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蜜蛋黄果的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580阅读:1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林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加蜜蛋黄果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黄晶果(Pouteria caimito Radlk)又称加蜜蛋黄果、黄金果、黄星苹果,中国及新加坡名为黄晶果,英名 Abiu 或 Caimito,属山榄科(Sapotaceae)胶木属(Pouteria),为原产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果树,主要分布于安地斯山脉东侧,包括委内瑞拉、秘魯、厄瓜多尔、千里达及巴西等,并传入澳洲北部达尔文及马來西亚、菲律宾等国。1987 年凤山分所首次自新加坡引入,在本分所及屏东县高树乡试种,1994年又由马來西亚引入兩品系,另国立屏东科技大学也引入數个品种。试种结果发现,黄金果颇能适应台湾风土,种植后 2~3 年即可开花结果,病虫害少,管理方便。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目前销售价格颇高。黄金果果实浑圆美观,外皮鲜黄亮麗似黄金,卖相甚佳,加上其甜度高、不具酸味,肉质滑嫩,并带有释迦之风味,中国消费者普遍皆能接受此种新兴果树;在栽培管理上,病虫害少,容易防治,成长迅速,种植后3年即能开始生产,不需特殊的管理技术,除了中国北部易受寒霜害外,南方地区适应性良好,对于农村勞力日渐老化或是要刚入门栽种的农民而言,都是很适合选择的树种。惟其果实硬度低,包装运输需小心,否则果肉碰伤会失去嫩滑之口感而觉得软爛,果皮也容易擦压伤,橱架寿命较短;在採收成熟度上,过早採收的果皮带乳汁愈多,不小心沾食即带有涩味,如此均将影响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寒抗风,抗高温,结果多,果形大,肉质白色透明,甜甘味美的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实用的一种加蜜蛋黄果的栽培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加蜜蛋黄果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其栽培管理技术是:

(一)、选种繁殖

1.种子繁殖:果实收取后剖取种子,洗去种皮之黏质物,立即播种于砂床,播后3周发芽,育苗和生长苗加实生苗为主,定植后3年即可结果;

2.无性繁殖:若发现优良株系,可用嫁接和/或高压无性繁殖,嫁接时间选春、秋季节,嫁接用切接、靠接、芽接方式,高压繁殖选取1~2年生的外侧健壮枝,树皮环剥3公分宽,之后覆温土,2~3个月后生根,待根系发达后截枝定植;

(二)定植:行株距约为4~4.5cm,种植2年结果,苗期摘心,株高2~4cm;

(三)施肥:每年施肥3~4次,依N:P2O5:K2O:MgO=11:11:=16:1.5比例配施,每株放2~5Kg;

(四) 防治病虫害:

1.东方果实蝇:

以含毒之甲基丁香油诱殺;

芬殺松芬化利乳剂1100倍药剂防治;

套袋防蝇,套袋在着果后2个星期为宜,果实2公分以上套袋;

2.粉介壳虫:40%灭大松乳剂1100倍有机磷剂,用2.8%毕芬宁乳剂1500倍,用50%达马松溶液1100倍;

(五)采收:夏期自开花至采收需66天,冬果需78天采收,夏果以淡黄、黑色季节采收,冬果以全熟黄透采收;

(六)调理:16℃下的果按有9天的橱架寿命,室温下有4天橱架寿命,果实用纸包裹后置于10℃以下冷库收冷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种植容易,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树壮果大,裂果率低,清甜味美,经济价值高,营养成份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步描述。

实施例1,

一、选种:植株性狀与品种 黄金果为多年生常綠性乔木,枝葉及幼果均会分泌白色胶狀乳汁。株高可达 2m 以上,枝梢细长下垂。葉互生,长 10~20cm,宽 3~6cm,长椭圆形,嫩葉淡綠,成熟葉转呈深綠色,全缘,先端钝尖,葉表光亮。花为兩性花,花小,花梗甚短,单生或 2~9 花簇生于分枝或主干上。花瓣4~5 裂,淡綠色,长 0.4~0.8 cm,花柱短,可自花授粉,大多在夜间(6:00~8:00)开放,少數花在早上 6:00 开放,开花期有特殊香气,为虫媒授粉。果实形狀因品系及结果期而異,呈长卵圆、椭圆或圆形;幼果皮深綠色,有少许绒毛,成熟时果皮转呈光滑鲜豔明亮之金黄色,果顶平整或微尖;果重 100~900g,果径 7~11cm;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狀,皮肉不易分離,未熟果或近皮部会有胶狀乳汁,食之带涩味,成熟果则味甜,平均甜度 12~15°Brix,无酸味;果肉质地与风味,品种间差異极大,有极甜至淡而无味者。种子1~4粒,单粒种子重约5~6g,长3~4㎝,黑褐色或深褐色,外有胶质物。中国目前尚无命名的栽培品种,品种名称大致依据引进地区及果实大小而分:(1)菲律宾大果种:果重600g以上,糖度及风味较差,果肉硬度也较低;(2)新加坡中小果种:果重 250~600g,产量高,甜度高,口感较脆;(3)夏威夷长果种:果实扁长形,果尖微凸,果重约250~350g,虽较为耐寒,但包装运送较不便。

二、选场选土:黄金果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都可以生长良好,因原产于热带地区,性喜高温,耐潮湿,植株较不耐寒,必须加以保护,遇10℃以下低温,葉片容易受寒害而黄化脱落,因此,栽培地区的平均气温以25~30℃最适宜,强日照下果实容易日烧;年雨量在1000~3000mm,少雨地区宜有灌溉设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不会有霜害之处为宜。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仍以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5.5~7.5为宜,在石灰质壤土及排水不良处,会有葉片黄化现象。枝条较脆,应有适当防护措施或栽植防风林,另外也应避免栽种于有根瘤线虫之地。

