋1-2份、橙子叶1-2份、柠檬2-3份、桃树枝2-3份、荔枝1-5份、槟榔3-5份、枫树2-6份、八角1-4份、胡椒2-6份、爬山虎1-3份、艾蒿3-8份、冬青2-6份、野菊花3-8份、猪胆液1-2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瓜蔓3份、苦瓜蔓2份、辣椒叶4份、生姜叶子2份、柴胡6份、魔芋1.5份、橙子叶1.5份、柠檬2.5份、桃树枝2.5份、荔枝3份、槟榔4份、枫树4份、八角2份、胡椒4份、爬山虎2份、艾蒿5份、冬青4份、野菊花5份、猪胆液1.5份。

以上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待黄瓜蔓、苦瓜蔓、辣椒叶、生姜叶子、柴胡、魔芋、橙子叶、柠檬、桃树枝、荔枝、槟榔、枫树、八角、胡椒、爬山虎、艾蒿、冬青、野菊花晾干后,按相应比例称取各组分,猪胆液直接称取即可;

(2)混合粉碎:将步骤(1)中称取的除了猪胆液以外的组分均匀混合,然后利用中草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蒸煮: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各组分放入煮锅内,加入步骤(1)中称量好的猪胆液,倒入一定比例的纯水进行蒸煮,蒸煮温度维持在80-100℃之间,蒸煮期间,沸腾后,每隔5-8min开启一次搅拌器,搅拌2-4min,蒸煮30-40min后,停止蒸煮;

(4)过滤:待步骤(3)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5)二次蒸煮:将步骤(4)中的滤渣放入蒸煮锅内,加入一定比例的纯水,煮开后10-15min开启搅拌器搅拌2-4min,水滚20-30min后,停止蒸煮;

(6)二次过滤:待步骤(5)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7)成品:将步骤(4)和步骤(6)得到的滤液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纯水加入量为60-70份。

作为优选,在步骤(5)中,纯水加入量为20-3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防治剂是利用中草药研制而成的液剂,是纯植物源药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杀虫杀菌效果好,毒性低,无残留、植物易于吸收、作用时间长,不小心用药量过大也不会发生药害,在施药时不用进行防护,对人无害,使用放心,促使茶叶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

(2)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可以作为叶面肥使用,补充茶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如:钙、维生素、钾、磷、硒、铁等元素,喷洒后促进茶叶营养生长,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茶叶颜色嫩绿,嫩梢壮实,叶质肥厚,缩短采茶间隔期,不会落叶,同时,叶面肥厚,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3)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采用多种易获取的中草药配制复方防治剂,各中草药间君臣配伍,协同作用,对茶叶常见的多种不同的虫害如: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红蜘蛛、蚜虫、茶毒蛾、茶蓑蛾等具有优异的防治性,渗透力强,且虫害不会产生耐药性,作用时间长且范围广,针对性明显,有效预防茶叶中的常见虫害,使用效果优良。

(4)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大批量生产,因其渗透力快速,短时间内即可被虫卵吸收,并作用于各类常见害虫的虫卵,中草药防治剂的喷洒受外界环境影响甚微,即使喷洒后短时间下雨也不会影响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瓜蔓2份、苦瓜蔓1份、辣椒叶3份、生姜叶子1份、柴胡5份、魔芋1份、橙子叶1份、柠檬2份、桃树枝2份、荔枝1份、槟榔3份、枫树2份、八角1份、胡椒2份、爬山虎1份、艾蒿3份、冬青2份、野菊花3份、猪胆液1份。

以上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待黄瓜蔓、苦瓜蔓、辣椒叶、生姜叶子、柴胡、魔芋、橙子叶、柠檬、桃树枝、荔枝、槟榔、枫树、八角、胡椒、爬山虎、艾蒿、冬青、野菊花晾干后,按相应比例称取各组分,猪胆液直接称取即可;

(2)混合粉碎:将步骤(1)中称取的除了猪胆液以外的组分均匀混合,然后利用中草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蒸煮: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各组分放入煮锅内,加入步骤(1)中称量好的猪胆液,倒入60份纯水进行蒸煮,蒸煮温度维持在80-100℃之间,蒸煮期间,沸腾后,每隔5-8min开启一次搅拌器,搅拌2-4min,蒸煮30-40min后,停止蒸煮;

(4)过滤:待步骤(3)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5)二次蒸煮:将步骤(4)中的滤渣放入蒸煮锅内,加入20份纯水,煮开后10-15min开启搅拌器搅拌2-4min,水滚20-30min后,停止蒸煮;

(6)二次过滤:待步骤(5)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7)成品:将步骤(4)和步骤(6)得到的滤液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瓜蔓3份、苦瓜蔓2份、辣椒叶4份、生姜叶子2份、柴胡6份、魔芋1.5份、橙子叶1.5份、柠檬2.5份、桃树枝2.5份、荔枝3份、槟榔4份、枫树4份、八角2份、胡椒4份、爬山虎2份、艾蒿5份、冬青4份、野菊花5份、猪胆液1.5份。

以上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待黄瓜蔓、苦瓜蔓、辣椒叶、生姜叶子、柴胡、魔芋、橙子叶、柠檬、桃树枝、荔枝、槟榔、枫树、八角、胡椒、爬山虎、艾蒿、冬青、野菊花晾干后,按相应比例称取各组分,猪胆液直接称取即可;

(2)混合粉碎:将步骤(1)中称取的除了猪胆液以外的组分均匀混合,然后利用中草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蒸煮: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各组分放入煮锅内,加入步骤(1)中称量好的猪胆液,倒入65份纯水进行蒸煮,蒸煮温度维持在80-100℃之间,蒸煮期间,沸腾后,每隔5-8min开启一次搅拌器,搅拌2-4min,蒸煮30-40min后,停止蒸煮;

