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胶类农药喷雾助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79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胶类农药喷雾助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天然食品原料的农药喷雾助剂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该组合物适用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增效应用,属于农药助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据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到作物叶片上,不足1%的药剂能沉积到靶标害虫上,只有0.03%的药剂真正发挥杀虫作用。农药漂移、挥发和流失是造成农药损失的主要原因,提高农药利用率,就要减少农药在从药液箱向靶标传递过程中因漂移、蒸发和叶面流失带来的损失,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农药喷雾液中添加喷雾助剂。农药加入喷雾助剂后能够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延长雾滴保湿时间、增加药液在叶面的铺展面积和耐雨水冲刷能力,起到防止雾滴飘移、增强展着性、促进吸收的作用,推动精准施药、减量施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市场使用最为广泛的农药喷雾助剂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有机硅类、植物油类和矿物油类等,但其适用性受助剂理化性质制约存在不足之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助剂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容易失效;有机硅类助剂仅适用于ph5~9范围,在偏酸、偏碱溶液中迅速降解,且高温环境中使用容易产生药害;植物油与矿物油由于与水不互溶,需要添加乳化剂制备成乳液才能作为喷雾助剂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农药增效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喷雾助剂存在的问题。该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农药雾滴在叶面的铺展面积,延缓喷雾液滴的蒸发速度,减少雾滴漂移,提高药效发挥,而且助剂源自纯天然食品原料,产品的绿色、安全、环保优势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天然食用胶或其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配,与食品乳化剂、食品防腐剂和水等混合制成的农药增效助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与各类剂型农药直接混合使用,通过增强喷雾液粘附和润湿作用,减少雾滴蒸发量,增加药液渗透速度和渗透量,达到延长农药药效释放时间,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的目的。本发明应用范围广泛,对除草、杀虫、杀菌及植物生长调节等类农药均具有增效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农药增效助剂组合物,该组合物由0.01%-20%的一种或多种天然食用胶(含其原料)组合构成本配方的基础,另外加入1-40%的食品乳化剂,1%-10%的食品防腐剂和50%-95%的水。本发明中天然食用胶(含其原料)作为增稠剂,食品乳化剂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天然食用胶或其原料通过与乳化剂的协同作用,起到增加体系粘稠度,促使药液在靶标植物表面润湿展布和渗透,增加滞留量,延长药效作用时间和抗雨水冲刷的作用,还能够调控喷雾液滴大小,降低药液蒸发并避免漂移。该农药增效助剂添加有不少于1%的食品防腐剂,防止助剂中的食用胶降解变质。在农业生产中,将该增效组合物按一定比例加入农药中,可降低农药使用量30%以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增效作用显著,该助剂可增强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润湿、粘附和渗透性能,延缓蒸发速度,极大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利用。(2)绿色安全,该助剂全部采用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相容性,避免有机硅和氮酮类助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过敏风险。(3)环保无害,添加该助剂可将喷雾液滴大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避免农药漂移造成的药害和环境污染。(4)应用范围广泛,适和与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等不同农药剂型桶混使用,尤其以乳油、微乳剂、悬乳剂、水乳剂、水剂的混和效果更佳。(5)节省农药使用成本,使用该助剂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特别是减施高价农药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含量配方喷雾助剂的叶片表面沉淀量。

图2为不同含量配方喷雾助剂的叶片表面沉淀量回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借助于下述实施例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农药喷雾助剂的制备

一种农药喷雾助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黄原胶0.2%、蔗糖脂肪酸脂20%,山梨酸2%,水77.8%。

以配制1千克农药喷雾助剂为例,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778克水加入反应釜内,反应釜采用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5-100℃,以500-800rpm/min的机械搅拌转速条件下缓慢加入2克黄原胶粉混合均匀。

第二步:在该反应温度下将200克蔗糖脂肪酸脂加入反应釜中与黄原胶混合搅拌均匀。

第三步:向黄原胶与蔗糖脂肪酸脂混合物中加入20克山梨酸,继续混合搅拌至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实施例2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除草组合物

取黄原胶0.2g、蔗糖脂肪酸脂20g、山梨酸2g、水77.8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5g喷雾助剂和16ml草甘膦铵盐(水剂)加1l水混合制备得到除草组合物。