三、栽培管理:

(一)繁殖:

1.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后,剖取种子,洗去种皮之黏质物,立即播种于砂床或培养土中,发芽率可达 85%以上,千万不可将种子晒乾或放置于冰箱内贮藏,以免失去发芽力。一般播后3~4週即可发芽,育苗期间若水分供应不当,容易有根腐情形,致葉片黄化似缺铁症。目前黄金果的繁殖仍以实生苗为主,其幼年期短,定植后3年即可结果,为目前最主要供苗的方法。

2.无性繁殖:若发现优良株系,可用嫁接、或高压等无性繁殖方式,以确保优良母株的特性,但因繁殖速率不高,目前无性繁殖苗无法配合市场需要,以致植株表现多少会有变異。嫁接时期以春、秋兩季为适,嫁接方法有切接、靠接、芽接等。利用嫁接繁殖苗木,具有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亦能确保品种纯正,不产生变異,因此,未來必须克服嫁接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高压繁殖时选取1~2年生的外侧健壮枝,树皮环剥2公分宽,之后覆以湿土或水苔,2~3个月后可发根,待根系发达后截取下,即可假植或定植。

(二)定植:黄金果的行株距约为5~6m,嫁接苗在种植后第2年、实生苗在定植后第3年即可开始结果,第5年即可进入盛产期。定植后不需刻意的修剪,仅需适度去除徒长枝使植株矮化,避免遭受风害而使枝条断裂。为了使树形张开,苗期宜摘心,促进分枝,稍微加以诱引拉开主枝,控制株高在2~2.5m 以内,方便採收管理。

(三)施肥:中国目前尚未有黄金果的肥培试验,根据澳洲的试验报告,四年生之结果龄树,每年施肥四次,依N:P2O5:K2O:MgO=12:12:17:2之比率施用,每年每株约施2.75Kg。幼龄树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以促进幼苗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目前为止,黄金果在台湾的病虫害种類甚少,且因果实圆滑鸟類也甚少为害,仅东方果实蝇及粉介壳虫为害较严重。在防治上可參考小浆果類的用药,惟在使用前需先做小面积试验,确认无药害后才做大面积防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东方果实蝇:为黄金果最主要的虫害,为害相当严重,防治上是以含毒之甲基丁香油诱殺或以芬殺松、芬化利乳剂1000倍等药剂防治。此外,套袋或网室栽培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防治次數,套袋应在著果后3星期,于果实直径3公分以上时套上白色纸袋,其他材质套袋对果实著色或品质较不理想,太早套袋果实容易落果。

2.粉介壳虫:一般甚少发生,但因发生时会诱发媒病,影响葉片的光合作用及污染果皮,降低果实商品价值。防治方法可參考小浆果類使用 40%灭大松乳剂1000 倍等有机磷剂防治之;套袋亦有隔绝效果,惟袋口应紧密。

3.蚜虫:主要发生于新梢、小花处,吸取枝葉汁液使葉片卷曲,并诱发媒病,可利用2.8%毕芬寧乳剂1500 倍或 50%达马松溶液1000倍來防治。

四、生理障碍

(一)裂果:夏期果因土壤水分变化过于剧烈而发生,同时随著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裂果率也会提高,因此,注意田间的灌溉与排水,提早採收可避免此生理障碍。另外调查发现,裂果的发生与株系有关,大果品系的裂果率也较中果來得高。

(二)果肉褐化:发生原因不明,果实的外观无異狀,但内部果肉却呈褐化水浸狀,失去商品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此症狀发生于高温的夏果期(7~8月)居多,且株系间有显著差異,调查发现果皮愈薄的株系,发生褐化的比率愈高,并且随成熟度的提高发生愈为严重。目前凤山分所正尝试探讨栽培管理方式來解决褐化的问题,或选育出夏果不易褐化的品种。

(三)日烧:夏果因受阳光直晒而产生日烧,利用白色纸袋套袋稍可防止。

五、产期及果实性狀:在中国黄金果每年可开花结果2次,产季因品系及地域气候略有差異。夏期果自开花到採收约需68~75天,而冬果生长期约需80~110日左右。果实的甜度因季节而異,初春及秋冬期之果实较甜(12~14°Brix),最高可达 18°Brix,夏期果风味较淡(10~12°Brix)。春果结果量较少、果形较大夏果结果數多、果形较小。同一树的果形亦因季节而異,夏果较扁圆形。

六、採后处理与调理:果实自开始转黄至完全变金黄约需3~6个星期之久,最适採收期为果色由亮綠色转为浅黄且近果梗微綠,太早採收果皮切口乳汁甚多,果肉率低,且易黏口有涩味;全果转金黄时,果肉易过熟而褐化;夏果约1/2~2/3转黄即可採收,而冬果全转黄时可採收。黄金果较不耐贮藏,于15℃下约有8天的橱架寿命,为免果实因受到寒害的影响使果皮褐化,应先用报纸包裹后再置于冷藏库中,而于室温下则只有4天的橱架寿命。果实主供鲜食,黄熟后果肉呈果冻般的半透明胶质狀,滋味甜美嫩滑,惟因果皮富含胶质与铁质,易受氧化而成褐色,剖开后应儘速食用。食用前先用利刀将果实纵切一半,挖除种子后,再用汤匙取食果肉或再纵切成片狀,用手剥離果皮后食用,若经冷藏后食用,口感更为清凉爽口。此外,有人试著将其与凤梨或芒果,加上牛乳打成果汁食用,或是製成冰激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