(4)过滤:待步骤(3)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5)二次蒸煮:将步骤(4)中的滤渣放入蒸煮锅内,加入25份纯水,煮开后10-15min开启搅拌器搅拌2-4min,水滚20-30min后,停止蒸煮;

(6)二次过滤:待步骤(5)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7)成品:将步骤(4)和步骤(6)得到的滤液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3

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瓜蔓5份、苦瓜蔓3份、辣椒叶5份、生姜叶子3份、柴胡8份、魔芋2份、橙子叶2份、柠檬3份、桃树枝3份、荔枝5份、槟榔5份、枫树6份、八角4份、胡椒6份、爬山虎3份、艾蒿8份、冬青6份、野菊花8份、猪胆液2份。

以上所述的茶叶常见虫害中草药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待黄瓜蔓、苦瓜蔓、辣椒叶、生姜叶子、柴胡、魔芋、橙子叶、柠檬、桃树枝、荔枝、槟榔、枫树、八角、胡椒、爬山虎、艾蒿、冬青、野菊花晾干后,按相应比例称取各组分,猪胆液直接称取即可;

(2)混合粉碎:将步骤(1)中称取的除了猪胆液以外的组分均匀混合,然后利用中草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蒸煮: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各组分放入煮锅内,加入步骤(1)中称量好的猪胆液,倒入70份纯水进行蒸煮,蒸煮温度维持在80-100℃之间,蒸煮期间,沸腾后,每隔5-8min开启一次搅拌器,搅拌2-4min,蒸煮30-40min后,停止蒸煮;

(4)过滤:待步骤(3)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5)二次蒸煮:将步骤(4)中的滤渣放入蒸煮锅内,加入30份纯水,煮开后10-15min开启搅拌器搅拌2-4min,水滚20-30min后,停止蒸煮;

(6)二次过滤:待步骤(5)中的混合物冷却到20-30摄氏度时进行过滤,滤尽滤液后,将滤液保存起来备用;

(7)成品:将步骤(4)和步骤(6)得到的滤液混合均匀,即得成品。

实验分析

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将一个茶园划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之间相隔较远的距离,第一个区域内随机选择50株长势相近、外形差别较小的茶树作为空白组,并对此50株茶树做识别标记;第二个区域内按照同样的方式选择50株茶树作为对照组,并对此50株茶树做识别标记;第三个区域内按照同样的方式选择50株茶树作为实验组,并对此50株茶树做识别标记;每组做三个重复。

2、实验方法:第一区域内的茶树喷洒不含任何物质的清水,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4-6次;第二区域内的茶树,喷洒市售化学农药50%辛硫磷(稀释1000倍),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4-6次;第三区域内的茶树,喷洒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防治剂(稀释500倍),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1-2次;均匀喷洒茶树的茎杆、老叶、成叶、嫩叶、嫩枝,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整个茶园内茶树的灌溉、施肥、除草等其他条件完全一致。

3、实验结果:

(1)实验开始第15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开始第30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农艺性状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的嫩芽发芽量、芽叶一厘米的锯齿数、成叶表面积、芽叶厚度、嫩梢茎秆直径等农艺性状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还能防止嫩梢死亡,利于茶树健康生长。

表2农艺性状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的嫩芽发芽量、芽叶一厘米的锯齿数、成叶表面积、芽叶厚度、嫩梢茎秆直径等农艺性状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还能防止嫩梢死亡,利于茶树健康生长,效果远远优于普通市售杀虫剂。

(2)实验开始第15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茶树上存在的害虫及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开始第30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茶树上存在的害虫及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3茶树上存在的害虫及数量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上的蚜虫、茶毒蛾、茶蓑蛾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红蜘蛛具有极强的预防功能。

表4茶树上存在的害虫及数量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上的蚜虫、茶毒蛾、茶蓑蛾具有极强的预防效果,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红蜘蛛具有治疗效果,且效果优于市售杀虫剂。

(3)实验开始第15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实验开始第30天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具体的统计方法为:用95%机油乳剂加3-5%凡士林充分溶解后作黏着剂,制作好的黏着剂均匀涂擦在搪瓷盘上,通过对茶树进行拍打使得假眼小绿叶蝉掉落黏着在搪瓷盘上,统计盘中的假眼小绿叶蝉的数目。)

表5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表6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对照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对茶树上的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效果优于普通市售杀虫剂。

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防治剂是利用中草药研制而成的液剂,是纯植物源药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杀虫杀菌效果好,毒性低,无残留、植物易于吸收、作用时间长,不小心用药量过大也不会发生药害,在施药时不用进行防护,对人无害,使用放心,促使茶叶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可以作为叶面肥使用,补充茶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如:钙、维生素、钾、磷、硒、铁等元素,喷洒后促进茶叶营养生长,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茶叶颜色嫩绿,嫩梢壮实,叶质肥厚,缩短采茶间隔期,不会落叶,同时,叶面肥厚,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采用多种易获取的中草药配制复方防治剂,各中草药间君臣配伍,协同作用,对茶叶常见的多种不同的虫害如: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红蜘蛛、蚜虫、茶毒蛾、茶蓑蛾等具有优异的防治性,渗透力强,且虫害不会产生耐药性,作用时间长且范围广,针对性明显,有效预防茶叶中的常见虫害,使用效果优良。本发明的中草药防治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大批量生产,因其渗透力快速,短时间内即可被虫卵吸收,并作用于各类常见害虫的虫卵,中草药防治剂的喷洒受外界环境影响甚微,即使喷洒后短时间下雨也不会影响药效。

最终,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