实施例3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杀虫组合物

取食用明胶5g、甘油单硬脂酸酯35g、苯甲酸2g、水58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10g喷雾助剂和1.6ml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加1l水混合制备得到杀虫组合物。

实施例4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杀菌组合物

取卡拉胶1g、大豆磷脂20g、柠檬酸2g、水77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50g喷雾助剂和1.6ml吡唑嘧菌酯(乳油)加1l水混合制备得到杀菌组合物。

实施例5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杀菌组合物

取槐豆胶2g、土豆淀粉20g、柠檬酸2g、水76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30g喷雾助剂和1g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加1l水混合制备得到杀菌组合物。

实施例6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杀菌组合物

取黄原胶与果胶混合物10g、山梨醇酐脂肪酸脂35g、苯甲酸2g、水53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15g喷雾助剂和4ml百菌清(悬浮剂)加1l水混合制各得到杀菌组合物。

实施例7一种含增效喷雾助剂的植物调节组合物

取瓜尔豆粉12g、蔗糖脂肪酸脂10g、苯甲酸2g、水76g,采用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100g喷雾助剂,取20g喷雾助剂和10ml矮壮素(水剂)加1l水混合制备得到植物调节组合物。

本发明农药增效助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准备使用的农药稀释成所需比例的药液,然后将该增效助剂按比例加入农药药液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8雾滴粒径分布测定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添加不同含量百分比实施例2-7所述配方喷雾助剂的药液雾滴粒径分布进行了测定,以d50值(中位径,表示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为粒度特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添加不同含量百分比喷雾助剂对雾滴粒径的影响

表1数据表明添加本发明喷雾助剂后,农药雾滴粒径发生显著增大,能够促使药液很快沉降至叶面,有利于控制漂移。同时雾滴粒径大小合适,避免因雾滴颗粒过大,附着力差导致的滚落流失。

实施例9蒸发实验

将100μl添加有5%(wt%)实施例2-7所述配方喷雾助剂与有机硅、氮酮喷雾助剂及未添加喷雾助剂的吡唑嘧菌酯药液滴加在载玻片上,测定药液随时间延长的质量变化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雾滴蒸发快慢比较实验

表2数据表明与未添加助剂、添加有机硅和氮酮助剂相比,添加本发明喷雾助剂的药液蒸发速率有明显降低,有助于减少药液在喷雾过程中发生蒸发散失。

实施例10沉积实验

将添加有不同含量百分比实施例4所述配方喷雾助剂的吡唑嘧菌酯药液在相同条件下定量喷洒到固定面积的叶片表面,待自然晾干后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叶面上吡唑嘧菌酯的沉积量,采用色谱峰面积作为药液沉积量大小对比参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数据表明添加5%本发明助剂的吡唑嘧菌酯药液沉积量最高,比未添加助剂对照组沉积量多出30%以上,比有机硅和氮酮助剂对照组沉积量多出20%-30%。

实施例11抗冲刷实验

将添加有不同含量百分比实施例4所述配方喷雾助剂的吡唑嘧菌酯药液在相同条件下定量喷洒到固定面积的叶片表面,待自然晾干后,一半叶片进行沉积量测定实验,另一半叶片在其表面定量喷洒水至流淌,进行抗冲刷实验,待自然晾干后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叶面上吡唑嘧菌酯的残留量,将吡唑嘧菌酯残留量色谱峰面积与沉积量色谱峰面积之比(回收率)作为助剂抗冲刷能力对比参数,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数据表明添加5%本发明助剂的吡唑嘧菌酯药液回收率最高,比未添加助剂对照组回收率多出40%以上,比有机硅和氮酮助剂对照组回收率多出10%-20%。说明使用本发明喷雾助剂具有显著的抗冲刷能力。

实施例12增效喷雾助剂应用实验

按实施例6所述配制百菌清杀菌组合物,施药量为20g/亩,进行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实验。对照组:有机硅类、氮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与植物油类助剂,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施药次日观察,5%益能处理区的黄瓜叶片出现明显药害,7天后观察发现益能处理的黄瓜叶片70%-80%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其他助剂未有药害发生。防治效果方面,采用实施例6助剂要比不加助剂提高33.9%,比对照组助剂提高10.7-29.5%。本发明农药喷雾助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未加助剂和添加常规助剂。

表3.不同喷雾助剂对农药防治效果的影响

注:考察数据取3次重复实验平均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