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补益脾肾、利水、解毒的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然而,进行泥鳅养殖时,其养殖池和入池鱼苗处理不当,不但会造成鱼病的泛滥,而且使得鱼病的生长环境不佳,泥鳅无法正常运动,导致其抗病能力差,另外,投喂的饵料营养不均衡,会使得泥鳅生长速度减慢,从而影响泥鳅的产量;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泥鳅的养殖方法对泥鳅的养殖具有重大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养殖池塘淤泥的灭菌处理及养殖池塘的建设4月初,将养殖池塘内的池水排放至水深为2.1~2.3cm,向养殖池塘中倒入灭菌液,深翻淤泥18~19cm,6~7天后将池水排放干净,深翻淤泥18~19cm,暴晒6~7天,在池底均匀种植占池底面积24%~25%的车前草和占池底面积13%~14%的金鱼藻,注水至水深为0.55~0.6m;所述的灭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9.4~9.6重量份的白术、13~14重量份的虎掌草、6.3~6.5重量份的花椒、4.2~4.4重量份的鸡娃草、7.7~7.9重量份的秦皮和10.5~11重量份的槟榔投入转速为1800~19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3~25min,取出,投入440~450重量份、温度为53~55℃的水中保温浸泡56~58min,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4~46min,室温自然冷却,得灭菌液;(2)泥鳅幼苗的选择及投放前的处理选择表面无损伤、无病害、精神活跃、重量为9~10g/尾的泥鳅幼苗,将泥鳅幼苗投放到温度为39~40℃的水中并通入功率为56~58w、频率为31~32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220~230s,捞出,浸没于由重量比为1:0.5~0.6的桃叶汁与桑叶汁制成的浸泡液中浸泡32~34min,捞出,得待投放泥鳅幼苗;(3)泥鳅幼苗的投放及投放后的饵料投喂将泥鳅幼苗按65~67尾/㎡的投放密度进行投放,投放后每天投喂重量为其体重2.3%~2.4%的饵料,7: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60%、18: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40%;所述的饵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花生粕93~95份、松针粉0.84~0.86份、葡萄籽提取物0.12~0.14份、枸杞子提取物0.21~0.23份、熟地黄提取物0.15~0.17份、荞麦24~26份、红薯18~19份、红薯嫩叶14~15份、鲜火龙果皮7.1~7.3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花生粕和荞麦投入转速为3500~37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3~35min,取出,投入温度为79~81℃的炒锅内恒温炒制880~890s,取出,置入温度为-10~-9℃的冷冻箱内冷冻40~42min,取出,得花生粕荞麦粉;b.将红薯嫩叶和鲜火龙果皮洗净,投入转速为2900~31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1~23min,取出,投入到重量为红薯叶重量10~11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加入花生粕荞麦粉,继续文火熬煮25~27min并用转速为90~100r/min的搅拌器不断进行搅拌,取出,置入温度为85~87℃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530~540s,取出,置入温度为32~33℃的发酵箱内恒温发酵49~51h,取出,得营养浆;c.将红薯洗净切块,投入到榨汁机中,加入重量为红薯重量0.55~0.57倍量、温度为63~65℃的水,调整榨汁机转速为1500~1700r/min,榨汁处理33~35min,取出,置入温度为108~110℃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980~990s,取出,与营养浆、松针粉、葡萄籽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和熟地黄提取物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8~-7℃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3%~8.5%,得饵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对养殖池塘使用灭菌液进行灭菌处理,不但能够有效杀灭淤泥中的虫卵和病原菌,而且能有效培肥淤泥,提高淤泥的活性,使其透气性好,不板结不凝固,为泥鳅生长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增强其活动强度,并搭配种植车前草和金鱼藻,为泥鳅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并能有效吸收水体产生的有害菌;泥鳅幼苗投放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不但有效杀灭幼苗携带的有害菌,防止其携带的有害菌造成鱼病的泛滥,而且能够有效增强其抗热的能力;投放后定期投喂本发明的饵料,不但为泥鳅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强其抗病能力,促进其快速健康生长,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泥鳅肉质的鲜美度,使其更加光滑细嫩有弹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养殖池塘淤泥的灭菌处理及养殖池塘的建设4月初,将养殖池塘内的池水排放至水深为2.1~2.3cm,向养殖池塘中倒入灭菌液,深翻淤泥18~19cm,6~7天后将池水排放干净,深翻淤泥18~19cm,暴晒6~7天,在池底均匀种植占池底面积24%~25%的车前草和占池底面积13%~14%的金鱼藻,注水至水深为0.55~0.6m;所述的灭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9.4重量份的白术、13重量份的虎掌草、6.3重量份的花椒、4.2重量份的鸡娃草、7.7重量份的秦皮和10.5重量份的槟榔投入转速为18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3min,取出,投入440重量份、温度为53℃的水中保温浸泡56min,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4min,室温自然冷却,得灭菌液;(2)泥鳅幼苗的选择及投放前的处理选择表面无损伤、无病害、精神活跃、重量为9~10g/尾的泥鳅幼苗,将泥鳅幼苗投放到温度为39℃的水中并通入功率为56w、频率为31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220s,捞出,浸没于由重量比为1:0.5的桃叶汁与桑叶汁制成的浸泡液中浸泡32min,捞出,得待投放泥鳅幼苗;(3)泥鳅幼苗的投放及投放后的饵料投喂将泥鳅幼苗按65~67尾/㎡的投放密度进行投放,投放后每天投喂重量为其体重2.3%的饵料,7: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60%、18: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40%;所述的饵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花生粕93份、松针粉0.84份、葡萄籽提取物0.12份、枸杞子提取物0.21份、熟地黄提取物0.15份、荞麦24份、红薯18份、红薯嫩叶14份、鲜火龙果皮7.1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花生粕和荞麦投入转速为35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3min,取出,投入温度为79℃的炒锅内恒温炒制880s,取出,置入温度为-10℃的冷冻箱内冷冻40min,取出,得花生粕荞麦粉;b.将红薯嫩叶和鲜火龙果皮洗净,投入转速为29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1min,取出,投入到重量为红薯叶重量10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加入花生粕荞麦粉,继续文火熬煮25min并用转速为90r/min的搅拌器不断进行搅拌,取出,置入温度为85℃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530s,取出,置入温度为32℃的发酵箱内恒温发酵49h,取出,得营养浆;c.将红薯洗净切块,投入到榨汁机中,加入重量为红薯重量0.55倍量、温度为63℃的水,调整榨汁机转速为1500r/min,榨汁处理33min,取出,置入温度为108℃的烘烤箱内恒温烘烤980s,取出,与营养浆、松针粉、葡萄籽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和熟地黄提取物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8℃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3%,得饵料。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养殖池塘淤泥的灭菌处理及养殖池塘的建设4月初,将养殖池塘内的池水排放至水深为2.1~2.3cm,向养殖池塘中倒入灭菌液,深翻淤泥18~19cm,6~7天后将池水排放干净,深翻淤泥18~19cm,暴晒6~7天,在池底均匀种植占池底面积24%~25%的车前草和占池底面积13%~14%的金鱼藻,注水至水深为0.55~0.6m;所述的灭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9.5重量份的白术、13.5重量份的虎掌草、6.4重量份的花椒、4.3重量份的鸡娃草、7.8重量份的秦皮和10.8重量份的槟榔投入转速为185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4min,取出,投入445重量份、温度为54℃的水中保温浸泡57min,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5min,室温自然冷却,得灭菌液;(2)泥鳅幼苗的选择及投放前的处理选择表面无损伤、无病害、精神活跃、重量为9~10g/尾的泥鳅幼苗,将泥鳅幼苗投放到温度为39.5℃的水中并通入功率为57w、频率为31.5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225s,捞出,浸没于由重量比为1:0.55的桃叶汁与桑叶汁制成的浸泡液中浸泡33min,捞出,得待投放泥鳅幼苗;(3)泥鳅幼苗的投放及投放后的饵料投喂将泥鳅幼苗按65~67尾/㎡的投放密度进行投放,投放后每天投喂重量为其体重2.35%的饵料,7: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60%、18: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40%;所述的饵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花生粕94份、松针粉0.85份、葡萄籽提取物0.13份、枸杞子提取物0.22份、熟地黄提取物0.16份、荞麦25份、红薯18.5份、红薯嫩叶14.5份、鲜火龙果皮7.2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泥鳅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养殖池塘淤泥的灭菌处理及养殖池塘的建设4月初,将养殖池塘内的池水排放至水深为2.1~2.3cm,向养殖池塘中倒入灭菌液,深翻淤泥18~19cm,6~7天后将池水排放干净,深翻淤泥18~19cm,暴晒6~7天,在池底均匀种植占池底面积24%~25%的车前草和占池底面积13%~14%的金鱼藻,注水至水深为0.55~0.6m;所述的灭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9.6重量份的白术、14重量份的虎掌草、6.5重量份的花椒、4.4重量份的鸡娃草、7.9重量份的秦皮和11重量份的槟榔投入转速为19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5min,取出,投入450重量份、温度为55℃的水中保温浸泡58min,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6min,室温自然冷却,得灭菌液;(2)泥鳅幼苗的选择及投放前的处理选择表面无损伤、无病害、精神活跃、重量为9~10g/尾的泥鳅幼苗,将泥鳅幼苗投放到温度为40℃的水中并通入功率为58w、频率为32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230s,捞出,浸没于由重量比为1:0.6的桃叶汁与桑叶汁制成的浸泡液中浸泡34min,捞出,得待投放泥鳅幼苗;(3)泥鳅幼苗的投放及投放后的饵料投喂将泥鳅幼苗按65~67尾/㎡的投放密度进行投放,投放后每天投喂重量为其体重2.4%的饵料,7: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60%、18: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40%;所述的饵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花生粕95份、松针粉0.86份、葡萄籽提取物0.14份、枸杞子提取物0.23份、熟地黄提取物0.17份、荞麦26份、红薯19份、红薯嫩叶15份、鲜火龙果皮7.3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选择表面无损伤、无病害、精神活跃、重量为9~10g/尾的泥鳅40000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00条,使用实施例养殖方法和对比例泥鳅的普通养殖方法进行养殖,养殖5个月,统计其病害率、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饲养结果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病害率(%)2.922.912.8913.35成活率(%)98.7398.7598.7888.67平均日增重(g)2.1212.1292.1371.545相对增重率(%)37.2837.8038.32——从表1可以得出,实施例的养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泥鳅的病害率,提高其成活率,使其平均日增重相对提高37.28%~38.32%,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